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里说:
“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感同身受。”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做人最难的,也是感同身受。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人,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三观和成长经历,很难做到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哪怕是亲人之间,亦是如此。
网上有一句话说:
“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在尊重的基础上,学会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那这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纷了。”
现实生活中,感同身受确实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与人相处时,懂得将心比心,便有了一份推己及人的体谅;遇到分歧时,懂得换位思考,就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俗话说:“将心比心,方得真心。”
当你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当你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你真心实意去理解和体谅他人,你就会收获真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可惜的是,将心比心与换位思考,是一种能力,并非每个人都具备。
01.小姑子回娘家长住
网友林怡(化名)和小姑子相处得很不愉快。因为小姑子边界意识淡薄,而边界意识淡薄的人,通常缺乏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林怡31岁时才结婚,由于年龄的缘故, 结婚比较仓促。结婚时,新房还没有开始装修,婚房设在婆家。
林怡和老公丁建(化名)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交往了半年左右就领了证。
当时,林怡还担心对婆家了解不够。婚后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了,她才有些放心,公婆为人都不错,婆媳相处得很和睦。
唯有小姑子,让林怡很头疼。
小姑子比丁建小3岁,是婆婆当年意外怀上的,为了生下她,公公不但在财务上损失不小,还失去了一份稳定工作。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小姑子也是如此,因为生下她的代价高,所以公婆对她很宠溺。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较叛逆。
小姑子也很叛逆,职专毕业没多久,就未婚生女,女儿未满周岁,她又嫁给一个二婚男,生了一个儿子。
林怡结婚不到半年,小姑子的婚姻走到尽头,尽管儿子的抚养权是男方的,但她还是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长住。
当时,林怡怀孕7周,有严重的妊娠剧吐,每天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隔三岔五就要去医院打止吐针、吊盐水。
被折腾得只剩半条命的林怡,辞了工作在婆家休养。
02.小姑子不懂将心比心
小姑子一家三口来了之后,婆家100平的三居室里,就塞满了7个人,别提有多不方便了。
刚开始时,林怡没有任何怨言,毕竟这里是小姑子的家,也是正在承受婚姻失败打击的小姑子,疗伤的避风港。
然而,林怡很快就无法忍受了。
小姑子的两个孩子,实在太闹腾了。
姐弟俩一个5岁,一个7岁,正是最调皮的年龄,每天在家尖叫蹦跳,闹翻了天。而且,姐弟俩合不来,动不动就吵架,哭喊声一片。
林怡原本就喜欢安静,怀孕之后更怕吵闹,情绪也变得比较敏感,她被吵得非常不舒服,多次让丁建出面处理。
然而,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本解决。每次和小姑子沟通,她总是不以为然,作为生过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觉得林怡太矫情。
林怡很生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怀孕,每天身轻如燕,气定神闲;有些人却步履蹒跚,如负千斤,日夜煎熬。
而且,小姑子当初怀孕才20岁出头,自己却是个大龄孕妇,怎么可能一样?
后来,公婆出面向林怡解释,说小姑子这些年不容易,让林怡多体谅,他们会尽量盯紧孩子。
林怡快要抑郁了,只能向丁建抱怨。
“我不需要她感同身受,但至少也要将心比心吧,同为女人,我能够理解她婚姻受挫的苦,她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我怀胎十月的难?
她也曾两次经历过我现在的阶段,为什么就不能换位思考一下,让孩子稍微收敛一些呢?”
03.新房乔迁宴没请小姑子
忍受了两个月后,林怡决定回娘家休养,她知道再怎么样,这里都是小姑子的家,自己没资格要求对方要怎么做。
回到娘家,林怡身体方面各种状况不断。
因为外婆住院,林怡妈妈回去服侍。父亲不会照顾人,而且还要上班……于是,丁建又把林怡接回婆家。
小姑子那时不在家,她找到工作,在外面租房,儿子也被送回男方家。
谁知,林怡回婆家住了一个月,小姑子辞职了,带着孩子又回来了。情商本来就低的小姑子,因为工作婚姻不顺利,更加惹人烦了。
有一天,林怡彻底被激怒,和小姑子大吵了一架。
当时,新房已经装修好了,林怡本想通风半年再搬进去住,和小姑子吵架后,她决定提前两个月搬家。
在当地,搬新家都要办乔迁宴,一般会在新房里摆几桌,让新房有人气,日子才会红火。
林怡挺着大肚子,不想大肆操办,正好外婆已经出院,父母有空,她便让父母过来帮忙下厨,叫上公婆大家一起吃个饭,随便意思一下。
林怡和小姑子刚吵完架,气还未消。而且,她只要一想到小姑子家的两个孩子就头疼,所以她没打算请小姑子。
04.两亲家不欢而散
丁建欲言又止。公婆知道后,打电话给林怡,劝林怡不要太计较,后来见林怡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说。
毕竟,新房是林怡和丁建一起出钱买的,而且装修还是林怡父母出的钱。
公婆来的时候,脸色有些不对。
后来才知道,小姑子得知丁建的新房乔迁宴,没有请她去,她在家里大发脾气,公婆被气得不行。
随后,在饭桌上,公婆和林怡父母聊到小姑子的事,双方争执起来。两亲家都喝了酒,互不相让,最后不欢而散。
离开时,公公气呼呼地说:“亲家,你我都有女儿,要将心比心。”
林怡父亲也不示弱,回怼道:“如果你们懂得将心比心,我女儿也不至于大着肚子提前搬来新房吸甲醛。”
公婆离开后,看着家里一地鸡毛,丁建似乎也有情绪,林怡有些后悔,没请小姑子来吃饭,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人世间》里说:“亲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完全以是非对错论处。”
其实很多时候,亲人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只有立场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与其争论对错,不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歌德曾说:
“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亲人之间,懂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家庭才能和睦,人生才能幸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感谢您的阅读,长按点赞关注我,带给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