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真正的人生导师

2022年10月03日15:08:25 情感 1646


做个真正的人生导师 - 天天要闻

我决定要好好带这个班!这是两周之前做的决定。

“善始且善成”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成功之道,是《道德经》上讲的。一开始我花那么多心思,累到连续生病三个多月,没有一天安心地休息过。硬是把班级平均成绩提高到年级第一。

因为各种原因,交换监考,统一阅卷,公开排名那两年,我们从本年级四十几个班排名第六第八,一路下滑,到十几名,三十几名,现在不应该再松懈,是时候触底反弹了。

这可能是我带他们的最后一两年。无论如何,认真工作是我一个人的事,与家长、学生的态度无关,与同事领导的观念无关。既然决定了,那我就有办法说到做到。

因为天道酬勤,所以呕心沥血,早出晚归,事必躬亲,都是必须的。与时间赛跑,见缝插针,一个都不放弃,使劲浑身解数,长善救失就是我的使命。既然目标明确了,就不要有任何借口,而方法嘛,怎么能够找到。关键是我认为值得去做,愿意去做,自己想去做。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不要想着什么事都会轻而易举。而且教育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教育一个孩子尚且很难,何况是一个班,但是我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心尽力斗智斗勇。我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毕竟我也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我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可以挤,仁至义尽到最后,结果如何也就任世人去评说,与我无关了。

这一次,我要把学生鼓励起来,规范起来。他们已经上四年级了,一个个孩子马上就满十岁。他们初步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自我克制。做事会考虑后果了!

一年级时需要家长扶着帮着管着。那时候刚入小学的大门,有了家长的帮助肯定入门得快一点,或者说不容易掉队。但是如今已经四年级了,如果还让家长扶着管着,不慢慢放手的话,孩子会失去自我,家长也会不堪其累。

所以,从今以后,孩子忘带了东西,包括作业,我会让他重做,而不是叫家长送来。孩子有什么错误,我会单独教育让他改正,而不是直接找家长,更不会轻易在群里点名批评。公布没完成作业的人数而不是名字,只有反复很多次之后,我才会找家长私下沟通。

老师和家长都是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督促甚至逼迫他们。如果他实在不想学,不愿做,那肯定得放慢脚步,找到原因。生气和惩罚都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如今开学才两三周,我决定啦,早上、中午,下课的时间多跟孩子在一起,做一下个别辅导,找同学聊聊天儿。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像之前那样给他们带点麦芽糖啊,水果呀,还有家里的东西分享一下。融入一下孩子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教学的事我也得抓紧了。就算是最后一年,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何况未必就是最后一年呢?可能还得教一届。

所以每一篇新的课文我要在网上先听一遍,然后读读教参,翻翻资料,同步训练,认真地研读一下课文。结合专家和自己的实际经验把孩子们引到课本中来。

思想教育方面肯定不能放松,那天我还找一个有小偷小摸习惯的孩子谈心了。看到他作业乱了,上课打瞌睡了,又被数学老师批评了,我就知她又犯错了。虽然她没跟我说实话,但是她应该能感觉到我对她的关心。

另一个孩子写作业一直发呆,老师站在边上看着他也玩纸团,一个中午没写几个字,当时我就怒了,过了两天我跟他谈心,他依然不告诉我原因,但是聊天之后他上课积极了,也要写作业了。其实我告诉他的是,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实在不想做就算了,不用担心我会罚他打他。反正我不管他也能考八十,这就够了。

如今班上的规矩基本形成,有几个小助手能帮我管理一些。孩子也大了,如今稍微轻松一点,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写作,所以我个人的成长也不会松懈的!

对学生的尊重,对教育的反思可以让我灵感不断。写作对我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关键是能写出接地气又有价值的东西。我得反思教育!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喊了几百年,在今后人工智能的时代,它可能就要过时了!今后我们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广泛的积累知识,大量的刷题无法成为未来有用的人才。所以,要反抗权威,要有质疑精神,要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能力,要能团结更多的力量,要敢于做新的尝试,这些可能是未来培养人才的方向。

真正优秀的老师,不在于他的学习和能力,而在于他的仁慈和宽厚。像母亲一样守住徳,包容一切让孩子,使其安心地学习,鼓励并陪伴孩子去追逐他们的梦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生导师该用心去做的事。

魏书生给了我很多启发。网络上的教育短视频,头条里的二十分钟左右的教育视频,都给了我不少帮助。可能,我要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中间架一座桥梁!也许我可以做一个会教书的教育家呢!

我要努力做个真正的人生导师!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