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2025年05月13日08:30:17 教育 5648

当校长的最怕啥?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到达顶点还不自知!


这6个校长开始“摆烂”的征兆,但凡占一条,就得赶紧醒醒了——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啥都自己说了算

听不进老师意见


有的校长把自己当“一言堂”老大:


• 改教学模式,不跟老师商量,直接宣布“以后全用小组合作,每节课必须讨论10分钟”,根本不管有的班级学生基础差,讨论变成闲聊;


• 安排工作全凭个人喜好:“王老师擅长写材料?那课题申报、迎检报告全交给他,年轻人多锻炼!” 却不管人家已经带两个毕业班,累得直犯晕。


结果是老师心里不服气,表面应付,私下吐槽:“校长拍脑袋决定,我们拍屁股走人”。


曾有校长强行推行“无纸化作业”,但学校网络差、老教师不会用平板,最后不了了之,浪费时间又伤士气。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动不动就发脾气

把学校搞成“高压区”


这类校长就像“行走的火药桶”:


• 学生运动会摔倒,不分青红皂白把体育老师骂一顿:“你怎么组织的?出了事你负责!” 却不知道老师提前检查过场地,是学生自己没注意台阶;


• 开会时逮着一点小事就开批斗会:“某班卫生扣分了,班主任干什么吃的?不想干就滚!” 把老师说得抬不起头。


结果是老师每天提心吊胆,备课先想“校长会不会挑刺”,学生看见校长绕道走。


某小学就因为校长脾气差,一年内有5位老师申请调岗,家长也说“老师都没笑脸,学校氛围太压抑”。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死守老一套,

拒绝任何新东西


有的校长把“传统”当借口,拒绝改变:


• 老师提议“用短视频讲历史”,他皱眉:“我们当年靠背书照样考高分,搞这些花架子没用!”


• 上级推荐“课后服务可以开编程课”,他摇头:“学生连数学都学不好,学编程浪费时间!”


我熟悉的某中学,一直用“填鸭式教学”,老师想尝试项目化学习,校长不许:“考分最重要,别折腾!” 结果学生中考成绩还行,但到了高中,动手能力、思维活跃度明显不如其他学校,家长怨声载道。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有点成绩就知足

再也不学习进步


这类校长常挂嘴边的话是:


• “我们学校在片区排名前三,够用了!”


• “我当校长10年了,什么没见过?听我的没错!”


这样的校长从不参加培训,不看教育类书籍,连家长微信群都让副校长代管。


我认识的某校长听说隔壁学校搞“阅读存折”活动,学生阅读量翻倍,他却不屑一顾:“我们每天布置3篇阅读理解,效果一样好。” 结果自己学校学生作文平均分越来越低,才发现人家通过“存折积分兑换奖励”,激发了自主阅读兴趣。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沉迷形式主义

把教育当“面子工程”


这类校长的日常是:重表面、轻实效,把精力全花在“拍照打卡”上。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校长:


•要求老师每周交3篇教学反思,每篇不少于2000字,还要配手写书法标题,结果老师熬夜抄模板,没时间研究学情;


•搞“校园文化评比”,让学生用彩纸折千纸鹤装饰教室,一节课下来没学到知识,却累得手指发麻;


•迎接检查时,临时让学生排练“虚假社团”,检查团一走,社团活动立刻停摆。


我有次去某小学,发现学校为了“创建文明校园”,让老师每天花1小时打扫走廊瓷砖缝,结果学生作业批改不认真,家长发现错题连改3遍还是错,愤怒投诉:“学校净搞虚的,能不能多花点心思在教学上?”


难怪经常有老师吐槽:“教案写得比论文漂亮,不如多听两节课;台账做得比字典厚,不如解决一次食堂卫生问题。”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只把老师当“工具人”

不管死活


这类校长的管理逻辑是:任务必须完成,过程我不管;老师有困难?别耽误工作!


• 我在学校调研究时就发现过这样的校长:


老师父亲住院申请调课,他皱眉:“你走了谁上课?找其他老师顶一下,反正就一周。” 却不管那位老师已经连续熬夜照顾病人;


年轻老师怀孕6个月,还被要求“初三毕业班缺人,你辛苦一下兼班主任”,理由是“年轻人要多担当”;


评职称时,承诺给骨干教师“优先考虑”,结果名额全给了“关系户”,理由是“他们资历更老”。


某中学3年内有8位骨干教师离职,临走前留下一句话:“在这儿干,累的是身子,凉的是心。” 剩下的老师也“躺平”,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何必拼命?


