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请记得“富养”自己

2021年09月09日19:25:05 情感 1000

当你老了,请记得“富养”自己 - 天天要闻

世人都说爹妈好,其实都是老敬小;

伺候儿女倒贴钱,孙子费用也报销。

世人都说爹妈好,老少倒挂知多少?

高档名牌归儿女,淘汰商品给二老。

辛辛苦苦几十年,退休就成炊亊员;

平时照顾小皇帝,周日迎接"返乡团"。

这首流传甚广的打油诗,十分形象地反应了中国退休老人的现状。

你是否觉得眼熟?你身边的老人们是否也过着这样的生活?

如果你是为人子女,怎样才能让父母有一个更幸福的晚年?

而如果你是为人父母,是否也该为自己好好规划一下退休后的“悠长假期”?

1】

网上有一个视频,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没有站稳,要往后摔倒。奶奶瞬间化身“武林高手”,一把抱住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摔在孩子身下,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

当你老了,请记得“富养”自己 - 天天要闻

为孙辈“鞠躬尽瘁”的老人太多了。

怕孙子输液冷,头发花白的爷爷就将输液管含在嘴里。孩子挂了两个小时的水,爷爷就在后面站了两小时。

当你老了,请记得“富养”自己 - 天天要闻

94岁的奶奶在大山里待了一辈子。听说孙子要在城里买房、结婚,拿出了全部积蓄:厚厚的一沓钱,一毛、五毛,还有老版的一百钞票,总共700元。奶奶问孙子:“这些是我一辈子的积蓄,够不够你买房娶媳妇呀?”

当你老了,请记得“富养”自己 - 天天要闻

年轻时为儿女操心,年纪大了又开始为孙辈操心。苦自己,富养儿孙,这是大部分中国老人的写照。

据媒体报道,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微博上也常见网友“吐槽”父母不舍得花钱的话题。

@我尬了:我给我妈买衣服,报价向来都在实际付款价格基础上打个对折。就这样,她还总说贵。

@请发一个蓝朋友:过节给老爸买了一双鞋,结果老妈嫌太贵,拿到商场给退了。

@MMmm:过节想带爸妈出去下馆子,东拉西扯怕花钱,最终变成在家里自己做。

@蹲着打排位:周末想开车带父母去郊区转转,结果,他们愣是带我坐两个多小时的地铁去爬山,我?

给父母买衣服,即便不用他们掏钱也心疼;他们不舍得打车、不舍得去旅游、不舍得看电影、不舍得下馆子……但他们对自己苛刻的另一面,是对儿孙们的慷慨解囊,不求回报。

不少省吃俭用一辈子的老人,在孩子结婚的时候,拿出全部积蓄给孩子付房款、买车、装修、添家具……等有了孙辈,又开始24小时全年无休的“保姆”模式,不仅要照顾子辈、孙辈的生活起居,甚至还承担部分经济支出。

这种“保姆式”养老,很多儿女是迫不得已,老人也是心甘情愿。但对老人来说,难免让人觉得心酸。

2】

好在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开始为自己而活。

美国前段时间走红网络的“邮轮养老”、“酒店养老”,都是老人“富养自己”,潇洒活一回的代表。

中国这样的老人也越来越多。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并非所有中国老年人都像传统看法所认为的那样把钱存起来,然后无所事事,并对他们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城市里的老年人正在从事体育活动,比如徒步、骑自行车以及跳广场舞……尽情尽兴地享受余生的“假期”。

当你老了,请记得“富养”自己 - 天天要闻

老人要富养自己。

首先,舍得为自己花钱。

老人后半生不需要大手大脚,可以花点钱买点让自己生活更方便、生活品质更高的物品。

其次,舍得为自己花时间。

学习、跳舞、健身、养花……一定要多花时间在自己身上,精神富足了,一切都好。

第三,交好朋友。

老了不要只围着子孙转,也要有自己的小圈子。约闺蜜喝个下午茶,找老哥们儿下盘象棋,多走出家门和好朋友聚会玩耍,精气神儿自然好。

第四,学会对孩子说“不”。

咬紧牙关苛待自己,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省下来给了孩子。这样的省吃俭用,透支身体,最后反而成了拖累。身体好,就帮孩子搭把手;身体不好,也要学会拒绝孩子。

最后,爱惜自己的身体。

每年定期体检,小毛病不抗着,及时就医。不给自己找罪受,也不给子女添麻烦。

老年人富养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善待自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生活态度。

花钱买健康,花钱买快乐,这样的观念如今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人早早就开始规划自己,用多年累积的经济储备,实现更加幸福充实的晚年“假期”。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