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告别,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2022年09月30日10:46:21 情感 1180

这本书光看书名都会觉得有些伤感,《人生一直在告别》。如果可以,能否不告别呢?

答案应该是:没有如果。

所以人生一定会时刻伴随着告别。

不过请相信,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所有的告别,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 天天要闻

我很喜欢王臣在《人生一直在告别》这本书的序言里写的那句话:“一篇文章便是一次相遇。”

同样的,一本书也是一次相遇。每一次相遇,都令人雀跃又感伤。

在《人生一直在告别》这本书里,王臣写了15位文艺名流的人生小传。包括简·奥斯汀威廉·莎士比亚、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李叔同三毛顾城梅艳芳、安徒生、莫奈、可可·香奈儿等等著名人物。

15场相遇,15个传奇人物,15段滚烫的人生。每一个故事看完,都会让人有一种从他们人生经历中走过一场的感觉。有感动、有惋惜、有不舍、有震撼,还有敬佩。

王臣的文笔很流畅,字字珠玑,用15个故事就写出了15段不同的生命色调。

这其中让我最感痛惜的就是王臣在开篇就写到的李叔同的故事。

所有的告别,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 天天要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如果你不经意间在外听到这首《送别》时,是不是会自觉的跟着唱一两句。

没错,李叔同的这首《送别》早已家喻户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真正的来源。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写离别的,却不知写的是谁与谁离别。

有一年冬天,李叔同的好友许幻园来住处找他,许幻园告诉李叔同,他们家已经像李叔同家一样破产了,所以他准备离开上海,特来与李叔同告别。

李叔同望着好友离开时落寞的背影,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忧伤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送别》,用以表达对朋友的那种不舍,以及感叹世事无常之情。

但其实,李叔同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首送别,又何尝不是世事无常、欣喜交集。

所有的告别,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 天天要闻

李叔同是他父亲的老来子,虽是庶出,却也算身在豪门,从小锦衣玉食。但往往天有不测风云,五岁那年,父亲离世,这让他和母亲的生活从此一落千丈。

可终究是李家公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依旧能把动荡的日子过得安稳。

他师从蔡元培,丰子恺是他的学生。

一首由他做词的《送别》,道尽人世之离散与世情之无常,成为传世之作。

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还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一生著作的作品,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称为“近代历史上少见的天才”。

可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在他38岁那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痛惜的决定。他选择了剃度出家,在灵隐寺慧明法师座下受具足戒,法名演音,号弘一。

从此,李叔同彻底的告别了这个红尘世界,去到一个每日只有青灯古佛相伴的日子里。

李叔同留给世人的,除了他平生收藏的大半美术书籍作品和自刻印章等,还有的就是让人不知觉间的一声又一声的叹惜。

1942年10月13日,62岁的弘一法师于温陵养老院圆寂。

如果说38岁以前的人生,李叔同是为母亲和世人而活,那38岁以后,直到62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弘一法师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人生在世,终其一身不就是为了要找到自己的“活路”吗?所以,不管他是李叔同还是弘一法师,他都是他自己。

所有的告别,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逢 - 天天要闻

王臣在《人生一直在告别》里说,其实在凡胎肉身之下,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个平常人,拥有一颗庸常的心,只想按着自己的节奏去活着,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李叔同如此,书里写到的梅艳芳、卓别林、安徒生他们也是如此。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