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孝顺,75岁帅老头却要卖掉137平的房子,搬到老年公寓养老!

2023年01月26日22:57:04 情感 1380

儿女孝顺,75岁帅老头却要卖掉137平的房子,搬到老年公寓养老! - 天天要闻


媳妇蕙兰人如其名,蕙质兰心,是一个优雅贤惠的女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把他照顾得妥妥当当。


冯老爹这一辈子,就会煮个快速面,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每月挣来的工资,他会献宝似地交给媳妇。


惠兰会睁大双眼说,“哇!这个月工资这么多呀。老公你真能干!”


冯老爹就得意洋洋。他连双袜子都没买过,从头到脚,自然有蕙兰帮他置办好。


家里的存折放到哪,他都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一问三不知。


儿女问他家里的事儿,冯老爹都甩下一句,“别问我,问你妈妈。


儿女孝顺,75岁帅老头却要卖掉137平的房子,搬到老年公寓养老! - 天天要闻


蕙兰走的这一年,才63岁,冯老爹65岁。


他从事业部门退休,退休金不少,每月能领8068元。后来,涨到9000多元。


儿女不放心他,纷纷邀请老爹去自己家里住。


冯老爹失魂落魄,却不想离开自己的家,这里有蕙兰留下的痕迹,他待在家里,就好像蕙兰去买菜了,眨眼间,就能回来。


儿女交换了一下眼神,担心老爹出问题。他们只能轮流请假,陪伴老爹。


可是,各有各的工作。假期一结束,儿女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儿女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老爹保重身体。


女儿哽咽着说,“爸,您要打起精神,我妈最不放心的就是您,希望您过得幸福。”


儿子在旁边说,“爸,要不,你还是去我家住吧!”


冯老爹木然地摇摇头,他哪儿都不去。


他本来是一个帅老头,英俊潇洒,气质超然,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


这些天,胡子拉碴,也没心思打理自己。


儿女走了之后,他打起精神,回想着,蕙兰是怎么做饭的?怎么洗衣的?怎么刷碗的?


妻子做家务,驾轻就熟,他却笨手笨脚,不是把锅熬干了,就是把菜炒糊了。


刚开始,连洗衣机都不会用。


后来,他终于能吃一口热乎饭了,也穿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


他默默地对蕙兰说,“看!我也不是很笨嘛!”




儿女孝顺,75岁帅老头却要卖掉137平的房子,搬到老年公寓养老! - 天天要闻

他现在住的房子是137平米,3室2厅,两个向阳的卧室宽敞明亮。


退休金是一些老头子的几倍,人还长得精神。


这就是明晃晃的钻石王老五啊!一些单身女人有意无意地找他搭话,还有托人说媒。


冯老爹都通通拒绝了。百年之后,他只想和蕙兰埋在一起。


实在寂寞了,就找院里的老头们下棋,唠嗑,打牌。


他一个人闲着没事儿,拾起了太极拳


一早一晚,去公园打两趟太极拳,行云流水,潇洒自如。


冯老爹自带仙气儿,总是吸引一帮大妈、大姐们围观。冯老爹视若无睹。


但是,随着年龄渐渐增大,冯老爹70岁了。有高血压、冠心病,儿女实在不放心他。


隔三差五,回来探望一下老爹。再次邀请老爸去自己家住,冯老爹依旧摇摇头。


但是,儿女不放心,怎么办呢?老爹独身了5年,没有给他们找一个后妈。




要不就请一个保姆吧!这次,冯老爹同意了。不过,老爹自己有工资,有积蓄,不用儿女掏钱。


第1个保姆,是一个40岁左右的阿姨,看着很精明,手脚也很利索。冯老爹每月给她5000元工资。


另外,还拿出了3000元生活费。


但是,冯老爹发现,生活费居然不够?只有他和阿姨两个人吃饭,能花多少?


