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位列其中。202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拟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成都航院”)为建校基础,申请设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办学体制为公办。

公示名单截图
该校创建于1965年“三线建设”时期,是原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直属的10所航空院校中唯一布局西南的学校,曾为我国航空装备研制和国防工业培养大批人才,包括歼-20、翼龙无人机等项目的技术骨干。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三线基因铸就航空摇篮
曾培养院士领衔的航空人才
生于“三线”、源自航空,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身上最鲜明的烙印。
1964年10月,原第三机械工业部(即航空工业部)决定在成都建立一所学校,就近为成都的132厂(现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420厂(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大型航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1980年学校更名为成都航空工业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首批设立的14所高职院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学校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精品资源在线课程13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7项,国家级赛项奖项64项,学生连续5年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国际超轻复合材料竞赛(SAMPE),夺得全球总冠军4次、亚军1次;长期承担成飞集团、成发集团的技术外包业务,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近5年,累计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85项、实用新型专利1368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5项。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还为歼-20、翼龙无人机等航空装备的研制生产和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小刚、中航工业特级专家汤立民、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李玲钰、“探月工程优秀个人”孟庆微、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全国技术能手白强等杰出校友。
2010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至龙泉驿校区,2020年,与新都区签署协议合作共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都航空产教园。现有龙泉驿、新都(在建)两个校区,占地约16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3.74万平方米,在校生9600余人。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学校下设9个二级学院,开办30余个专业。其中,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分别入选国、省“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入选省级“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
学校与新都区共建的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都航空产教园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今年8月完工交付、9月满足学生入住条件。新都校区占地面积约800亩,规划建设包括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航空维修工程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等教学、科研、生产、生活条件及配套设施,重点聚焦航空装备制造、无人机应用和航空维修等领域人才培养,可容纳在校生1万余名。

新都校区效果图
就业率达96%以上
2025年招生人数再创新高
从就业上看,据学校官方统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为中航工业集团和中国航发集团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最多的高职院校。近年来,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航空、军工单位和部队就业占比高达50%以上。
招生方面,学校2025年招生总计划7600人,为历史最多。
在招生方式上,学校通过高考统招、单独招生的方式进行,其中高考统招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高考专科提前批、专科批招生(四川省面向普高、中职毕业生,外省只面向普高毕业生);单独招生面向四川省普高和中职毕业生招生,报名时间2025年1月,考试、录取时间为2025年3~4月,当前已经结束。
学校招生类型为普通专科(面向全国各省普高生)、对口招生(面向四川省中职考生)以及定向军士生(面向全国20余个省份普高考生,在专科提前批录取)。
其中普通专科报考条件为已取得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资格的考生(四川为普高或中职毕业生,外省需为普高毕业生)。
定向军士生报考条件为参加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0周岁,男性,未婚,政治和身体条件按照兵役机关有关规定执行。在高考统招专科提前批录取(即四川省单独招生不能报考定向军士)。
专家解读:
深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
助力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全面发展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成都则是国内同时具备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三大城市之一。2023年,成都航空制造产业集群的总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形成了从整机到发动机、大部件、航空电子、地面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截至2024年,成都航空航天产业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成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过1500家,在无人机领域,成都已成为全国领先的研发与出口基地。
目前,成都已吸引中国航发航空、海特高新、中航无人机、中电科29所、国星宇航等产业链核心企业扎根发展,并成功引进多个产业链关键项目。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航空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所以航空人才就要提前储备。”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此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后,可以与民航学院的学科优势互补,让学校的学科设置跨度更广,再依托天府机场,把天府新区变成一个航空大学城、一个临空经济聚集区,同时在学校周边布局相关领域的产业集群,更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他提到,未来要通过政策支持,促进教育、产业协同发展,包括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建设及为高端人才提供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拉动整个航空人才的培养生态,实现航空产业的全面繁荣。特别是依托“双机场”枢纽优势、完备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他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加入成都航空航天的“朋友圈”。
文 吕文豪 章玲 综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院招生就业处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