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庐山市一年多的他,怀念着自己的父亲

2021年10月12日18:59:13 情感 1990

重阳节怀念父亲

今天,看到重阳节主题是尊老爱老,讲述对家人的爱,客居庐山市一年多了,这边没有年老的家人,然后想起了我的父亲,所以没有继续去追剧,静下心来,怀念一下我的父亲。


父亲辞世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间,由于离得太远,我很少有机会去他坟头扫墓。家山千里遗孤冢的遗憾一直在心头萦绕多年。每个有关于祭奠和牵扯亲情的日子,我都会默默地想着老家大坡头村河台自留地里那座孤坟,怅然的心情抵不过遥远的距离,现实的无奈最终淤积成越来越浓的乡愁,或许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也证明了我的逐渐苍老。


客居庐山市一年多的他,怀念着自己的父亲 - 天天要闻

父亲的一生,与我来解读,是奋斗的、悲伤的、孤独的一生。

我深刻的记忆,都来自他退休后回到老家,完成把大山深处那只有几户亲戚组成的村落带入欣欣向荣的夙愿,而在一步步艰难实施的过程中,他在我眼里慢慢的衰老。地处山里村小人少,我们这几户人家自文革初离开故乡十年飘荡后,82年再次迁居回来,面对的环境用群敌环伺毫不过分。无论保护土地还是草原,都显得力不从心。当时的情景因为我年小不在现场,脑海没有记忆,都是后来父亲和母亲及其他人口述中听说的。附近的村落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么几户人家凭空降临,且分走了他们占据十多年之久的土地和草原。经历了一场流血冲突,几户人家总算十年后在故土扎稳了脚跟。这段历史在后来我想起了艰难建国的以色列,貌似是同一个版本,太过久远没有亲历,我无法详述。


客居庐山市一年多的他,怀念着自己的父亲 - 天天要闻

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父亲义无反顾地带着几十口人不惜一切代价要回到故土,如果仅从土地草原来说,当初离开的村落,其实所有条件也不比如今的故乡差。我在家里放羊的那段时间,总看到父亲省吃俭用的背个包,来回奔波于村子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有时候半夜睡醒,还看到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写着上访材料,一堆烟头的桌面上,是早已冷却的茶水,直到父亲提前退休回到老家,开始他一系列的计划之后,我才大概明白一些,拥有自主耕种的土地和泾渭分明的草原,家家能通水通电通路,以几户为基础成立自然行政村,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了两件事,人权和独立。说来很是可笑,到现如今,老家应该还没有几个人能体会到这里面深刻的意义。那句久有凌云志,重上大坡头!从一个只有一米六身高而且饱经磨难的躯体里呐喊出来的重量,在我真正懂事后,才体会得到。社会在进步发展,随着时光慢慢流逝,一切似乎都成了顺其自然。能记住那张疲劳倔强的面孔的人真的不多了,而我在多年后,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会看到那张脸,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客居庐山市一年多的他,怀念着自己的父亲 - 天天要闻

我们是一个组合的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是当时无奈的选择。同枕三十多年,母亲对他不是很理解,他们之间没有爱,有的只是时间积累的亲情和责任。我们兄妹间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复杂关系,被父亲的博爱无声的化解。对于子女,他要强的性格,给每一个人都想规划一条完美的将来,然而最终只有我走上了全出乎他意料的道路,我们没有带给他成就感,起码,我是没有。因为我是他们结合后唯一的孩子,这特殊的身份,父亲对我是期望的、疼爱的。而伴随他生前岁月的我都是荒唐而顽劣的,每每让他恨铁不成钢。我想,我是扎在他心里最悲伤的那颗种子,他走得仓促,让我措手不及,在我还没有真正懂得如何作为一个父亲,他已经带着我给他的悲伤撒手而去。在他的生命里,我这颗种子,始终没有精彩地绽放过一次花蕾。


客居庐山市一年多的他,怀念着自己的父亲 - 天天要闻

父亲像村口的那棵松树,孤独的站立了那么多年,直到他轰然倒塌在冰冷的手术台上,也一直保持着顽强的姿态。我们兄妹无论务农在家还是求学在外,没有几个和他有过深度的彻夜长谈,他像一棵树为我们挡风遮雨,成为我们的依靠。而我们并不了解这棵树是否需要营养水分,根部土地是否干涸。父亲生前,我们兄妹并不时常围绕在他身边,很多大年夜并不能全家团聚,即便偶尔有团聚的幸福时刻,他脸上的笑容也是含蓄的。或许是我们一两个子女不美满的生活,抵消了他心里幸福的感觉。也或许,一生苦难的煎熬让他独自坚强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触摸不到他慈爱的威严背后,深深隐藏的孤独。


