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欢,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
频繁跟异性聊天,真的会产生好感吗?
在这个热搜下面,有很多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关键词是什么?
频繁聊天,异性,好感。
频繁聊天的行为,异性是关系,好感是感情。
高频率的聊天,在产生爱情之前,一定会带给人“恋爱的错觉”。
比如:
你每天找对方聊天,而对方也确实是及时给了你一些回应;这种“你来我往”的状态,就会让你产生“我们是恋爱关系”的错觉。
那为什么频繁聊天,会让两个人互相产生好感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是否有什么依据?
-01
惊人的“习惯效应”
这是个体心理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
习惯,顾名思义,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不需要刻意督促自己就会去做的事情。
心理学上讲:
当一个人坚持某件事情超过21天,那么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也称之为“21天习惯养成法”。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将这种21天养成的习惯,称为“习惯效应”。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对父子住在山上,经常需要驾着牛车去远处的乡镇上换取一些食物和家里的必需品。
山路比较陡峭,还经常会有一些“急转弯”。
每次过弯的时候,儿子都会大声提醒父亲:“爹,慢点开,要转弯了。”
有一次,父亲生病在家里休息,所以儿子只好独自驾着牛车去镇上。
你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牛车行驶到急转弯时,这头牛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拐弯,并且越跑越快。
小男生吓得不轻,这时他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贴在老牛的耳朵附近大喊了一句:“爹,慢点,拐弯了。”
果然,老牛听到这句话后,放慢了速度,平稳地过弯。
这是个段子,但却很好地说明了习惯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在亲密关系中,习惯同样会影响到两个人的感情进展。
举个例子:
你每天都会去公司楼下的小饭馆里吃饭,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跟老板熟悉起来。
熟到什么程度呢?
每次你到饭馆,不需要你直说,老板就会直接问你:“还是老样子?”
这就是习惯与默契。
正因为你们之间频繁联系,产生的交集多了,所以你们之间才会建立这种“社交联结”。
异性聊天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们每天聊天,根本就不需要21天,你就会沉浸在这种状态下。
一旦对方某天没有给你发消息,没有及时回复你的消息,你的情绪就会低落。
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认为:
“他肯定喜欢我,如果他不喜欢我的话,那为什么每次都会这样跟我聊天?现在他对我冷漠,大概是他不喜欢我了吧。”
面对喜欢的人,我们总会患得患失,忍不住想很多。
实际上,连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你跟对方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习惯”还是“爱情”。
-02
聊天产生的感情,如何判断是真爱?
有人会问:
“我该如何判断我们两个人的感情,是喜欢、习惯还是真爱?”
换句话说:
爱上了一个每天陪自己聊天的人,这样的感情到底靠谱吗?
想要判断这种感情的“纯度”其实也很简单。
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1、自我暴露程度高
意思是:
你们两个人都愿意向对方袒露自己的底牌,并且不介意告诉对方自己的一些缺点和囧事。
你们俩的感情升温很快,每次跟对方聊天,你都能探索到有关对方的成长经历。
分享的事情越多,分享的话题越有深度,分享的事情越亲密,就说明你们俩的感情越真实。
这需要具备信任,安全感,爱意等因素。
2、心理可视性——理解与被理解
在你们聊天的过程中,你感觉到跟对方“十分合拍”。
似乎他就是你一直要等待的人,因为他总是能理解你的情绪,感知到你的情绪波动,察觉到你的悲伤和隐忍。
同样,在跟对方交流时,你也很努力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试着跟他建立“共情”。
这种双向奔赴的聊天,真实的感同身受,就可以理解为“心理可视性”。
在对方身上,你能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感觉到被爱与被理解。
频繁聊天产生爱情没什么,因为只有聊天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最怕什么呢?
他只是无聊了,才会想到跟你随便聊几句;但是你,却不知不觉间越陷越深。
一个很敷衍,一个很认真;
多情者无情,深情者悲壮。
今日话题:
你会不会因为“频繁聊天”喜欢上某个人?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