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当下投入有意识的行动才能获得安全感

2021年08月29日23:46:02 情感 1214

安全感是需求是所有心理问题的驱动力,是心理健康的基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表明,一个人在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后,就会追求安全感,体验到安全感,就有稳稳的幸福感,所以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安全感,这是人性的本能。


我们看似在追求金钱,实际是追求金钱带来的安全感,我们看似在追求爱情,实质是在追求爱情带来的安全感,我们看似在追逐名利,其实质是追求名利带来的安全感。但问题是当我们都拥有了这些,还是感到不安全,而不断索取,在自己的身上层层加码,堆满无数的欲望,无数名利,来抵御外界的不安全,这样做的结果是疲惫不堪,疲于应对,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就相当于稻田有个孔漏水,你用稀泥来堵外面的孔,你发现,当水再次冲出缺口时,你需要用更多的稀泥来堵,如此反复。但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而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还原事物的真相,堵孔的出水,需要找到漏水的源头,从里面堵孔,一针见血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当下投入有意识的行动才能获得安全感 - 天天要闻


处在焦虑型人格特质的状态下,头脑给你塑造不安全的假象,不断的投射未来不可控的场景,而你在头脑的引导下试图去证明这种场景的真实性,因为你的头脑总是将意识投射在感觉不安全的地方,头脑总是想牢牢抓住某些东西,让你形成依赖而欲罢不能。
处在强迫型人格特质的状态下,头脑给你塑造万分之一的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你会来回证明其真实性,然而头脑不断的欺骗你,你不断的证明,在泛化思维的裹挟下,头脑夸大事物本来的面目,不断灾难化事物的走向,一个不断洗手总是觉得洗不干净的人,因为她觉得细菌会导致自己生病,一个不断确定水龙头是否关好的人,他甚至可以联想到水没关好导致的灾难性结果。


这来自于自身核心力量的缺乏,所以对头脑依赖太多太多,一个长久拥有安全感的不是来自依赖其他的东西,而是唤醒吾性自足的自己,王阳明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只有将你投射在外界的意识慢慢拉回来,放在自己的身上,不当下有意识投入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当你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才能够真正体会什么是安全感,
你苦苦追寻的安全感不在外面,而在内心,不在过去,更不可能在未来,在每一个当下,在当下有意识的行动中。这是意识行为疗法的核心,其核心就是行动。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当下投入有意识的行动才能获得安全感 - 天天要闻


当我们吃饭,我们有意识地吃饭,感受吃饭给你的味觉愉快体验,而不是在吃饭过程中,头脑充斥着不安的未来,孩子的不听话,工作的艰辛。当我们睡觉,就安安心心地睡觉,而不是焦虑未完成的课题,还不完的房贷。焦虑失眠。在意识行为疗法中提到实事求是的原则,拨开现象看本质。当我们焦虑未来某些事情的时候,事实上并没有改变事物的属性和走向。反而加重自身的精神负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事是把思维和注意力,从虚幻的头脑中拉回现实世界中,在当下投入自己的能量。该吃饭就好好吃饭,该睡觉就好好睡觉。一个会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才会有未来。


当下的有意识行动,是解决不安全感的良药,当你在情感中受到伤害,你无法从这段感情中得到安全感,当你在原生家庭中,遭受不被爱和不被重视的童年,你不可能回到过去在原生家庭中寻找安全感,问题是头脑却紧紧抓住不放。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当下投入有意识的行动才能获得安全感 - 天天要闻


在疑病恐惧中,一点点的不舒服在泛化思维裹挟下,泛化成绝症。在焦虑状态下,害怕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强迫状态下,总是试图去扼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在这种不安全感的驱使下,把事情本来面目绝对化,夸大化,甚至妖魔化。而基于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下,我们把自己裹得越来越紧,一个在感情中受伤的人不敢投入另一段感情,一个创业失败的人不敢再次创业,一个被欺骗的人不再相信任何人。看似做得滴水不漏,但生命能量就在慢慢地枯竭。
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一个智慧的人一定与不确定性共舞,如果总是去防范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能量开始流失,变得麻木不仁,形如槁木。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当下投入有意识的行动才能获得安全感 - 天天要闻


在追求绝对化安全感的路上,有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有这样一个母亲,把孩子死死地困在一个她认为的安全的家里,不让孩子做冒险的事情,交友和工作都在不安全的范围,因为交友意味着被欺骗,工作意味着被压榨和剥削,意味着伤害身体,可以想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是怎样的境况,20岁的年龄看上去面如死灰,两眼无神,虚弱无力,走几步路气喘吁吁,整个人处于无意识的境界,如行尸走肉。

