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未来,是人与智能共同成长——专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伟

2025年07月05日09:10:12 教育 4079
教育的未来,是人与智能共同成长——专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伟

新华网客户端 · 7月4日 17:05

教育的未来,是人与智能共同成长——专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伟 - 天天要闻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

新华网哈密7月4日电(曹素妨)在新疆哈密广袤的雅丹地貌中,一场关于“未来之问”的探索正在进行。第四期“新物种”野外科考研修营汇聚了计算机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工程院士等多学科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实验室主任刘伟亦受邀担任导师之一。


此次“新物种”研修营不仅是一次融合科学考察、教育实验与跨界交流的野外实践,更是对“未来教育图景”的生动演练。刘伟提出的“新教育、新智能、新文明、新物种”四重概念,在科考中获得具体印证,也由此打开了理解时代变革的全新视角。


新教育:从知识传授到能力生成


“新教育的核心,不再是知识传授,而是激发人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感知。”刘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教育的形态与任务正发生深刻变化。他强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软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人类区别于机器、保持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在本次研修营中,刘伟通过人机协作任务、数据感知实验、虚拟地貌建模等环节,引导营员打破传统分科壁垒,将工程、认知、艺术、自然科学融为一体。“只有通过跨界协同和真实问题驱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他表示。


新智能:重构教学场域与认知方式


“生成式ai的加入,也让研修营的学习模式大为不同。”刘伟介绍道,在实验教学中,ai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角度问题分析和决策建议,还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路径,提升科研表达能力。他认为,未来的教学是师、机、生的共创结构,是一个虚实融合、个性伴随的学习生态系统。


这背后,是“新智能”所驱动的技术革命。刘伟指出,人工智能不仅赋能教育内容生成、过程监控、资源匹配等方面,更以知识图谱、深度模型等方式构建起一种新的“知识基础设施”,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他以医学教学为例解释“学生可通过虚拟手术模拟系统,在零风险环境下开展高精度的技能训练,从而显著提升临床判断与操作能力。”


新文明:从工业逻辑到信息文明


谈及“信息文明”,刘伟认为其本质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基础上的社会整体跃迁。从以物质制造为主的工业文明,走向以知识和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文明,将是未来几十年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转型。而如何直面,正是这场转型的最前沿阵地。


他提出,信息文明将重构社会方方面面的制度安排、内容组织、各类关系。以教育为例,平台型教育资源、个性化学习路径、全球知识整合、实时反馈机制,将逐步替代工业时代的“班级制”“标准化课纲”与“一刀切评估”。“这不仅是工具层面的变化,更是认知范式的切换。”刘伟说。


在国际视野下,刘伟倡导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与各国携手共享数字文明红利。他表示,“信息文明时代,中国要在ai赋能千行百业中走出中国特色路径,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和国际影响力平台。”


新物种:文明融合下的未来样态


而“新物种”这一概念,在刘伟看来,并非单指某一生物实体,更是多重力量融合背景下出现的文明新形态。他说:“新教育提供人才与方法论,新智能提供工具与逻辑,新文明提供价值观与社会结构,而新物种则是这一切交汇下的产物。”


“在戈壁中行走、在无人区采集、在雅丹地貌上构建思维模型,这本身就是一次未来文明的演练。”他感慨道,“‘新物种’不只是科学实验营,它是一种文明样态的预演。”


回答未来之问的教育实践


刘伟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只是适应时代的工具,而是塑造时代的主体。教育场域中的智能应用面临一种隐忧:当智能设备成为知识的“自动贩卖机”,当数据算法替代了教师的个性化引导,当虚拟交互消解了真实的情感联结,过度依赖技术与工具的教育实践,实则会将鲜活的生命异化为“数字原住民”的机械载体——他们熟练操作各种应用,却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能快速获取海量信息,却慢慢丢失了价值判断的坐标;他们适应着技术设定的规则,却在不知不觉中让渡了主体性的尊严。真正的教育,恰恰要在技术与人文的张力中锚定方向,既要善用工具拓展认知边界,更要守护心灵的完整性,让每个受教育者既能驾驭时代的工具,更能成为定义时代的主人。刘伟表示:“真正的未来教育,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人类与智能共同成长的节点。”


教育的未来,是人与智能共同成长——专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伟 - 天天要闻“星空对谈”现场


在科考营的“星空对谈”环节,刘伟意味深长地表示,只有不断探索人与技术的边界,才能回答“未来之问”的真正命题。(旻宏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刘胜男 向思敏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举办中高职思政课协作共建活动 - 天天要闻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举办中高职思政课协作共建活动

7月3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在科技楼VR实训室启动“思政课协作共建”活动,以“同频共振思政课,一体共育栋梁材”为主题,搭建中高职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平台。学校党委副书记商灵默、潍坊商业学校纪委书记范守才及双方思政课教师代表齐聚
@高考考生 你的录取通知书正在路上,收到后注意检查这几点 - 天天要闻

@高考考生 你的录取通知书正在路上,收到后注意检查这几点

@高考考生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已在路上!7月3日起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EMS邮件查询通道正式开通!亲爱的同学快来看看你的通知书到哪里了?录取通知书物流这里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输入准考证号或录取通知书快递单号就能一键查询
@高考考生 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已在路上 请注意查收和检查 - 天天要闻

@高考考生 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已在路上 请注意查收和检查

@高考考生你的录取通知书可能已在路上!7月3日起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EMS邮件查询通道正式开通!亲爱的同学快来看看你的通知书到哪里了? 录取通知书物流这里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输入准考证号或录取通知书快递单号就能一键查询你的通知书的物流信息 小心!别收了假的录取通知书随着录取通知书陆...
“苏超”进考题了!数学题量大!今年南外面测填空题居多 - 天天要闻

“苏超”进考题了!数学题量大!今年南外面测填空题居多

7月5日,南京外国语学校语言能力测试今天举行。今年南外初中招生计划由去年的500人增至580人,全市报名参加南外语言测评人数4472人,继去年突破4000人后再创历史新高,所有报名学生均可直接获得测评资格,分三个场次进行。今年南外考试难不难
一中学生落入境外电诈园区,大半年后才获救,曾被要求背诵诈骗话术 - 天天要闻

一中学生落入境外电诈园区,大半年后才获救,曾被要求背诵诈骗话术

“尊敬的谢警官: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写下这封信,向您表达最诚挚的谢意……”近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寄到了广州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写信人是一位母亲,她的孩子曾深陷境外电诈园区,后在白云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谢彬的帮助下,最终平安回国。时间拨回到2024年9月,结束中考的小新(化名)在某社交平台上结识了一名...
2025年杭州中考中本一体录取结果公布 - 天天要闻

2025年杭州中考中本一体录取结果公布

2025年杭州市中考录取工作今日启动,首批进行的是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录取。杭州市教育局已公布各招生学校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各校相关专业录取分数线如下: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纺织技术与服务专业):投档分 606 分(面向杭州市区及除余杭、临平外的三区三县市计划招生 18 人),录取最高分 628 分(...
网传“2025年酉阳中考的录取分数线已经确定”系谣言 - 天天要闻

网传“2025年酉阳中考的录取分数线已经确定”系谣言

7月3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2025年酉阳中考的录取分数线已经确定”,引发关注。经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经向酉阳自治县教委核实,该信息为不实信息。网传信息中,酉阳一中、酉阳二中、酉阳三中的录取分数线是2022年的,酉阳四中和综合高中试点班的录取分数线是虚假信息。2025年酉阳普通高中录取工作将于2025年...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天天要闻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记者7月4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同时发布《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两个方面部署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