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童年时,我的行动没有受到约束,想象力也没有受到约束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在问我,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感到棘手。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对我说,自己的个性比较强势,而老公相对来说比较内向,属于虎妈猫爸的家庭。这位母亲很担心这会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受到影响,变成网上说的没有主见的妈宝男。

我个人觉得,父母的性格无法改变,但家庭教育氛围是可以自主营造的。比方说我刚刚读的360创始人周鸿祎的童年故事。

出生在1970年的周鸿祎,正处在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匮乏的年代。周鸿祎童年时候很瘦,在小孩打架拼命发育的时候,周鸿祎没有成为孩子王的可能了。但这并不妨碍周鸿祎寻找童年的快乐。

在当时周鸿祎出生的河南大院,小孩们根本没见过泡泡糖这种新奇的玩意。周鸿祎自嘲道,他

现代的小孩很难想象了,那个年代小孩见到一样让人口水直流的新鲜玩意,是会自己动手去做的。当时就有一个小朋友发明了泡泡糖自制版:拿一块面在盆里揉洗,等揉到只剩面筋的时候,往面筋里面加点牙膏就行了。周鸿祎得到真传,回家依法炮制,果真如此,大院里旋即出现一股洗面潮。

周鸿祎的童年故事还有这么两个:一个是小时候看爆米花的人,爆爆米花的过程才是让小孩们兴奋的点,吃爆米花倒是其次。每当爆米花人来到大院,问父母要五分钱,端着一碗米排队等着爆,现在的小孩应该会嗤之以鼻,毕竟看一个黑炉子哪有打王者荣耀有意思,但我们这些小时候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人来说,这可是真的童年回忆。

另外一个是周鸿祎和小伙伴们自制的电影。说是自制电影,其实就是孩子们在玻璃片上用墨水画上图案,用手电筒映射到幕布上。手动换玻璃片翻页,算是人类早期PPT,和PPT解说员。这帮孩子还想过买票,但因为实在条件太简陋,没人应援而作罢。

说回到周鸿祎自己身上,他小时候就因为物质世界的匮乏而练就了不俗的动手能力。比方说,周鸿祎可以自己制作玩具车,长大一点后可以修理一些小家电。周鸿祎对自己的评价是:“我对动手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作过,和小时候经常做手工不无关系。

总之,正如周鸿祎所说,在童年,他的行动和想象力都没有受到约束。我认为这是一种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自由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更有自信,更加大方,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很多家庭管制过于严格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大多数都失掉了自信。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失掉自信,失掉自由,恐怕是对其未来损害最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