人生路上,不仅有相拥而泣的喜悦,也会有生离死别的悲伤。
只要一想到曾经在一起的温馨时刻,想到从今以后再也无法相见时,往往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往往就会夺眶而出,看了让人动容。
可以说,在亲人离开的时候,太多人都会选择用泪水表达不舍与思念,用泪水对外诠释着彼此之间最深厚的情谊。
但是,也有一些人面对着亲人的离开,并没有掉眼泪,而是另有原因。具体而言,大多是以下四种人。
1 看到亲人的解脱,内心淡定
有一个读者分享过自己的真实经历。
母亲晚年的时候患病了,四处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平时生活不能自理,只能瘫在床上被人照顾。
她说,最让母亲痛苦的是疾病带来的疼痛与折磨,自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自己却帮不上任何的忙。
就这样一直治疗了好多年,情况也没见好转,反倒是疾病把母亲折磨得越来越不堪入目,整个人不止一次说自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最终,她的母亲没有治好,撒手而去。
她没有哭泣,从母亲病倒就一直陪伴着,如今内心认为母亲终于得到了解脱,再也不会受到病痛的折磨,内心多了一份淡定。
其实,不管任何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亲人遭受折磨时,内心肯定无比煎熬与痛苦,自己期望对方能够好起来,但是现实病痛却丝毫不留情,内心就会涌现复杂的情感,那一刻,其实就把生死看透了。
2 生前关系糟糕,伤了心
虽然彼此都是亲人,但是有时候未必都会亲近,反而在一起经历了太多事后往往会让自己寒了心。
曾经争取过,一起协商过,也争吵过,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只能认命。
哪怕亲人去世,碍于彼此的血缘关系,自己也会到场祭奠,但是往往不会流下泪水。
那一刻,让她想到的是曾经相处的不悦,或者是逝去的人对自己的种种为难与刻薄,甚至没有让自己记忆深刻的温暖事情。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他们往往也不会变得有多悲伤与难受,虽然内心五味杂陈,但是也不会流出眼泪,只会是一脸的漠然。
其实,很多时候当一个人真正在体验过失望之后,往往就会变得绝望与冷漠,再也不会重新燃起心中的希望。
那一刻,已经远走的人已经变成了这个世界上离心最远的陌生人,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消失了,他们自然也不会轻易落泪。
3 自己悲伤过度,不知所措
心理学中说,当一个人过度悲伤与痛苦时,往往就不会落泪,是因为他采取了隔离的心理机制,把所有的情绪都隔离在外,因为一旦放开,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涌上来,难以控制。
面对亲人的离世,对于太多人而言都是猝不及防或者是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猛然间夺去了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哭泣往往已经无法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那一刻,整个人都会是懵的,甚至不知所措。
眼泪只是表达悲伤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个时候只有自己真切明白,因为太过难受与痛苦,整个人感受到的悲痛只有自己最清楚,其他人是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的。
尤其是一想到曾经的点点滴滴,太多回忆同时涌现在脑海里,让自己一下子能够感知的情绪全部同时出现,没有办法同时处理好这些情绪,整个人也会变得紧张与茫然。
只有等到稍微缓和之后,眼泪才会奔涌而出,止不住。
4 总结
有句话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人与人的关系就在一次次目送之中渐行渐远,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这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提醒。
它让我们懂得与亲人相处要倍加珍惜,多一些宽容与理解,这辈子做亲人,下辈子未必就能在一起。
既然亲人已经远去,不管是否落泪,尽早从这段经历中走出来,让自己回归生活,好好活着,就是对其最好的怀念。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