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2022年07月04日20:19:11 情感 1936

知乎上有人问:“父母偏爱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下面有个回答直戳人心:“我成家后一直不想要二胎。”

有人以为,不要二胎是经济实力不够,其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不想要二胎的原因,跟自己的经历有关。

刘奇就是如此,他是家里的老大,父母的偏爱让他的心很受伤,看了他的经历,或许也会给你一些警醒。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01.家有2套房,父母都给了小儿子

刘奇有个弟弟,比他小6岁。

从小,弟弟就是父母的宝贝,刘奇有好吃的都要先让给弟弟,父母要求他要做到谦让。

好在刘奇读书成绩好,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父母觉得压力有些大,曾建议他出去打工,刘奇拒绝了,他申请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

大学毕业后,刘奇就留在省城工作,女友跟他志同道合,不嫌弃他出身农村,愿意租房结婚。

为了让小家庭日子过好,刘奇经常主动加班,他觉得累点没关系,只要能攒钱买房就好,在两人努力下,他们买下一套小二室,算是在省城有了安身之处。

相比之下,弟弟日子过得安逸,他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一直没有稳定工作,结婚也是父母拿出积蓄给买了套房,婚后小两口一直在父母身边啃老,就连孩子也丢给父母带。

刘奇从来不去计较,他觉得父母能力一般,自己没必要去依靠父母,有事情自己努力一些就可以解决,他不知道,自己的独立,在父母看来是不需要照顾。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有天,父母把他喊回家,告诉他一件事,说家里的2套房子都给弟弟,原因很简单,弟弟没有稳定收入,而他和妻子都有挣钱的能力。

对此,刘奇心里不舒服,但也表示理解,只是提出一个想法,既然把两套房子给了弟弟,那以后父母就依靠弟弟养老,自己有时间回家看看就好。

谁知弟弟反对,他脱口而出:“爸妈没有把你抚养长大吗?你能力比我强,赡养父母是你的责任。”

父母也指责刘奇,说他没良心,供他读书已经付出很多,养父母就应该多出点力,要是没能力挣钱,那读书有什么用?

刘奇很难过,在父母心中,两个儿子的地位不同,他们可以为弟弟无条件付出,对自己却连换位思考都做不到。

或许是看他闷闷不乐,妻子说了很硬气的话:“既然把家产都给了弟弟,我们什么都得不到,还要遭人埋怨,那就把红包和礼物都省了,以后也没必要来往。”

父母永远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偏爱,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02.偏爱,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还记得那个写“小作文”的老太太吗?

老太太有3个孩子,她对小儿子和小女儿很宠爱,唯独对大儿子很苛刻。

大儿子从学校毕业后,自己挣钱成家,老太不仅不帮忙,还要求大儿子每个月往家里拿一千生活费,这笔钱她自己不舍得花,都给小儿子花掉了。

大儿媳认为婆婆偏心,就提出夫妻收入分开,她不干涉丈夫往家拿钱,但不要向自己要钱,得知情况后,婆婆大吵大闹,认为儿媳不孝顺,要求儿媳向自己道歉。

儿媳是一位老师,婆婆为了达到目的,在小区贴“小作文”诉说自己的遭遇,还跑去儿媳上课的教室,闹得儿媳受不了,儿子主动提出离婚,只为保护妻子的平安。

看到儿子恢复单身,母亲没有一丝愧疚,依然提出要儿子把工资卡给她,她说养儿防老,儿子就应该无条件孝顺母亲。

只是这个要求只针对大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却不需要,在居委会调解下,大儿子答应每个月给母亲500生活费,却不愿每周回家看母亲。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从表面来看,母亲赢了,她让大儿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其实输得很彻底,因为大儿子的心中对她充满怨恨。

我们不能要求父母完美,但父母若是有太明显的偏心,很容易让孩子心中产生不平衡。

因为人都有比较的天性,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父母的态度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到,有的孩子嘴巴乖巧一点,或者长得好看一些,就会成为父母偏爱的对象。

而不被父母关注的孩子,在长久无法平衡的家庭环境中,会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表面看很懂事,内心已经伤痕累累,他们一旦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就会脱离家庭,让自己远离忧伤。

03.不患贫而患不匀,让我们远离偏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对孩子有明显的偏爱,而是尽量一碗水端平。

