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量大
耐心读完
你定会有所收获
不知道此刻的你,是否有一个正在奔赴的目标呢?或者,至少在过去,你曾经为某个目标坚定不移地求取过。也许通过努力换来了想要的结果,也许,那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如意之事,人人都经历过。尽管普遍,却并不普适,无论经历多少次,总是给人带来烦恼。那烦恼,就从高低起伏的境况里显现出来。
当你处于顺境时,往往不会执着于对事物的“好”和“坏”进行分辨;而一旦陷入对某个“未果”的不甘时,就会被“坏”吸引去注意力,执着于“为什么”。
那个我们耿耿于怀的“为什么”,就是我们的“求不得”。
“求不得”的事物给我们带来许多遗憾,尤其是在付出了万般的努力过后,却换来一场空的时候。那时候,理性的剖析往往不起作用,得不到的负面情绪,更多地被内心的处境所左右。
那时,你不需要一些大道理来认清现实,只不过是情感上的难以接受罢了。毕竟,你曾经做出过求取的动作,那是心力的付诸与损耗。
然而,你真的损耗了吗?在尚未了解“宇宙运转的规律”,以及“如何正确求取”两方面内容时,先抛开你旧有的认识,跟我一起来了解“求不得”的真相。
宇宙运转的规律
《逍遥游》里有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讲的是活到极致的人,顺应自然超越自我;神人不去追求功勋;圣人不求取名望。
这三种人,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具备完美道德的人。他在颂扬高尚道德品性的同时,其实也在告诉我们,放下的智慧。
那些德行高尚的人,之所以能够放下我们日思夜想的功名利禄,所崇尚的不仅仅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超越世俗的神圣品性,而是真正通达了自然的规律,明白了“放”即是“取”,“舍”即是“得”的真谛。
《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不会容忍多一点或少一点的存在,TA是一杆秤,始终遵循平衡的运转规律。当你失去了某样东西,总有一天,那失去会以另一重面貌回馈给你。有心人定会觉察到这一点。
在过往的人生境遇中,你经历的所谓“好事”和“坏事”总是交替出现,最多一段时间好事多一些,另一段时间坏事多一些,绝不会始终都经历好事或者坏事。这就是生命发展的曲线。
我们的生命沿着上下有节律的波动轨迹而运行,就像心电图一样,有节律地向前推进。如果将其对应到发生在你生命当中的“得”与“失”,那么向上的波动就是你的“得”,向下的波动就是你的“失”。最终,你的得与失会互相抵消,处于两个波动中间的水平线上,保持平衡。
不管是生物界也好,自然界也罢,都在彼此交互之中循着这样统一的节律而运转,亦即围绕“一”的平衡,往复循环地做功。庄子管这叫“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我”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关系。
这个观点,也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核心所在。
当你了悟到了“我”与世间万物是“合一”的存在,你就会明白,你从未有所失去,你付出的全部,永远都保留在了那个“一”之中。而天地运转的方式,就是周而复始。
所谓“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好”和“坏”也处于时刻转化之中。它们彼此对应的,就是“阴”与“阳”。
“阴阳”构成这个世界的“二元性”。二元彼此时刻转化与运动,形成事物周而复始的运行方式(转动的太极图)。
好比你在纸上画出的一个闭合的圆形,这个圆形就是宇宙统一的样貌,也就是“一”。你就是这个圆圈里几乎看不见的一个小点。无论你这个小点发出什么样的想法,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逃不出这个圆圈的“一”。你的那些想法和行为会不断传递给外界,在圆圈里被其他媒介承载、接力、轮转,最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返还给自己。
这就是天道平衡的运转机制,也是宇宙运转的规律。
明白了这个规律,你就会知道,没有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它们彼此可以转化,且它们都是当下的某个时间段你曾经发出的念头和行为的反馈,并非完整的真实。包括你心中执着不休的“求不得”。
如何正确求取
人们认为自己之于这个世界,是非常渺小的存在。认为即便少了你,这个世界依然在正常运转,自己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低微的。不管身前有多少财富,多大的名望,经历多么幸福或苦痛的生活,死后都会“成空”。肉身化作灰烬,归于尘土,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认识是对于“放下”的诠释,也就是人这一生不必执着任何事物,因为死后什么也带不走。却十足地带有消极意义。
许多人因此干脆放弃了争取的想法,陷入一再错失的泥潭,人生过得一塌糊涂;或者认为内心有“求”是错误的,是在产生执着,没有顺应自然之道,这是天大的误解。
上面我们讲了,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求取”这个动作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就好比一把剑没有安全和危险之说。好和坏,安全和危险,全在于如何使用它的人。
财富本身是坏的吗?为什么到了有些人手里,它就变成坏的呢?
