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2021年03月10日15:48:04 情感 1175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这里是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线上线下分享,在这些年,你听了多少?

每一次分享之后,你是不是也会直呼过瘾,但是事后却还是那个你?亦或者,你是不是也会产生“又是在说某某道理”的那种感受?

这篇文章,我只想谈谈,为什么我们听越多的分享,不仅没有过好自己的生活,反而还产生一种“为什么我也懂但就是没有达到别人的优秀”之类的压力感,以及,什么才是值得我们听的高质量分享。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在我看来,所谓的分享,其实就是分享者对过往某个特定领域的经历、心得体会的一种主观的、浓缩的经过整理的过程。

1、分享的主观性

所谓分享是主观的,也就是说,任何人的分享,都会存在主观的成分。哪怕是亲身经历的事情,他在分享的时候,也因为时间因素、轻重选择等,发生偏离的情况。

在这个知识可以轻易实现共享的年代,各家的分享可谓是铺天盖地,你随便加入一个线上群体,就会时不时被群主以@全体成员的方式,通知在什么时间由谁给大家分享什么主题的内容。于是乎,你当时记了满满的几页纸,大呼过瘾和充实,但是,事后,你还是你,分享的牛人,还是那个你认为高不可攀的牛人。过去之后,你还是会继续听分享,享受着事后听了的那种情绪快感。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但是,这种听取分享的习惯,却有很大的弊病,因为这种享受快感的感受,会在时间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即你会产生“干货听了很多,但是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的感受,亦或者“说来说去,还是在说某某个道理”的看似看透分享者内容本质的错觉。

这也是我不喜欢也不建议频繁听各路分享的原因,因为这种听完一时爽,过后生活照旧的现实,让你产生的不是动力,反而是压力和焦虑,甚至自我怀疑。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分享的主观性也意味着,分享者很可能在分享过程中无意识参杂很多非真实、客观的想法内容。比如说,对方分享自己一次成功的销售经历,自己如何运用人际沟通等知识,经过重重交锋,终于让客户被自己说服了,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很可能,对方的同意和“被说服”,只是因为他的需求,刚好在这个时候被满足,人家之所以思考周旋,其实只是因为自己在纠结如何让需求更好的满足自己。

2、分享的浓缩性

所谓浓缩的,换句话说,就是分享者分享的内容和观点,都是一个缩减版的个人MV。就像我们人可以活几十年,但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就可以呈现一个人的一生。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浓缩是必然,因为没有人会把自己每月、每周、每天、每分每秒的行动全部搬出来说,他们只会将365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拿出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分享。

既然是例子,那就注定只是个别,你不会看到支撑例子成立背后的无数潜水的行为。就好比我今天成功考过了科目一,前后只用了13天。考友问我如何做到的,我说就是必须每天都刷题,有题感。但我是在这13天中如何在工作间隙偷偷抢时间刷题,利用一切交通标志去强化自己对记忆的经历,只有自己能体会。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在这里,我并不是提倡大家不要听分享,我们当然要学习前辈的经验理论以及心得感悟,而是,我们一定要学会识别分享的质量,以及平衡内求和外寻之间的关系。

3、选择高质量的分享

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收获,我分享一下自己对于高质量的分享的认识。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第一,一定是亲身经历的。没有经历就不会有特别强的情绪,所以,判断一个分享是否实在,一个关键就在于分享者是否有高昂积极的情绪。

相信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当自己在经历某件事情之后,会产生强烈的话语权,在和别人说的时候,会特别“话痨”,言语间流露出一种气质,听的人都能被你的气场所感染,从而产生一种“你在发光”感受。后来我发现,这种现象,其实是因为自己做了,经历了,产生的情绪上的亢奋。只有自己做了,在分享的时候才会特别有一种独特的情绪,感觉自己特别想说、能说、而且会说。