要知道,偏爱是双刃剑,对哪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伤害,长久来看,被偏爱的孩子伤害更大。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就如刘奇的弟弟,一直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也造就了他好吃懒做的习性,他有了孩子,也把抚养孩子的责任推给父母。

这也造成了父母的不放心,为了小儿子能有持续的生活费用,只能要求大儿子提供,这种不对等的爱,也撕裂了亲情。

到最后的结果是,被偏爱的小儿子没有养家能力,被索取的大儿子远离自己。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父母需要注意下面三点。

第一,不厚此薄彼,以己之力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

不管孩子的能力如何,父母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不要求大孩子谦让小孩子,是父母需要注意的地方,你一旦提出这个要求,就已经透露出内心的想法,孩子可以敏锐看到你的偏爱。

第二,孩子长大,督促他们独立。

从学校出来,人对自己的生活就有了选择权,不管在哪里生活,思维都要独立,避免再对父母有依赖心理。

父母的责任,就是慢慢放手,站在身后看着孩子渐渐远去,并且做到从容接受。

第三,父母先爱自己,再取悦孩子。

父母2套房都给了小儿子,却让大儿子养老,儿媳:没必要往来 - 天天要闻

有的父母自己过得很苦,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用,却满足孩子买名牌的需求。

这其实不是爱,而是在用溺爱影响孩子的是非观。

聪明的父母,会把房子和积蓄留在身边,通过观察哪个孩子孝顺,再做出把房子给谁的决定。

房子留给孩子,真的没必要着急,让孩子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这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位作家说得好:“要是孩子有能力,哪里需要你留财产,要是孩子没能力,你留再多财产有什么用?”

父母好好爱自己,让儿女回来有个温馨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点个赞再走吧!你觉得父母该不该把房子都留给小儿子?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挣大钱的要么单身要么离婚 - 天天要闻

挣大钱的要么单身要么离婚

人在绝境时不一定逢生,但是确实有不少人的发达和发迹,是在绝境中“诞生”的;因为无所依靠,才能全力以赴。因为没有牵绊,才能轻装上阵。网上有个对中国式父母的“抱怨”:说父母们既希望孩子能成为听话顺从的绵羊,又指望孩子能成为羊群里的狼。
这就是别人“已读不回”的原因 - 天天要闻

这就是别人“已读不回”的原因

以前,我也觉得,我发消息别人不回复,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别人发消息,我都要及时回复,以示对别人的尊重;那个时候,不回复消息,立即回复还是隔天回复,回复的内容和方式,一度成为了人际关系的热门话题;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我悟了;就像网
父亲娶了继母,姐姐靠缝补供我念书,如今我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 天天要闻

父亲娶了继母,姐姐靠缝补供我念书,如今我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声明:本文为海蓝之谜头条原创首发,侵权必究。感谢您的评论,点赞,转发。本人根据身边生活创作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请多赐教!口述:袁强01我叫袁强,出生于80年代的农村,我家住在西南的一个小镇边。父母生了我和姐姐两个孩子,姐姐叫袁芳,
这是我见过的,情人关系里最清醒的男人 - 天天要闻

这是我见过的,情人关系里最清醒的男人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男人在情人关系里多清醒,看看这些你就真的释怀了,你也真的放弃吧,男人真的什么都跟不了你,男人对情人从来不会上头,每一次见面都充满算计1.
因病未孕,婚姻可撤销吗? - 天天要闻

因病未孕,婚姻可撤销吗?

女方在婚前曾患疾病并做手术治疗婚后复发丈夫认为此疾病导致备孕未果请求撤销婚姻关系并要求赔偿△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婚前患病,婚后复发 2020年,赵夏(化名)与钱风(化名)经朋友介绍相识。同年9月,赵夏患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住院期间,钱风多次前往病房看望。两人结婚后一直积极备孕,但始终未果。2022年4...
女同事突然问我,愿不愿和她做临时夫妻,我同意了 - 天天要闻

女同事突然问我,愿不愿和她做临时夫妻,我同意了

在职场这片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每个人都在为梦想和生计奋力前行。然而,在这片看似冷静、理智的水域里,有时也会涌现出意想不到的情感暖流。我,一个普通的职场人,每天朝九晚五,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直到那天,女同事小芸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