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2022年10月03日22:48:08 情感 1797

文丨羽飞、江左梅娘

正值国庆假期,难得和闺蜜约了一顿饭。

菜还没上呢,闺蜜就忍不住开始吐槽自己先生……

在外人眼里,这位先生事业有成,礼貌谦逊,每次去看长辈都是大包小包提回去,甚至看到街坊邻居都能主动热情打个招呼。

按所有人的话说就是,我闺蜜真是撞大运了。

可是,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自己知道。

在家里,这位先生简直另一副面孔:

一回家葛优躺,短视频刷不停;

家务从来不碰,孩子几乎不陪;

一说脾气就炸,处处压着妻儿;

理所当然享受一家之“王”的地位。

妥妥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典型代表了,委屈得我闺蜜有苦说出去都没人信。

想到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在对“权力”的崇拜下,权利规则很容易被带到家庭关系中,却很容易忽略珍惜的规则。

是的,很多人在外面总是给人一种非常体面和绅士的感觉,但是在家里却是个“暴君”。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究竟是哪几类人会给家人带来伤害。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01.从小无爱,不会爱人

法国哲学家、作家阿尔贝·加缪说过:

“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是种不幸。”

是的,可是这种不幸何其多也。

电视剧《欢乐颂》带火了五美,也带火了男演员杨烁。杨烁雅痞的角色讨喜,在公众的心里,就呈现出一种成熟帅气、工作敬业、爱妻爱家的美好形象来。

可直到后来他携妻儿参加了几次综艺节目,我们才发现,他的真实形象与他的荧屏人设简直判若两人。

对儿子杨雨辰:

他霸道,只因儿子没有和他同一边下车,他就要求儿子回车里重走;

他专制,只因儿子不小心走路成内八字,他就命令儿子上山坡再走;

他暴躁,只因儿子叠衣服不符他的要求,他就怒吼儿子按要求折叠;

他苛刻,即便儿子帮助小朋友完成任务,他也只是敷衍地表扬他……

气得观众直呼杨烁赶快下线。

而对老婆王黎雯,他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示,如果将来离婚,他所有的财产都会留给妻子,这一听着实让人感动,可谁知,下一秒节目中需要出力干活的时候,他就开始对老婆指手画脚。网友惊呼这原形毕露得也太快。

可是如果对照《为何家会伤人》中的观点,你就会发现,这并不违和。在书中,作者提到:

“我们的‘心理自我’就是以我们的过去为基础的。与弗洛伊德齐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则称,一个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体验组成的。”

而行为就是心理思维的直接表现。

追朔杨烁的童年,我们似乎看到又一个“杨雨辰”。

童年的杨烁,也同样是在父亲高压严打下长大,和现在杨烁对待自己的儿子的方式近乎一模一样。

他们不被爱,也不会爱,却贯用借口“爱”以最直接和暴力的手段来处理家庭问题。

这类人,在外敬业,勤恳,低调和气,但是一回家,就会立马露出自恋以及幻想权威的真面目,对家人严厉苛刻,最致命的是,他们一边享受着这样的家庭“帝”位,一边认为这就是“爱你”,“爱家”。

却浑然不知,他们满足的永远只是他们自己,因为你一旦靠近他,就会被指责,被控制,被要求,被他害得伤痕累累。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02、父母溺爱,自私成性

英国作家鲁斯·伦德尔说过:

“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还记得那个疯狂粉丝杨丽娟吗?

那个当年为了追天王巨星刘德华,不顾父母死活,最后逼得父亲跳海自杀的女人。

但是我们谴责杨丽娟的同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真相就是:杨丽娟的父母对这个独女无条件的溺爱才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

老来得子的两口子,对杨丽娟有求必应,为帮女儿追星,他们不惜卖房,甚至卖肾去支持。

说这两口子的溺爱比杨丽娟追星更疯狂更不可理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小被宠坏的杨丽娟,当父母无法再满足她时,便开始愤怒暴躁,言语谩骂,以死相逼。

武志红老师曾说:

“溺爱=过度地阻碍。”

没错,从小被宠坏的他们,被阻碍发展了自己的独立人格,被阻碍发展了同理心,所以即便成年后,也无法去感受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不会做家务,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对伴侣同父母一样呼来喝去,对孩子置之不理,仍以自我为中心。

就如《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

“溺爱中长大的人容易有一个连环反应: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对父母拳脚相加。”

这类人,看上去柔弱娇气,有时候可能你还会觉得他很可爱。实则,一旦你不满足他的需求,你就会发现他的自私成性、执拗偏执,他们的心里永远没有别人,唯有他自己。

在他们的心里,周围的亲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有一天你拒绝了他的索取,那么你得到的就是他们最疯狂的反噬。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03、在外讨好,回家找茬

《为何家会伤人》中,作者在谈“嫉妒”一词的时候说:

“实际上,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

是的,婚姻中有不少男人,都有“嫉妒”的问题。

他们比谁都爱面子,喜欢在社交中当老好人,他们谦虚礼貌、笑容可掬……是社交场面中的“好好先生”,是大家口中赚钱养家的“顶梁柱”。

可是这只是外在,骨子里,他们是自卑又敏感,但凡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理解与尊重,他们就要发飙,回家找茬。

