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件让自己更好的事去做

2022年10月02日21:54:47 情感 1992

找一件让自己更好的事去做 - 天天要闻

找一件让自己更好的事去做

黄玉岚

早上,读到我们沭阳本土作家袁敏写的《秋风至》,我在想:人家怎么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我和她小窗私聊,给她发了这句话:秋景亲恩思重文美,恰到好处。这篇文章无论形式、内容还是语言、思想都值得我学习!


她也喜欢读书。我告诉她,就我目前状态来讲,读书就像美食,是很省事的享受;写文则是做事,是要坚持着付出。我是典型的好吃懒做,所以,只想读书,写文只是偶尔为之。最近在“新城文学”上开的这个所谓的专栏,也都是粗制滥造,没有一篇能和她这篇比的。


但这么个写,也不是没有收获。就像《新城文学》编辑老师一直鼓励我说:只要写,就不是空。读写说,是分不开的,读的过程,也是写要学习的观摩;练习写时的雕琢,也让自己学着精简说话。读写说,互联互通,互相促进。


回看自己读书的经历,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思想成长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我人格的最终养成,是我略感欣慰的事儿,甚至有一段时间让我沉溺于安静,不愿和别人交流。


直到和编辑老师相约写文,我敬佩贤官镇几位前辈对文学的坚守,他们的执着给了我写文的信心。


虽然我目前写文,只流于记录,但也是一种生鲜的记录,记录着我每天的所读所遇所思所做,以及想要留住的所有的美好。巴不得要让所有的美都为我所用、都予以呈现。算不上真正的文章,只是在练笔,好在编辑老师不嫌弃。人渐老,文还嫩,这种感受真是很奇妙。


连续写了三、四十篇,算是明白了,写文可以让我变得更好的也还是学习。很多时候为了把某件事和某个人或者某个物,写得准确,就会去查找一些相关的信息,弄懂资料中的一些专门术语。或者明白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需要改变的地方,对个人成长也有好处。


例如在写芃园的系列文章中,为了理解芃园的设计理念,查找了关于叠水、旱溪等一些园林设计方面的术语。看这篇文章,别人也许以为我是一个懂得园林设计的人,哪知这是我现学现卖的,我并不以此为耻,恰恰相反,我很高兴把写也当成了读,当成了学习。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快乐的事儿,那唯一的捷径就是学习,无论是学一门艺术或一个技艺,看着自己“每天一小步、每年一大步”地向前,没有这更能增加自信的了。自信才是一个人想要快乐的源泉,这绝对可以治疗颓废症、虚无感。如果所学正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也只有真正钻进去的人,才知道每一门艺术或每一个技艺,甚至每一件物品,都是耗尽一生的时间也只是得了一点皮毛,这样,每分每秒都如此珍贵,也会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道理。这样的我,自律、充实、谦逊。


对于园林的喜爱,也来自于阅读的经验,正是从被称为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引我略懂了建筑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正是这些方面的学习,扩展了而我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我遇到的芃园加以连接,就自然成文,也对园林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此美妙,是不是?


在我看荷的过程中,我喜欢去搜集关于荷的古诗词,通过搜集的过程,让我像《桃花源》中那个武陵的捕鱼人,钻过“林尽水源”的小山口,“豁然开朗”进入了古诗词中,翻着《红楼梦》,就是现在也依旧在桃花源中流连。诗意生活,多好!


找一件让自己更好的事去做 - 天天要闻

这样,写也依旧是在读。且是自己找来的,眼前荷的姿态与我心中涌出的感叹相贴合,更容易记得,不仅对我的读写说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更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包括人和万物。自然的灵动让我心生喜悦,别人的思想完善着我的品格,这些都让我会变的更加平和和感激,无疑,我也越来越好。


年过半百,时间对我何等珍贵!所以看着年轻人,大把大把的挥霍时间,或者还在迷茫中混日子,我忍不住心疼,说多了就成了代沟。如果能早一点找到自己想做的那个事儿,长期坚持下去,那该有多好!


就像我的老师从16岁开始,65年来只做了一件事:画画。而且是那种默默无闻的,没有一个各级美协头衔的那种不在乎名利,他的画才是体现了做人的境界,属于艺术的高峰。让我一直思考的是到底是他成就了画,还是画成就了他?他告诉我:对个人精神的无限追求,只要沾到名利,就会走弯路。


“一生一画”,他用一生的努力形成了画自由、和谐的大美,也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画画这件事儿,他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出一种遮掩不住的光彩,也让他可以俯瞰世界所有艰难困苦、追逐熙攘。这正是我要向他学习的精神内核。


说到底所有的学习,所有的学问,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可以走多远。


我对写文没有期待,也不知道将来自己会怎样,至少在学习中快乐就好;也不知道我可以坚持多久,想想老师那堆满所有房间的画稿和书籍,想想长征中的女性,想想长津湖那超出人体极限的战争,我安然潜行。


找一件让自己更好的事去做 - 天天要闻

真的真的希望,这份快乐你能够拥有!方法很简单:找一件自己喜欢事儿,最好是有点难度的,需要用意志去坚持,就像写文对于我,坚持着做下去,这样才会更快乐,让自己更加美好!前提是劳逸结合,注意锻炼!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