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曾说过的一句话:“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
家境指的并不仅仅是财富状况,还有思想观念,家风,甚至是对方家庭中的方方面面,一点点的细节都会在某些方面决定着你婚姻的幸福与否。
家境越吻合,婚姻的凝聚力越强,你的婚姻就更容易幸福。反之,差异越大,你的婚姻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同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认知层次越低的人,越固执。
凤凰男,在婚恋市场被当成一个标签。标签既是一个人身份最好的识别,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限定。大多数从农村奋斗出来的男性,都难逃凤凰男的标签。当年的家庭条件越差,在蜕变成金凤凰的过程中耗费的精力和心思越多,凤凰男的标签就越典型。
尽管有人觉得凤凰男身上劣根性很多,但在不少城市女眼中,凤凰男成熟可靠、性格稳重,抗压能力极强,是极好的老公人选。
然而,她们却常常忽略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认知的影响,人穷志短,有时候,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原生家庭的不足,容易造就他们眼界和格局的缺失。
01 女人对男人的喜欢,始于崇拜
对于很多凤凰男来说,他们是在背着这个家族在结婚,你嫁给了他,等于嫁给了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堂哥堂嫂、七大姑八大姨。
比如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作为穷乡僻壤出来的凤凰男,做了省公安厅厅长后,乡人络绎不绝求助,而他基本来者不拒,所以甚至有人羞辱他:你是不是想把你们村儿的那条野狗,弄到公安厅做警犬?
凤凰男作为全村的希望,在发迹之后一面想着造福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的人,一面又害怕自己的奶酪被动摇,所以变得越来越精致利己。
而很多女人之所以会沦陷,是因为凤凰男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些吸引自己的品质,比如在《人民的名义》中,梁璐在同吴老师聊到自己和祁同伟的婚姻的时候,就说:我不和他离婚,顶多他一个人欺负我;我和他离了婚,就会有更多的人欺负我。
祁同伟虽然拎不清,但是他的权势却让梁璐放不下。而张曼对何冲(化名)的迷恋是因为学历,第一次见面,他约在了一家面馆,原本张曼有点不开心,可听到何冲是博士后还是去了。
张曼人长得挺漂亮,家里不缺钱,唯独一样,上学不行,当年她复读了一年,才勉强上了个普通本科。所以,介绍人一说何冲是博士,在大学任教,张曼立马就两眼放光了。人都这样,缺啥补啥,没毛病。
第一次见面后,何冲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他上面还有3个姐姐,为了供他上学,3个姐姐都没咋上学。而作为家里唯一获得求学资格的他,前些年几乎把所有的气力都花费在了学业上,所以至今感情一片空白。
关于过往,何冲越是说得轻描淡写,张曼越是脑补出了很多他求学路上的艰辛,所以在欣赏之余,她心里又油然生出一股敬佩。
回去后,张曼想了很多,要是她跟何冲真成了,她的颜值加上何冲的脑子,改善基因妥妥的,于是她决定主动一点。
大概是从小跟着做生意的父亲耳濡目染,张曼一向是个行动派,很快她就将何冲拿下了。
02 偶然发现的惊喜:是金子总会发光
女人对男人的喜欢都带着一点点崇拜,张曼对何冲也是越来越有好感,觉得他不仅文质彬彬,对自己还很大方,完全没有父母担心的农村孩子身上那股子的小家子气。
如果说一定要给何冲找个缺点,那就是不太爱社交,好在这是张曼最擅长的。别人的恋爱更多的是风花雪月和诗情画意,而张曼作为一个生意人,连感情也谈得很务实。虽然不在学校工作,但是中国是人情社会,为了让何冲在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张曼开始有意无意地给他介绍一些朋友认识。
有一次和一样同样在高校工作的前辈吃饭,从他们的聊天中张曼才得知何冲在学校不仅分了一套房子,还可以帮助配偶解决工作。
以前张曼只觉得何冲优秀,没想到他的优秀居然还可以造福自己,这可把张曼给乐坏了。对于房子张曼并不在意,毕竟她名下好几套了,但是解决工作这一点可真是让她觉得又惊又喜,要知道对于一个学渣而言去大学当老师该是怎样的骄傲啊,所以自此之后她经常拿这件事跟朋友们嘚瑟。
交往第2个年头,张曼跟何冲的感情也渐入佳境,张曼表示自己父母已经见过何冲很多次了,不如趁着国庆假期,去何冲家看看。
从和何冲的相处中,张曼得知他对姐姐们感情很深,一直想要好好报答她们。于是张曼索性打算借着这次机会帮何冲实现一下,准备礼物的时候,张曼打算给何冲的母亲和3个姐姐一人送一条黄金手链,何冲得知之后连连表示太贵重了,让她不要破费。可张曼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我这是爱屋及乌,比起我送的这点东西,你才是真正会发光的金子呢!”
03 和我在一起,不过是另有所图
尽管何冲家乡的条件差得让张曼有点接受不了,但是想着自己看中的是他这个人,心里也就立马了然了,刚到家,张曼就热情的和未来的婆婆和大姑姐们打了招呼。
虽然第一次上门就是大手笔,但是她们似乎并不怎么买账,对张曼态度冷冷的。
到了晚上,几个大姑姐更是直接把她拉到一旁,问她看上了自己弟弟哪一点,张曼兴高采烈地说了何冲一堆优点,可大姑姐们的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笑容,比较心直口快的大姐甚至直接丢下一句:“城里的姑娘都这么不害臊么?”
张曼向来是个爽快人,在她看来喜欢一个人大胆表达出来并没有什么不合适,但是何冲的家里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得知张曼只有本科学历之后,何冲的母亲直接表示她配不上自己儿子,她心目中理想儿媳的学历至少应该是个硕士。而何冲的大姐更是表示像张曼这种不择手段的女孩以后会欺负自己的弟弟,所以不太同意他们继续在一起。
如果说学历被嫌弃她还能理解,那么不择手段又是从何谈起呢?最后何冲直接说出了心里话,他问张曼:“你急着来见我家里人,还买那么贵重的礼物不就是为了讨好她们,想早点和我结婚,然后去大学当老师吗?”
事已至此,张曼才反应过来,原来何冲一直防着自己呢,她没有担心自己“下嫁”有风险,而何冲却早就开始担心自己占他的便宜了。虽然自己很崇拜学习好的人,也很敬重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可是她根本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的事业啊,何冲的担心真的是让人觉得可笑至极。
都说女孩子结婚前一定要去婆家看看,张曼很庆幸自己提前来了一趟,让她有了及时止损的机会。
04 长久的感情看三观
有人把人类的认知比作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俗话说,下愚莫揣上智。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层认知的风景,所以更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很多做法,只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句话说:“层次不同,不必强融。”
经济上的门当户对,可以造就三观相似的两个人的概率就更大。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恋爱,更有可能走到最后,婚后也更可能会幸福。反过来,如果有一方差距较大,就会出现很多无法共情的时刻,即便想要理解,也会产生很多误解。
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最后,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三观不同,不必相融,人心不同,不必同行。婚姻终究要讲究门当户对,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就算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