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天!考生:题型相对创新,跨学科融合明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宁 崔文灿 孙唯 陈亮 秦小杰 朱嘉乐 实习生 龙名扬 张佳慧 邱晨希 罗钰涵 刘雅萱 陈艺铭 王樱淋

高考最后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是化学和地理,下午是思想政治和生物。记者兵分几路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心情都不错,整体而言,最后一天的考试科目难度适中,偶有未见过的题目,但考生们都全力以赴,尽力答题。

6月9日下午高考结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考生从容走出考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化学:题型相对创新,整体中规中矩

上午化学考试结束后,考生们普遍反映:今年化学考题难度适中,题型相对创新,整体中规中矩。

广州市第七中学一名考生表示,化学有机题部分往年有很多步骤,但今年仅用两步就得出结果。另一名考生则提到,刚看到有机题目时,吓了一跳,担心出题者会不会“整狠活”,但再一细看,发现难度并不大。“今年的化学题目是比较创新的”,一考生说,此次化学考试结合了生物蛋白酶反应、新型催化剂等跨学科、结合实际情境的内容,还在实验题目部分要求考生给出创新方案。此外,材料部分相对较长,考验考生拆解文字的功力。

一考生建议来年考试的学弟学妹:“化学计算占比确实比较多,建议大家更加注重计算。”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同学表示,化学的题型较为常规,前面的选择题主要看重知识的积累,也有出现他没有把握的选项,后面大题工业流程的题目可能稍微复杂一点,但最后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比较充足的。

地理:用化学元素考察地质,具有一定难度

广东广雅中学考点的徐同学和梁同学均表示,地理最后一道大题涉及化学方程式,对于两年没有接触过化学的文科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先回忆化学的内容,才能理解题目。

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点的钟同学则回忆,“考地质结构的时候涉及了化学方程式,这些知识点是自己的盲区,所以我只能把精力分配在其他题目上。”同一考点的邱同学也向记者反馈,这次地理考试比平常难一些,他表示:“选择题选序号的题型,不再是4个序号,而是有6个序号让你选,图表内容也会更多一些。大题我感觉整体自然类的偏多,所以也会相对难一点。”

天河外国语学校的李同学也说:“地理不愧是文科中的理科科目。”

思想政治:“新质生产力”成考点

6月9日下午,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点的邱同学告诉记者,政治大题花了他不少时间,“一开始做起来还行,但是做到大题会发现题量有点大,时间比较紧。”邱同学表示,哲学题型让他比较困惑,“它没有准确告诉你是哪种类型,而是让你自己写知识点,要根据材料进行分析。”他认为此次高考政治题,跟往年的形式相比有所创新。

广州市天河中学考点的王同学表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试卷中考了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同学也表示,新质生产力的题目很贴近时事热点。

广州市执信中学考点的李同学认为,今年的题目依然沿用了材料加分析的方式,但有一道题目在范围上较为宽泛,需要考生进行更发散的思考。“虽然这道题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这种出题方式有助于锻炼我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物:“大题很像语文阅读理解”

在万众期待下,最后压轴出场的生物考试圆满结束,这标志着2024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华附的曾同学告诉记者,今年生物考试题目较为新颖也比较复杂,“但时间非常紧迫,原本计划预留五分钟检查,但最后也没有剩余多少时间。并且有一道关于植物激素的实验探究类大题让我印象深刻,这道大题提问角度独特,回答要求也很新颖。题目中包含大量图表,考验学生快速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

6月9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考生家长为考生送上鲜花与拥抱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广州市天河中学考点的张同学表示,生物题目非常新,“后面大题的类型都没见过”。在同一考点的郑同学则表示,“大题真的很神奇,从来没有做过这种题型,但内容上还好,依然是常考的知识点。”

广州市执信中学考点的一位考生表示,生物的大题很像语文的阅读理解,在题目理解上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同一考点的于同学说:“这次生物考了很多基因遗传相关的题目,题型也比较突破常规,和平时练习的题目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