第二,一定要看分享的内容,是停留在冰山上面,还是深入冰山下面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说实话,很多人在分享的时候,分享其实都是结果以及实现结果的那个过程。但是,听得多了,我更加有一种体悟:好的分享,并不是分享取得的结果以及实现的过程,而是分享在你实现它的路上,你为什么能做到的东西,这才是冰山下的东西。你在怎么实现这个结果的路上,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在透露着你的思维方式,以及获取这个思维方式的途径。这才是听的人应该学习和认真思考的地方。

听了无数线上线下分享的你,为什么更焦虑了? - 天天要闻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自己本次带入了强烈的情绪感,甚至有种进入到写作的心流中的感觉,其实,只是因为这些话,我曾经亲身经历和思考,并且,对我受益匪浅。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 天天要闻

那个被“团圆”压垮的春节

今年春节前,婆婆早早打来电话,说小叔子一家要带着两个孩子来城里过年。我虽然心里犯嘀咕,但还是笑着应下了——毕竟老人盼着团圆,总不能扫了兴。腊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进门了。从那天起,我的“春节假期”就彻底变了味。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闻

暴雨夜,女孩与迷路父亲“失散”;过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连体育中心主场馆外暴雨如注,电闪雷鸣中,一名身穿蓝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与前来接她的父亲因信号中断、场地不熟而“失散”。正当她无助之际,路过的摄影师李正彦夫妇主动停车相助,冒雨驱车辗转10多分钟,最终让父女二人团聚。面对网友的称赞,这对“90后”夫妻却说:“每个大连人都会这么做。...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 天天要闻

男友开车致女友截瘫,后全家失联!25岁姑娘绝望哭诉:谁来救我?

一场车祸毁一生:25岁女孩高位截瘫,男友一家集体“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肃白女士的人生被彻底改变——男友张某某驾车时疑似分神驶入对向车道,与一辆大货车迎面相撞。事故导致白女士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而张某某及其家人仅受轻伤。事故现场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更令人心寒的是,据白女士称张某某最初承诺“结婚+终身照料”...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 天天要闻

过期糖果——致所有不甘过期的爱情

第一节:燃烧的甜蜜我们是被时光遗忘的火焰,两颗拒绝融化的糖——在命运的玻璃柜里,用甜腻的反抗,灼烧每一寸陈旧!看啊!包装纸剥落处,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们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却比任何新品都更烫喉!第二节:黏连的宣言你说我们像被遗弃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闻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话就问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我们现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轻时干过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大事没有,如果说不出来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 天天要闻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3 个维度解读她的心思

女生愿意接受你的礼物说明什么?满心期待送出礼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里既开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别迷茫!女生接受礼物可不只是收东西这么简单,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从这 3 个维度分析,帮你读懂她的真实态度!一、看关系!
50岁之后,善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爱自己,养成这6个好习惯 - 天天要闻

50岁之后,善待自己,富养自己,学会爱自己,养成这6个好习惯

#晒图大赛#如果人生三万天,到了五十岁之后,人生已经走了一大半的时间。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等到了五十岁之后,看着身边有些认识的人,突然之间,就消失在人海,就会明白: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经历过世间冷暖,也品尝了人
抉择之间 刻画怎样的自己 - 天天要闻

抉择之间 刻画怎样的自己

◎邱岳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近些日子读到最喜欢的一本书。作者希钦斯被誉为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专栏作家之一,是一个苛刻的批评者,嘴毒手狠。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他的....
马克龙的甜蜜遭72岁爱妻无视,转向威廉“寻安慰”,还送凯特吻手礼 - 天天要闻

马克龙的甜蜜遭72岁爱妻无视,转向威廉“寻安慰”,还送凯特吻手礼

当地时间7月8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温莎城堡,接待了到访的法国总统埃玛纽埃尔·马克龙和布里吉特·马克龙。据报道称马克龙夫妇将对英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通常情况下他国元首来访,英国君主都会在位于伦敦市区的白金汉宫进行招待,但这一次却选择了温莎城堡,也是出于多方面考量的。首先就是白金汉宫目前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