冯老爹只是不操心,人又不傻。发现这个阿姨虚报账目,3元钱买的菜,她要报5元。


聪明反被聪明误,冯老爹把她撵走了。


第2个保姆,45岁,做事慢慢吞吞地,人还特别懒。早晨,冯老爹从公园打太极拳回来,保姆竟然还没起床。


而且,这个保姆做饭特别难吃,明显偷工减料,打扫卫生也不彻底,邋邋遢遢地。


冯老爹很不满意,也辞退了。


第3个保姆,48岁,干活爽利,性格开朗,做事很有分寸,做饭很有一套。


她还会营养搭配,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饭,把屋子打扫得窗明几净。


冯老爹很满意,给她涨到每月6000元,这位李阿姨干了2年,要回家帮忙看孙子,不得不辞工了。



冯老爹73岁了,懒得再找保姆了。很难找到李阿姨那种合适的。儿女们再次邀请,冯老爹答应了。


他和儿子、女儿分别在三个城市。


冯老爹先去了儿子家,儿子儿媳腾出了阳光温暖的次卧,住着还算舒服。


孙子都已经读研了,对爷爷也很亲。


只不过,儿媳是广州人,饮食比较清淡。老爹本是东北人,喜欢大锅乱炖,重油重盐。


儿媳做的饭实在是吃不惯,感觉没滋没味,又不好挑挑拣拣。


另外,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还是有些别扭。


因为儿子是企业一个中层管理,工作比较忙,在家的时间比较少。


儿媳是大学老师,天天在家里,就是工作。他跟儿媳抬头不见,低头见。


自己要穿得整整齐齐,儿媳也一样。这样,过夏天,就比较尴尬。


还有,儿媳特别爱熬夜做科研。冯老爹睡觉比较轻,有点光,有点动静,就睡不着。


冯老爹一直闹着要回自己家。后来,被女儿接走了。


在女儿家稍微自在一点,女婿从来不给脸色瞧,一到周末,还陪老爷子下几盘棋。


女儿是老大,49岁了,还是一个女强人。在企业当老总,天天开会。


突然,女儿查出了乳腺癌,做了手术,还要化疗。老爹心里很痛,他不能当拖累了。


去年,老爹74岁,又返回了自己家。


还是在自己家里舒服自在。现在,自己能吃能睡,能照顾自己。


何况,他已经当老爷爷了!孙子都结婚了,刚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儿媳要照顾自己的孙子。


女儿身体又不好。儿子和女儿家他都不想去了。


到底怎么养老呢?再雇一个保姆吗?




冯老爹在诺大的房间里,走来走去,137平的房子,空旷孤寂,只有他一个人,缺少了点人间烟火气。


去年冬天,冯老爹也成了杨过了,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发烧到38度7,最难受的是头疼恶心。


躺在床上,连指头尖都不想动一动,冯老爹不想惊动儿女,孩子们每次打电话,他都说挺好。


老爹挣扎着起来,吃了个退烧药,熬了点梨水喝。为了增加营养,逼着自己喝了点儿纯牛奶。


不管怎么说,老爹奇迹般地好了。只是四肢无力,依然有轻微的咳嗽。


经过这一次的事儿,老爹觉得,身边还是得有人。可是,他又不想雇保姆了,嫌太麻烦。


他现在能走能动,只希望有事的时候,能有人搭把手。


恰在此时,老朋友邀请他去老年公寓看看。就在城市的郊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


朋友老宋说,“我已经在老年公寓入住了,有人负责医疗、卫生、一日三餐,还有同龄人作伴,感觉很开心。


冯老爹打车过去了,一下子喜欢上了那里。


一个个漂亮的公寓只有30平米,有宽敞明亮的阳台,还有小厨房和卫生间。


这一片老年公寓入住了65位老人,大家都笑容满面,一起喝茶聊天,下棋打牌,还有老人的健身房。


这里有适合老人口味的餐厅,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什么样的口味都有。一日三餐,从来不重样。


有保洁人员帮忙做卫生,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果得病了,还有专人负责医疗保健。


老头老太太们都红光满面,和某些养老院死气沉沉的氛围不一样。


这些养老公寓可以买,也可以租。租金在3000-8000元之间。


冯老爹的儿女都有出息,并不觊觎他的财产。


冯老爹脑子灵光一闪,137平的房子太大了,不如卖掉!


在三线城市,他的房子总共是7层,黄金位置,还是电梯房,带小房和车库,这样的房子至少能卖150万。


拿着150万,入住老年公寓,不用住最高档的。


老爹相中了中档的房子,最多花50万就能买下来。以后,掏一些卫生费、物业费和医疗费就可以了。


冯老爹想,拿着100万的存款,以前手里还有100万,总共是200万。再加上9000多块钱的工资。


横着花,竖着花,都够了。还有这么多同龄人作伴,再也不孤单了!




