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解锁课本,让文言文典故“活”起来!



孩子一读课本就犯困,特别是枯燥难懂的文言文。诸如投笔从戎、负荆请罪、邯郸学步、鱼传尺素……这些典故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课本里,常常是“必背考点”。枯燥的表达、抽象的意义总结,让历史成了“催眠神器”。难怪孩子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对文言文典故爱不起来。

凯叔的这套书,让课本里的历史典故“活”起来了,它用故事的魔法,把课本里看不懂的一个个文字,变成一幕幕沉浸式剧场,让孩子从“被迫背诵”转向“主动探索”,在读故事的同时,更易于理解原文,而且还能知道其用法,考点归纳在一起,成为课本学习很好的桥梁书。



1.紧扣教材延伸典故

这套书中所选的典故,都精选自小学、初中及高中课本,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一个列表,注明了本册书中每个典故出自几年级。使得这套书的价值,很好地与学校学习接轨,为孩子学长篇文言文打好基础。

比如,写人篇有封狼居胥,涉及大汉历史,出自《史记》,描述大将军霍去病的赫赫战功;箪瓢陋巷出自《论语》,讲颜回的高尚情操;抒情篇持节冯唐,出自《史记》,讲冯唐敢于直谏、替人辩白冤屈的故事;说理篇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讲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商人,同时夸自己的矛和盾都是最厉害,结果被当场拆穿。



2.围绕典故,讲透知识点

一个典故多个模块,内容丰富多彩,既体现追根溯源的严谨,又有精编故事的趣味性,既结合考点知识,又能相应延伸,提供人文素养的典范,还能回归作文素材的运用。

比如,诗句“怀旧空吟闻笛福,到乡翻似烂柯人”,“烂柯人”的典故出自《述异记》,书中既追溯典故来源,展示原文,提供经典易于理解的译文,针对典故给出用法,紧接着呈现了精心编选的典故故事,搭配栩栩如生的画作。用典小课堂典故关键词及用法例句的归纳,非常方便学习。



3.适合亲子共读

这套书的宝贵之处,是可以很好地被孩子利用起来,学好语文。作为一套桥梁书,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知识点归纳,又有人文素养拓展,更有精美的配图,是一场眼睛、心灵的洗礼。

悉心搭配历史典故应用手册及应用表,独立成册,方便携带与使用。特别是写作手册,既有用典方法的详细讲解,按写作主题分类讲解,还结合历年中考作文,给了作文范文及名师点评,可谓一场精彩的用典专场作文课。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独立阅读这套书,可以选择从低年级的典故开始,再逐步到高年级,或者直接按书本的编排顺序,孩子读起来也不会吃力;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作为故事读,了解历史故事、拓展文学素养,等到学到这篇课文,理解起来自然就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