最近赵薇被全网封杀事件,再次揭开她曾经在资本圈犯下的投机罪行。这背后,就是贪欲酿成的恶果。
人对金钱的贪欲如果没有底线,没有道德标准去规范约束的话,人心就会生妄念。一次冒险得到了甜头,就会接着去冒险,一再地铤而走险,罔顾正道,最终积累成大恶,翻船不过就是顷刻间的事情。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们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发出去的念头和行为,不管是好是坏,越是凶猛迅疾的,越是快速地应验回自己身上。赵薇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下场,就是贪欲的迅猛形成的“现世报”。
她的贪欲,是无节制的求取。无节制就是恶,反馈给她自身,就是恶报。
只有用正确的求取方式,才能实现我们心中的愿望,得善果。那就是上面讲到的,遵循宇宙运转的规律。只要符合了这个规律,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去除执念和妄念。
人在求取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执念和妄念。这两个念头却是强大的恶念,衍生出控制、占有、贪婪、仇恨、毁灭、痛苦等等强烈的负面心理和情绪。
有些人在遭受到重大挫折,比如遭遇失恋背叛,家庭变故,公司破产等等事件以后,因为一时难以承受痛苦情绪,愤而产生了强烈的执念和妄念。
比如相恋多年的女友跟有钱的老板跑了,他伤心呀、痛苦呀,觉得之所以遭到背叛是因为自己没钱。那怎么办,那他就发誓一定要成为有钱人,要过得更好,让对方后悔。从此,他就带着想让对方后悔和难堪的愿望,去努力赚钱。
或者还有人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就开始产生怨恨,心想,凭什么我经营的公司破产,王二的公司顺风顺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往后他就带着这种强烈的怨恨去奋斗。恨,成了他事业发展的动力。
以上两个人,如果没能及时转变念头,创造出积极正向的动力,可以清楚地预见到,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之中,必然阻碍重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了解事物运转的规律,没能遵循宇宙规律去运作人生。无论他们往后的行为看起来多么地积极向上,由于他们实质上发出去的是恶念,那么回馈给他们自身的,也总是恶事,具体表现就是困难重重。
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追求的其实不是财富积累和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望,而是报复和仇恨所产生的恶念。带着这种恶念奋斗,即便他们身上有其他正向积极的力量加以抵消(宇宙平衡规律),也难以保持长久稳定的发展。可能一时赚到了钱,或者遇到新机遇,拓展了新客户,但很快也会被恶念作用而走向消逝。
我们看到那些一夜暴富,或者富有了多年,却转瞬间家财散尽的人,就是因为这样,才变得一贫如洗。
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没有几人想要经历,人人都想要平顺稳定的生活,然而却总是在起伏不定的境况之中波动摇摆。我们每个人大部分都是在这样的波动中生活。
大大小小的念头在我们的头脑中显现和运转,有好的念头也有坏的念头,还有许许多多的杂念。这些念头相互抵消的落差越大,对应到生活中显现的经历就越是极端的事件。
去除执念和妄念,其实就是减少那些极端的事件,使生活走向安稳和平顺。这个过程,也是学会放下的过程。唯有懂得放下,才能更好地得到。
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不去刻意求取,不执着于眼前的利害得失,就是在走向“无为”。
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告诉我们,你什么都不做其实就是在做。这就是宇宙的运转规律所昭示的自然之道。
许多人认为老子的这种观点是消极避世以求个人(小我)的安宁,这是巨大的误解。实际上,“无为”也有前提,就是我们自身需要感到自己是足够圆满的状态(“天人合一”)。
只有你的内在感到个体生命的圆满,你才能真正得到想要的一切丰盛。
因为你意识到了自己的圆满,没有了匮乏感,也就没有了索取之心。你不再把目光投注到向外界的求取上,而是专心致一地感到个体内在的丰盈,你发出去的念头就是持续不断的,涵纳世间万象的富足和美满。
在这样丰足念头的作用下,你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丰足的,世界回馈给你的,也将是与你内在世界相呼应的丰足、圆满和幸福的人生。
总结一下这个部分的内容。正确的求取方式,要去除执念和妄念,顺应自然之道。这个过程就是放下的过程,放下指向的是“无为”,无为的前提是内在的圆满。
概括为一句话:求取的正确方式,就是要去追求内在的圆满。
回头再来看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求不得的,正是你拥有的”,这句话真实不虚。
你认为的那些“求不得”,统统都是内在匮乏的呈现。当你感到自己是匮乏的状态,你的念头就是匮乏的,你的行为也是匮乏的,外在的环境就会回馈给你匮乏。这个匮乏,就是你拥有的。
另一方面,你“求不得”的一切,其实本就属于你。因为你的生命与万物合一,你本就圆满。圆满的你,发出去圆满的能量,做出圆满的行为,同样的圆满也会回馈给你,你就能够拥有想要的一切。
那么圆满从何而来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逐一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奥妙,与大家共同走向人生的圆满与富足。
【开启内在智慧,实现圆满人生】
我是小妍,是与大家共同完成归心之旅,实现生命圆满的伙伴。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我们共同成长。
文丨张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