客居庐山市一年多的他,怀念着自己的父亲 - 天天要闻

远在新疆的我没有父亲的照片,母亲桌上供的遗照,是从他生前不多的生活照里翻拍的,模糊的没有一丝笑容,让我后来回老家每次看到后,心里都有一种畏惧和陌生。只有无数次在梦里出现面孔,才是清晰的、熟悉的、让我满含歉意失声痛哭,继而惊醒之后久久难以入眠的父亲。


如果他还在世,也是一个儿孙绕膝耄耋之年的老人了,有些遗憾是不是可以弥补呢?可是这世上没有如果,我只能借此机会来抒发对他的思念。

怀念我的父亲。

作者:西域大奔流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97年我大学毕业,家里张罗相亲,女同学连夜上门:马上娶我 - 天天要闻

97年我大学毕业,家里张罗相亲,女同学连夜上门:马上娶我

1997年毕业季分配制突然叫停,县城教师李建国和银行职员王晓燕相亲现场变成谈判桌,女同学抱着铺盖半夜砸门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恋市场是场赤裸裸的生存竞赛。分配文件作废的油墨还没干透,相亲茶桌就摆上了砝码。银行柜台制服比教师编制重三斤,三代贫农的
一个女人敢把这三件事告诉你,是真的很爱你!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敢把这三件事告诉你,是真的很爱你!

一个女人敢把这三件事告诉你,是真的很爱你!也应该说:女人敢说这三件事,是把心掏给你了 感情里最珍贵的,从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而是一个人敢于对你暴露软肋的勇气。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对你坦白这三件事,其实早已爱到了骨子里。
男人在65岁之前应当筹备好9颗星,才能坐享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男人在65岁之前应当筹备好9颗星,才能坐享悠闲惬意的晚年生活!

在传统家庭结构中,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男性被视为家庭经济支柱和决策的核心,需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这种角色的定位源于农业社会对男性体力优势的依赖,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男人,应该说在我们年轻时更加深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 天天要闻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今年春节前,婆婆早早打来电话,说小叔子一家要带着两个孩子来城里过年。我虽然心里犯嘀咕,但还是笑着应下了——毕竟老人盼着团圆,总不能扫了兴。腊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进门了。从那天起,我的“春节假期”就彻底变了味。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闻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连体育中心主场馆外暴雨如注,电闪雷鸣中,一名身穿蓝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与前来接她的父亲因信号中断、场地不熟而“失散”。正当她无助之际,路过的摄影师李正彦夫妇主动停车相助,冒雨驱车辗转10多分钟,最终让父女二人团聚。面对网友的称赞,这对“90后”夫妻却说:“每个大连人都会这么做。...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 天天要闻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一场车祸毁一生:25岁女孩高位截瘫,男友一家集体“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肃白女士的人生被彻底改变——男友张某某驾车时疑似分神驶入对向车道,与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事故导致白女士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而张某某及其家人仅受轻伤。事故现场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更令人心寒的是,据白女士称张某某最初承诺“结婚+终身照料”...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 天天要闻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第一节:燃烧的甜蜜我们是被时光遗忘的火焰,两颗拒绝融化的糖——在命运的玻璃柜里,用甜腻的反抗,灼烧每一寸陈旧!看啊!包装纸剥落处,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们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却比任何新品都更烫喉!第二节:黏连的宣言你说我们像被遗弃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闻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话就问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我们现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轻时干过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大事没有,如果说不出来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 天天要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满心期待送出礼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里既开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别迷茫!女生接受礼物可不只是收东西这么简单,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从这 3 个维度分析,帮你读懂她的真实态度!一、看关系!
50岁之后,善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爱自己,养成这6个好习惯 - 天天要闻

50岁之后,善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爱自己,养成这6个好习惯

#晒图大赛#如果人生三万天,到了五十岁之后,人生已经走了一大半的时间。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等到了五十岁之后,看着身边有些认识的人,突然之间,就消失在人海,就会明白: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经历过世间冷暖,也品尝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