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乃直观的痕迹化,批注乃对美命名:在语文群的对话录


文龙老师,假如我说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登飞来峰》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审美,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你能说说吗?

朗读一方面是感知一种文本形式带来的韵律节奏之美。但朗读,对内容之美也是有感知的,只不过这种感知是整体、综合一一朦胧的。书写初步感知是学生合书回忆文本内容的综合整体之美。这种书写他实质上是想对这种内容之美进行命名。当然,这种命名多数是不到位的,不准确的,但这个命名行为,在课程论上是有意义的。


单就“书写感知”而言,我把它说成是一种对美的初步命名。说体认,宽泛了,容易误解。

文龙老师,我们在课堂初步朗读操作中,为什么要让学生读之后,把书合上写整体感知,而不是打开书看着写整体感知呢?

对。合上书写出来的才是整体感知,翻开书看,写出来的可能是所读文本的局部的信息一一连感知都算不上。

看了一下王清的巜初中语文小说文本的非构思解读》。是论文,不是课程。该书,对让人去了解非构思学术有意义。一线教师读后,若直接移用书中的分析,会导致课堂的灌输。因为,这书没有关注学生可以做什么、怎么去做。

论文、著书到课程还有远距离,若非裂变,个人也许终生无法弥合。就如,我虽05年写了《作文思维》一书,但若不是12年看马老亲自上作文课,我可能终生都不会把我写的书的知识课程化。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干国祥鄙视论文是他高傲而不算狂妄。


一线老师的阅读课的最大的问题是,以阅读检测代替了阅读过程,也就是说,他们不做阅读检测、不提问不让学生答问,他们就不知道站在课堂上做什么。成都名校那些网课老教师是这样上的课。刚出来的名校的文学博士生也是这样上的课。

即使,新教育的那些先锋语文教师,他们也是迷恋所谓的课堂对话,用问答解决阅读的课程化过程化。在文本阅读的现代阅读课堂上,他们照搬了孔子的师生问答法,还有苏格拉底的对话方法。但是,他们不知道孔子或苏格拉底的问答对话,不是在上阅读课。而我们的是,有课本为阅读内容的阅读课堂。

不仅仅是公开课,就是平常的课,他们也是。甚至,连热闹都没有。

文龙老师,以《登飞来峰》为例,我们让学生对诗句画线关键词或重心词语,并加括号写理解批注。你说这两个动作(画线与批注)与审美有何关系?


画线一一在诗句里画出关键词或重心词或重点词,这种行为就是阅读者,对文本进行的审美直观。画线之线,把这种直观的内在行为,作了痕迹化、留痕化的外化展现。这种直观留痕化,便于阅读者确认美之所在(当然可能出错),同时,也便于教师观察他们的阅读参与度(真实性)。

批注,是对诗文中直观到的美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