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尽全力,只想活成普通人应有的样子

2021年10月08日21:49:20 情感 1445

| 作者:汤圆


我是秋叶大叔的小助理汤圆,我原来以为我一生中再也遇不到比大叔更励志的人了,直到遇到了今天文章的主角,李志德老师。

跟大叔一样的是,李志德老师也是在小时候因为生病导致了身体发生变化。

大叔是因为打青霉素,副作用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才说话大舌头;

而志德老师是在5岁发高烧,因为处理不当,导致四肢不协调,走路都很吃力,经常需要轮椅代步,话也说不清楚。

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现在的工作居然是一名职业演讲师。


01

我认识志德老师,是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秋叶团队发起了一个#和秋叶一起学#的活动,鼓励大家说出自己跟秋叶的故事,写文章,拍视频都可以。

在这些故事中,我无意看到了志德老师的视频。

第一反应是害怕,怎么这个人说话这么奇怪,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嘴里蹦出来的。

第二反应是惊讶,怎么这个人说话都这样,还敢拍视频?

他用尽全力,只想活成普通人应有的样子 - 天天要闻

好奇心驱动下,我看完了他账号所有的视频,还主动加到了他的好友,太励志了。

第一次沟通,说的具体内容是啥我都忘记了,但是我很清楚地记得,他说在秋叶家这次的征文比赛中,自己一定要拿第一名。

这给我非常大的冲击,我自己好像从来没有那么有信心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过。

相反的,总是给自己设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很多时候,甚至会安慰自己,现在这个水平也不错,已经比很多人好了。

志德老师看起来各方面都比普通人更难,但是他却比普通人更有信心做到更好。

写作,直播,录视频,学演讲,做讲师,带比赛,一项一项,志德老师不仅都会做,还要尽自己的全力做到最好。


02

志德老师5岁发生意外后,家里人都已经做好了要照顾他一生的准备了。

跟很多身体有缺陷的人不一样的是,志德老师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自暴自弃。

相反的,在接受了事实之后,他深知,只有学习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12岁的志德老师第一次严肃地跟家里沟通想要上学,家里人也很支持,每天推着轮椅带他去上学。

本来家里人觉得志德老师想要上学,只是一个劲头,毕竟真正想要上学的孩子少之又少,没想到,志德老师不仅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了下来,还获得班级前三的好成绩。

经过努力学习,20岁的志德老师顺利考上了高中。

高中的学校,离家非常远,志德老师的爸爸每天就用自行车载着他上学,冬季的下雨天,是他们最害怕的日子,雨水混杂泥巴,一点点的浸湿他们的衣裳,透骨的冰凉。

到学校的时候满身都是泥巴,已经都冷得说不出话了。

每天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也是他们的噩梦,别人几分钟就能走完的楼梯,他们却要费尽全力,搞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

但即使是这样,志德老师心里还是很知足,因为有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对他来说特别珍贵。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被退学了。

因为身体情况特殊,这让当时的校长很是担忧,万一他在学校出了什么事,学校没办法负责。于是叫了志德爸爸,让他要么签署免责书,要么退学。

志德老师说,那是他第一次看见爸爸哭。

之前那么难,在路上那么辛苦,背着他上楼那么累,他爸爸都没有哭,那时候他爸爸却哭了。

想到别人的20岁,都已经离家上大学,不用家人操心了,自己的20岁,却连累爸爸每天为他读高中而奔波,志德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爸~我~不~读~了~,我~们~回~家~

就这样,志德老师离开了学校。

一下子就失去了可以努力的目标,生活好像就没有了奔头,这让志德老师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一时间也不知所措。

在家里沉闷了很久的志德老师,无意间看到了小时候妈妈朋友送给自己的书——《人生不设限》,看到了这本书封面的作者力克·胡哲——那个没有四肢的全球著名演说家!

于是萌生出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不像力克·胡哲一样,做一个激励别人的演讲家?

