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2022年08月15日19:48:24 情感 1647

01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过“低配生活”?


这问题一提出,知乎浏览量瞬间达到302w。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网友高赞回答是,唉,因为太香了。以前一双鞋子大几百,现在买个几十块的,光衣服鞋子每年就能省几千;每天自己买菜带饭,一年又能省下好几千等。


周末去免费的景点,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坐地铁来回,再也不打车了。以前差不多每年打车都几千。出行这块就等于省下四五千。


总之全方面低配,省啊省……


不但能还房贷,赞助父母,养小孩,还能存下来一点,生活更踏实,也更有奔头。你说香不香!


是啊,这样生活不香吗!有网友质疑说这样生活质量是不是低?其实低配生活,是相对于“高配生活”的一个概念,指用不多的花费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低配不等于没有品质,是在各种奢华的诱惑下,人们对生活、对社会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


就拿吃穿两方面来说把,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己下班后买菜做饭给家人吃,第二天还有饭带。一方面是用较少的钱吃到了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吃饭不开心吗?


对于穿,当你对名牌不再有执念,而是追求舒适、简单,整个人也会变得很轻松,而不用花很多心思为每天买什么东西而纠结。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02 哪有什么低配生活,不过是回归理性、抛弃了消费主义而已。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消费主义,可观看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什么是“消费主义”?说白了,就是鼓励消费,制造一些莫须有的噱头,鼓励人们透支消费。


比如,我的新衣服是用来讨好自己的,我的人生也是。


虽然买不起房子,但可以款待自己的肚子。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来源:豆瓣网友


体重,不会因为少喝一杯奶茶而变轻。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来源:豆瓣网友


钱不是攒出来的,钱花在自己身上永远不浪费(这句是精致穷的起因)


你与女神的差距,仅仅是一个lv包;是男人,鞋柜里就应该有一双AJ


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钻戒


小孩才做选择,我都要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


以上这些,你中枪了吗?虽然消费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消费主义陷阱”不可不警惕。


因为消费主义会创造你本不需要的需求,让你买买买。一边当着月光族,另一边又以各种花呗分期等信用卡进行超前消费。有的下个月工资还没发,这个月就已经把钱给花完了,钱包永远都是瘪的。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更可怕的是,消费主义操控人的观念,让人变成一个物质的奴隶。


它们主张你的消费就是你自己,越没人爱越要爱自己,鼓励你买买买。稍有不慎,就掉入了陷阱。比如不管经济实力是否足够,买衣服就得去专卖店,护肤品就得用海外牌子,手机一定要用iPhone才有面子,想要的就要早点买,早买早享受。


有个同事就有这样惨痛的经历,刚实习的时候,月薪3k,向往着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真正的都市丽人。


当时身边流行的观点是:你的消费就是你自己。看着城里本地的同事在背lv,每天各种精致下午茶,聊着她不懂的圈子生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想想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果断分期,花3w买了个包。


后面背到办公室,大家都问她这A货是哪里买的,蛮真的。自尊心受挫,原来怎么物化并不能让自己成为某种人。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连续几个月省吃俭用瘦了一大圈,那时又碰上家人生病了,自己拿不出钱还要还债,才知道存款才是年轻人的底气。


03、我们该如何避免过度消费


一、学会记账,梳理自身财务现状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同样,如果不对过往的消费进行总结和反思,那就永远不知道钱花哪去了,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那财务状况也无法改进。


二、奉行极简主义,断舍离

每个月发了工资,先将自己要储蓄的钱存起来,然后再分配投资、支出等。

什么是必要的支出。如房租水费电费、买菜做饭等等;不必要的支出,如喝奶茶、买衣服,过度外出聚会等


聪明人都开始过“低配生活”了,直呼真香 - 天天要闻


三、认清自己的需求,并匹配对应的购买能力

理性消费不是不让你消费,而是不要被商家的套路诱导,要在欲望和购买力之前找到平衡。

比如月薪3000,就不要分期去买名牌包。存款5000,就不要为了面子报名各种高大上的艺术课。


当你不确定某个东西是否是你真的需要,你就把它们放入购物车一星期,回过头再去看看这个东西是否值得买,是不是现在就要买。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量力而行、按需购买。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