因此说,校长把老师当“机器”,老师就会把工作当“差事”——你不关心他们的死活,他们就不会关心学生的未来。


当校长的,记住这6句话:


  1. 决策前多问老师“行不行”,少问自己“想不想”;


2. 发脾气前先忍3分钟,想想“如果我是老师会怎么想”;


3. 每年至少学1个新技能,别让自己变成“老古董”;


4. 成绩再好也要找“不足”,比如“我们的学生创造力够吗”;


5. 少搞“花架子”,多问“这对学生有啥用”;


6. 老师家里有困难时,帮一把比下命令更管用。


最后说句扎心的:


教育这事儿,最怕“差不多就行”,因为“差不多”最后都会变成“差很多”。


校长是学校的“主心骨”,你的每个决定都关系着成百上千个孩子的成长。


有负面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在走下坡路,却以为自己在“稳步前进”。


教育是良心活儿,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才能让学校越来越好。


你遇到过这样的校长吗?

或者有没有遇到过一直进步

让人佩服的校长?

欢迎留言聊聊

让更多教育者看到该避开的坑~




—  end  —


来源 | 郭务强教坛漫拾

作者 | 郭务强

统筹 | 周彩丽 

校对 | 齐丽涛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山西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开展《弟子规》专题培训活动 - 天天要闻

山西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开展《弟子规》专题培训活动

5月7日,山西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邀请国学讲师李东,以河东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开展了一场《弟子规》专题培训活动,通过将经典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员工职业素养及家庭伦理教育相结合,助力团队凝聚力与人文素养双提升。图为该公司员工与李东就培训内容互动交流。 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来源:运城日报】 ...
上戏招生办回应黄晓明金世佳进复试:他们还需加试3科笔试,规则显示单科低于60分不录取 - 天天要闻

上戏招生办回应黄晓明金世佳进复试:他们还需加试3科笔试,规则显示单科低于60分不录取

近日,演员@黄晓明 、@金世佳 向上海戏剧学院申请读博的消息在网络发酵。5月12日,上戏发布的名单显示,两人报的是“申请-考核制博士”,均通过了初试进入复试。 上戏招生办老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复试阶段设有笔试环节,首先据招生简章,所有进入复试考生要参加“专业知识考核”笔试。记者注意到,黄晓明、金世佳是以同等...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答案 - 天天要闻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答案

5月1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以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其中《使用指南》提出,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使用指南》紧密围绕生成式...
别人家的课间!“校园好声音”组团唱红歌 - 天天要闻

别人家的课间!“校园好声音”组团唱红歌

“红歌小舞台,有梦你就来!”在玉溪聂耳小学,课间15分钟的音乐展演正成为美育新课堂。孩子们通过传唱红色经典,在歌声中感悟家国情怀,让思政教育“声”入人心。 5月9日清晨,随着第一个课间铃声响起,玉溪聂耳小学的“红歌小舞台”课间活动如期开演,两位小歌手手持话筒,以《中华少年》《在歌声中成长》两首歌曲点燃了围...
各地专家在沪研讨“双一流”高校如何破解改革难题 - 天天要闻

各地专家在沪研讨“双一流”高校如何破解改革难题

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强国之路与‘双一流’建设模式创新研讨会”日前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双一流”建设模式创新、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研讨会...
闹心!笔试第二第三因为分差太大放弃面试,而面试第一名被刷 - 天天要闻

闹心!笔试第二第三因为分差太大放弃面试,而面试第一名被刷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战场上,某职位的笔试成绩公布后,第二和第三名的考生望着与第一名之间那犹如鸿沟般的分差,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毫不犹豫地直接放弃了后续的面试。在那肃穆的候考室里,电子屏醒目地显示着第一名考生的最终成绩,那一刻,整个考场仿佛被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当校长的最怕啥?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到达顶点还不自知!这6个校长开始“摆烂”的征兆,但凡占一条,就得赶紧醒醒了——啥都自己说了算听不进老师意见有的校长把自己当“一言堂”老大:• 改教学模式,不跟老师商量,直接宣布“以后全用小组合作,每节课必须讨论10分钟”,根本不管有的班级学生基础差,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