儿女孝顺,75岁帅老头却要卖掉137平的房子,搬到老年公寓养老! - 天天要闻

说干就干,冯老爹兴冲冲地告诉了儿女。儿女们还不放心,专门实地考察了一番。


最后,儿女全力支持冯老爹!冯老爹已经花了50万,买下了老年公寓,只等入住了。


然后,帅老头就把房子挂到了中介。


过年,儿女来到家里,陪着冯老爹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这处房子,有他和蕙兰共同的记忆。


冯老爹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不过,他相信,老妻在天堂希望他过得快乐!


冯老爹把每个屋都拍了照,把照片仔细保存下来。以后,经常可以看一看。


全面放开以后,经济也在逐渐复苏,已经有几个人问房子了。看来,房子不愁卖。


就在昨天,有人用150万,买走了房子。约定好,一个月之内,搬清。


冯老爹最后看了一眼房子,发现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以前喜欢摆件,买了一些瓷瓶、奇石、字画。


家里光那套红木家具,就很值钱。还有靠墙整整三柜子书,这一切,都用不到了。


冯老爹只收拾了相册,带着身份证、户口本、随身的衣服、被褥、茶杯、手机、几本喜欢的书,搬家了。


剩下的东西他委托给了儿子,儿子和女儿想要什么,就拿走什么,剩下的邻居可以取走。


实在没人要的东西,就由新户主处置吧。


尽管有万般不舍,冯老爹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今天,阳光灿烂,冯老爹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好友们,去老年公寓养老,你们喜欢这种养老方式吗?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良心,永不过期 ——记2024年“诚信之星”刘平贵、李继林夫妇 - 天天要闻

良心,永不过期 ——记2024年“诚信之星”刘平贵、李继林夫妇

重翻账本,刘平贵、李继林夫妇满心感慨。宁绍雄摄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一对农民夫妇,在遭遇洪灾,自家面粉厂被淹的关头,不顾一切抢出一沓沓账本,从此毅然走上漫漫“还粮路”。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时间,一家人咬牙坚持,硬是把周边18个村、200多户村民寄存在厂里受损的76万斤粮食一斤不差地还清。 故事的主人公是曾获...
她有这几种表现还不放手?你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 天天要闻

她有这几种表现还不放手?你这是拿刀子剜自己心呢

感情里最磨人的不是干脆的了断,是用暖昧的糖纸裹着玻璃渣喂你吃。就像穿了双磨脚的高跟鞋,走一步疼一步却总骗自己“再忍忍就习惯了”——当女人出现这些“消耗型信号”时,硬撑着不放手不是痴情,是拿自己的心当靶子练箭。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闻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样,每次坐上飞机,都会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巨大的机器轰鸣着冲上云霄,把你带离熟悉的大地,你会觉得人类既渺小又伟大。我们在万米高空,喝着饮料,看着电影,暂时忘却了楼下的车水马龙和琐碎日常。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 天天要闻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事故现场2日上午11时32分许,韩国岭东高速公路江原道大关岭休息站,一名80多岁的女性(警方暂称A某)驾驶一辆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冲入休息站,撞碎玻璃并撞毁多张桌椅,最终车辆卡在餐厅柜台前停下。 △事故现场A某向警方供述称,她发现开错方向想要停车,结果误踩油门踏板,导致事故发生。经初步检测,警方排除其酒...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 天天要闻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副标题: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设计师林薇在结婚三周年纪念日翻开恋爱日记,指尖划过“他冒雨送来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时,窗外正传来丈夫与维修工讨论水管爆裂的喊话声。这一刻的错位感,恰似无数亲密关系演变的缩影——**恋爱是两颗星辰的浪漫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时间一位TOP10房企营销总在饭局上放出豪言:“现在虽然没地没项目,但也无所谓,大不了开个门店做中介老板,20多年的房地产经验总能有口饭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观点也许成立,但放到现在只能说他还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房地产的“食物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白皮书》显...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时间还长。可过了50岁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减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过寥寥几人。五十岁之前,人们往往拼尽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岁过后,方才领悟要向内收敛。那些曾经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渐渐变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 天天要闻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心中的灵魂伴侣#活成阳光,成为一道光​每个人都喜欢身边围满了人,被拥护,被人追棒,都想有人来照亮你,但是我们又不想成长自己,不想去行动起来,恐惧,依赖,退缩,……,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