他用尽全力,只想活成普通人应有的样子 - 天天要闻


03

我要成为胡哲这样的励志演讲者,新的目标又让志德老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但是,做好演讲,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难了,对于志德老师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

因为作为一名演讲者需要具备两大基础能力,说话和站稳,都是志德老师没有的。

在那之前,因为不能控制面部肌肉,志德老师说话几乎没人听得懂。

他就让妈妈给他买了一本新华字典,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要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每天至少重复5遍以上。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常读到嘴巴抽筋,喉咙沙哑,但是没有完成目标,绝不停下。

一直这样练习重复坚持半年时间,志德老师才能很吃力地发出大家勉勉强强能听得懂的声音,所以大家听他说话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背后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价。

克服了说话的关卡,还有站立的难题等着他。

志德老师刚开始准备练习走路的时候,即使是有人用力搀扶,他都站不稳。

为了能让自己学会站立,他索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让爸爸买来海绵垫,铺在地上,搬来两把椅子,摔倒了又扶着站起来,摔倒了又扶着站起来,摔倒了又扶着站起来……

那段时间,他常常看到妈妈在偷偷抹眼泪。

就这样每天坚持锻炼6小时,一直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志德老师才能开始勉强独立站立。

他用尽全力,只想活成普通人应有的样子 - 天天要闻

但是,再努力有什么用呢?

他只不过是锻炼出了正常人都具备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项基础技能而已。

谁会愿意找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去演讲呀?


04

没有观众,就自己做自己的观众。

在练习了站立和说话的基本技能之后,志德老师一边尝试寻找演讲机构投简历,一边自己对着镜子练习。

每天推着轮椅一家一家地去投简历,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很多人对他的经历表示同情和感动,但却没有一个公司敢录用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

尽管志德老师已经尽全力的表现得很正常了,艰难地站起来,努力地说话。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志德老师无意在网上看到了大叔,知道大叔在也是从一个普通话不标准的人变成了一个直播网红,于是又开始自己学习视频拍摄和剪辑。

普通人可能拍几分钟就能完成的视频,他常常需要几小时,反复拍几十次。普通人可能半小时能够剪辑好的小视频,他更是需要半天甚至一天自己来剪辑。

但这次好像终于选对了路,因为自己坚持更新短视频,被一家演讲机构发现,尽管工资给得不高,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了。

更惊喜的是,志德老师的故事,打动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姑娘,他们从线上到线下,走在了一起。

这个姑娘的出现,也给志德老师的人生照进了一束光亮。

并且,在女孩子的照顾下,志德老师越来越有勇气突破自己,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到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出差去线下讲课了。

你看,这是李志德老师和他的女友在大叔线下课上的合影。

他用尽全力,只想活成普通人应有的样子 - 天天要闻

只要你自己不放弃你自己,就没有人能放弃你!

现在的志德老师,是一家机构的励志演讲讲师,有做自己的视频号,已经努力活得跟普通人一样了,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自己喜欢的人,偶尔要加班,偶尔会抱怨。

身边的人,不再因为他的身体特殊给他特殊待遇,也不再因为他身体特殊就觉得他做不成事。

他用尽全力,只想活成普通人应有的样子 - 天天要闻

我问志德老师,会不会觉得命运不公平,让他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

志德老师却说: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先努力地活成普通人就好了。

是啊,努力地活成普通人就好了,人最可怕的,就是对自己有不合理的预期,能够认清现实,并且努力向前的人,都值得鼓掌。

秋叶大叔写在最后

志德很努力,我很早就知道他的故事,我跟志德一样,即使把字典背到滚瓜烂熟,还是会被人笑话。但相比之下,我简直是条件好到不得了,只是听力差一点。

像我们这种小镇青年,天然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窗口。

我们也知道,因为先天有不足,我们必须更努力,才能跟普通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我们知道,有很多机会都是主动把我们排除在外的,无论是演讲这种很卡说话和表达的事情,还是那种甚至不怎么需要说话的工作。

但幸运的是,志德和我都勇敢的突破了自己,都愿意去做那个有个梯子就愿意往上爬的人,甚至要自己造梯子给自己爬上去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起点,我们能做的,只有埋头向前走,才能让我们和别人一样,也能跑到终点。

虽然我们跑得慢一点,但我们也一样在生活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幸福。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