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回味生命的歌唱——读王清胜《回味如歌》有感(二、下)
如果说回味是老年人的生活常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回味的基本特点?抱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回味?重点回味什么?回味之后又如何面对新生活?
诸如此类问题,清胜通过作品告诉我们:回味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可控的,不是“失衡”的;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
回味要有阳光心态、精神追求、感恩情怀。要重点围绕热爱的事业去回味,围绕自身的优势去回味,围绕难以忘怀的事情、难能可贵的精神去回味。
回味过后,要满腔热情迎接新生活,要心情愉悦赋予新追求,要坚定信心充满新期待,要脚踏实地开心每一天。
把健康回味作为人生历程的“加油站”,把求实回味当作生活的“交响曲”,把理智回味变成人生的宝贵财富,把探索回味形成生命的不懈追求。
人生态度不同,回味的角度有别;人生追求不等,回味的心情各异;人生境界不一,回味的收获截然相反。
清胜回味生活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与他与人为善、与人为睦、与人为诚的人生准则、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一脉相承。
一是注重理性思考。大到处世哲学,小到生活细节,他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书中的散文和报道,从选题到主题,从问题到课题,从扣题到破题都具有昂扬向上的指向性,都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二是注重聚焦阳光。社会情况错综复杂,阳光普照,角落阴暗。任何人的生活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清胜也不例外,可他的回味文章向人们传递的是阳光雨露,给人们输送的是新鲜空气、“绿色食品”,使人们从中获得的是正能量。
三是注重感恩社会。从精心选取的文章,到用心挑选的照片;从回味个人的成长,到体味家庭的和谐;从思念报社同仁,到深切怀念父母,满怀一颗感恩之心,没有丝毫怨天尤人。有的只是对社会、对组织、对单位、对朋友、对家庭的真心感谢,真诚感恩。
四是注重精神追求。人如果贪图私利,势必思想滑波,境界低下。透过回味生活层次,可以窥视出清胜热爱生命的内心世界。聚焦回味文章的亮点,可以折射出他的高尚情操。清胜严于律已,从不索求个人利益,始终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五是注重社会重心。清胜把回味重点放在新闻工作和热衷的社会活动上,把自身需求、愿望融入宏伟事业和社会发展。处处淡化个人作用,事事强化集体力量,所有成绩完全归功于党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这是他回味内容的体现,更是他人格力量的展现。
我觉得,清胜回味的方向和方法,对朋友具有导向、示范作用,是一笔难能可贵、促进身心健康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回味如歌》的感悟理解,学习借鉴清胜的人生态度,我觉得,人生步入老年,健康向上、真实求实、理性探索的回味同样可以焕发青春。
回味既是对往事的回忆,又充满新生活的向往。回味不仅回首人生历程,而且可以让人昂首前行(未完待续)。
王清胜简介:
王清胜,1934年8月生于哈尔滨市。1950年起在《哈尔滨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新晚报》执行总编,高级编辑,报社新闻龄50年。著有散文集《银河的星》《回味如歌》。《回味如歌》充满感情色彩,有记者生涯的回顾,有报人风范的回忆,有秀美山川的赞颂,有高尚品德的歌唱。作者还著有《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报业史》,是哈报历史上第一部报史专著,展现了哈报事业发展的不凡里程。
王清胜的经典语录:“五十年来,我只进了一个家门,这就是哈尔滨日报。五十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在哈尔滨日报办报。五十年来,我经常唱的只有一首歌,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