尤其是,当他们的另一半比他强的时候,他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地觉得自己的权威人设受到了挑战,一家之主地位被动摇,于是开始了对另一半的冷言冷语,指桑骂槐甚至拳打脚踢。

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中男主人公王庆来就是这样的:

农村出来的王庆来,平日里就是一副憨厚老实的好男人形象,但是只要一遇上事儿,完全换了一副嘴脸:胆小退缩,抱怨社会,责怪老婆……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小姨子被村霸欺负了,他劝老婆还是忍一忍算了;

去城里找工作碰壁了,他怪老婆“都是你害得”;

眼看老婆混得比他强,他又阴阳怪气地嫉妒老婆;

最后作得自己工作也没了,差点导致两人离婚。

对于这种人,我和我家老杨聊过,我说,男人自尊心强点儿不是坏事,可是真正的自尊心强,不是应该好好去提升实力,跟上女人的步伐,甚至超过女人,这样才有脸啊!

老杨说,努力提升实力多累,多难哪!讽刺挖苦伴侣多简单哪!好吧,本事大的确更难,而脾气大果然更容易,所以也就别怪有些男人这么擅长“窝里横”了。

只是,现在的家庭中,那种还是以家庭完整为理想的女人也越来越少了,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如果钱,钱全靠自己挣,爱,爱也所得甚少,甚至尊重,尊重不能拥有的话,那女人为什么要嫁给你呢?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04、利益至上,爱为零

《为何家会伤人》中说: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

可是这句话,大多数家庭中的男人并不懂。

前不久,看到了一个视频,拥有全网百万粉丝的58岁郑州阿姨——苏敏,独自“出走”自驾游2年后,第一次回家过节。

她本以为久未归家,会受到全家人的暖心欢迎,结果却是完全相反:

阿姨风尘仆仆回到家,辛辛苦苦,忙里忙外地做好饭,他的丈夫一进门就是一波连环攻击“你还知道回来嘞?”“混不下去了是不是?”“过路费两趟多少钱?”……

紧接着就是“哐哐当”一阵砸碗声,全然不顾外孙们和女儿也在屋内。

正在吃饭的苏阿姨吓得举手无措,一言不发。

作为一个陌生人的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种窒息和恐惧。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苏敏阿姨曾经讲过,从结婚开始,她的丈夫就要求双方AA制生活,实际6000元/月的工资,欺骗苏阿姨只有4000元/月。而苏阿姨的工资不仅要承担一半的家庭开支还要养女儿,同时还要当免费的保姆,为全家人服务。

可即便这样,苏阿姨还是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冷暴力是家常便饭,PUA是日常,甚至还有家暴,后来阿姨不堪其辱患上抑郁症,曾自残扎过自己两刀。

为了“治病”,56岁心灰意冷的苏阿姨,这才决定自驾出游,逃离丈夫。

而阿姨的丈夫,对外,即使浪费也要多买东西装大方;在家,却张口闭口都是钱,连ETC过路费几毛几分都要和阿姨掰扯许久。

这让人不得不唏嘘:女人和这样唯利益至上的男人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时代,因为观念,因为对孩子们的爱,苏敏阿姨不会忍那么久,而到了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年代,连文化水平不高的苏敏阿姨都被逼得勇敢地走出家门了,更何况现如今有知识有文化有追求的新女性?

纵然有些女性可能还在这样的婚姻中苟延残喘,让这种无爱男人们还在洋洋自得,但这些男人们也不想想,自己的孩子们将会遭遇什么样的影响。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的3个舅舅、2个阿姨都不结婚,究其原因很简单,只因当年她外婆外公的婚姻曾是舅舅阿姨们的梦魇。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小时候,外公就自私到极点,家里但凡有一块肉,外公都会自己偷偷吃掉,不给外婆和孩子们留一点儿,外公挣的钱,基本都花在自己身上,而外婆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来养着一大家子。摊到这么自私自利的爸爸,他们能够活下来都已经成为奇迹,所以,他们长大了之后,没有一个人想要结婚,他们生怕自己遇到了像自己爸爸一样的另一半。

而这个朋友的妈妈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结婚的人,一开始过得也并不幸福,朋友到现在也没有结婚。

一个家里,不是不能谈利益,可是一切都以利益为重,不讲爱,包容,体谅,感受,不能让你感到温暖,不能成为你心的归宿,那么要家做什么?不要也罢。

05.梅娘说

不得不承认,家,有时候真的很伤人。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常常有人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现如今的家庭夹杂着太多因素,门户、经济、三观、学历、成绩……看似越来越精算的背后却是忽略了最根本的核心,就是爱本身。

当年老电影《牧马人》女主的那一句“因为我遇上了一个好人”,就义无反顾对男主托付终身和那一句“我把我整个人都给他了”的全身心付出,泪目了多少年轻的男男女女,那种双向奔赴的美好纯粹的爱情是多少人梦中的幸福图景。

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的人,多半是这几种人 - 天天要闻

那个纯真的年代或许是再也不复,但是我们对爱的渴求,其实一直都在。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告诉我们: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一个人最好的脾气,是对家人的无限温柔、理解和接纳。

《为何家会伤人》是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从业10年最畅销的代表作, 该书出版7年以来,在读者中曾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

在本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来帮我们在家中找寻自我治愈的力量,从而踏上追寻幸福和自由的旅程,但愿你我都能够从书中获得足够的智慧,从而让我们都会爱人,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温暖。

-END-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