安全感不是你拥有了什么才感到安全,而是不管何时何地,在风雨飘摇的世界,你都能找到安全的落脚点。


生命本是一场体验,体验了痛苦,才会体验幸福,体验了忙碌,才会体验闲时,体验了悲伤,才会体验快乐,体验了绝望,才会体验希望。人生酸甜苦辣,都是一种经历。生老病死都是一场体验,有了繁忙的包围,才有轻松的快感,有了疾病的煎熬,才有痊愈的喜悦,有了忧愁缠绕,才有忘却的美好。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当下投入有意识的行动才能获得安全感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 天天要闻

上海一老人将房产留给外孙三个女儿不认:母亲不识字,遗嘱有效吗

不识字的老人留下一份遗嘱,有效吗?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全家为遗嘱是否有效对簿公堂。陆阿婆育有四个女儿,丈夫去世数年后,涉案老房开建。之后多年里,陆阿婆一直和大女儿一家生活在老房里。2013年,老房拆迁,陆阿婆获得了一套安置房。2015年,陆阿婆立下遗嘱,表示要将名下这套...
男女藏石头后约会,钓鱼佬全程吃瓜:他们以为没人看的到! - 天天要闻

男女藏石头后约会,钓鱼佬全程吃瓜:他们以为没人看的到!

近日,甘肃某湖畔发生的一幕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一对男女在湖边的石头缝中进行亲密互动,这一行为被一位钓鱼者全程目睹并拍摄了视频,随后引发了关于公共场合举止、隐私与社会道德的热议。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情侣间的亲密行为往往受到公众视线
抠门男友陪我和爸妈吃了顿饭,他的神操作,让我们的感情到头了 - 天天要闻

抠门男友陪我和爸妈吃了顿饭,他的神操作,让我们的感情到头了

"这顿饭,是我们的分手宴。"我轻声对父母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的筷子停在了半空。我叫林小雨,今年二十八岁,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女子。在我们这个县城,像我这个年龄的姑娘,大多已经抱上了孩子,而我却在一段持续三年的感情里越走越迷茫,像是在雾里
广东一村“结婚奖1万,每生一娃奖1万,秒到账” - 天天要闻

广东一村“结婚奖1万,每生一娃奖1万,秒到账”

“结婚奖励1万元,每生一娃各奖励1万元,奖励秒到账”。近日,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甩出的“王炸”——《新四黄塘村促结婚助生育奖励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网上引发热议。这是该村依托集体经济壮大持续释放民生红利的又一创新实践。记者了解到,为响应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政策,《方案》提出夫妻双方任一方...
早安,你好|祝您家庭幸福美满! - 天天要闻

早安,你好|祝您家庭幸福美满!

24小时新闻动态◆ 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智利总统博里奇。◆ 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近日在辽宁调研时强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阅读更多>>>◆ 近日,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
夫妻那些事,再恩爱,也千万不要这样做! - 天天要闻

夫妻那些事,再恩爱,也千万不要这样做!

夫妻那些事,再恩爱,也千万别踩这些“雷区”!咱都知道,夫妻相处那可是门大学问。好多夫妻刚结婚的时候,那感情好得跟蜜里调油似的,整天黏糊在一起,恨不得把对方捧在手心里。可日子一长,各种问题就冒出来了,有些行为要是没注意,就算之前再恩爱,感情也
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三个方面! - 天天要闻

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三个方面!

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三个方面在感情的世界里,不少人总觉得男人和女人相处,生理需求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其实啊,除了这生理需求,男人真正在乎女人的方面可多着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男人除了生理需求,最在乎女人的哪三个方面。
姥姥走后我很少回家,那次推门看到舅舅在吃饭,我临时做了决定 - 天天要闻

姥姥走后我很少回家,那次推门看到舅舅在吃饭,我临时做了决定

回家的意义午夜时分,我推开老屋吱呀作响的木门,看见舅舅周大勇独自坐在饭桌前,碗里是简单的白菜豆腐汤,桌角摆着半瓶二锅头。四目相对,那一刻,我从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读出了岁月的沧桑和一丝惊喜。"明远,真是你啊?"舅舅放下筷子,迟疑着站起身,仿佛怕
长三角哪些城市爱花钱?这个城市令人意外 - 天天要闻

长三角哪些城市爱花钱?这个城市令人意外

2025年一季度各地经济运行数据已经出炉。一季度GDP前50强城市中,19个来自长三角地区,超过了三分之一,彰显了长三角城市集群的强大经济能量。这19个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城市,其消费能力和倾向,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南京社零总额超过苏州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41座城市中有35座城市跑赢全国5.4%的平均增速,其中绍兴以7.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