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2025年03月26日18:33:07 教育 1760

在大多数人眼中,公务员已经是普通人所能追求的最稳定最舒服的工作了,所以即便考试难度大,每年仍旧有数以万计的人前仆后继。

然而香港这位公务员,拿着一月60000块的薪水却不满足,执意辞掉工作带家人移民英国。

本以为这样就能让自己过上“人上人”的自由生活,谁知到了那边既没有体面的工作,更没有稳定的高薪,每天只能靠去给人当园丁勉强糊口。

而他这么做,仅仅是为了一个人......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放弃高薪转战英国

阿乐他曾是香港一名公务员,月薪近6万港元,日子过得安稳又体面。在香港,这样的工作是无数年轻人挤破头都想抢到的金饭碗。

可阿乐却放下了这一切,带着妻子和女儿,背井离乡去了英国。

他相信那里的教育更自由,能给女儿一个没有竞争压力的未来。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做出这个决定时,他和妻子商量了很久。

妻子一开始并不情愿,毕竟在香港,他们是收入前10%的家庭,生活无忧。可为了女儿,他们还是咬牙迈出了这一步。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阿乐望着窗外越来越远的香港,心里五味杂陈。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他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卖掉了家产,收拾好行李,满心期待地奔向新生活。可到了英国,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泼下来。

伦敦的阴雨天气倒还能忍,但当地人那种礼貌却疏远的眼神,让他第一次感觉到“融入”有多难。

邻居见面会点头微笑,却从不会邀请他们去社区聚会。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女儿在学校被同学问“为什么你的英语有口音”,回家后躲在房间哭了一整晚。

阿乐投了几十份简历,连超市理货员的面试都没捞到。

香港的积蓄一天天变少,他开始精打细算,买临期食品,用二手家具,连网上的娱乐订阅都取消了。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妻子有时会偷偷联系香港的朋友,问问回去还能不能找到工作。

阿乐则常常失眠,盯着天花板想,如果女儿将来埋怨他这个选择,他该怎么回答。

后来他偶然加入了一个线上禅修群,里面有800多个华人,来自世界各地,大家聊着相似的困境:找不到工作,被冷眼对待,想念家乡的味道。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有人说自己在养老院擦桌子,时薪只有8英镑,可为了房租也得干。听着这些故事,阿乐心里稍微好受了些,原来这种苦不是他一个人在扛。

有一天他路过邻居家,看到花园里杂草丛生,垃圾堆了一地。他敲开邻居的门,提出免费帮忙打理。

邻居高兴得不得了,毕竟在英国请人修花园花销不小。阿乐带着女儿一起干了一天,把杂草拔干净,灌木修整得整整齐齐。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邻居看着焕然一新的花园,塞给他20英镑表示感谢,那一刻阿乐心里燃起了一点久违的希望。

之后他就开始帮其他邻居修花园,渐渐地,社区里传开了“有个香港人很会弄花园”的名声。

可有趣的是,真正愿意掏钱雇他的,不是那些英国邻居,而是华人同胞。

一位开中餐馆的老板找到他,说后院交给他随便开价。阿乐苦笑着想,在异乡,最懂他的还是这些漂泊的“自己人”,但其实阿乐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外面的月亮圆吗?

47岁的香港教师阿充在香港教了20年书,移民英国后却只能去工地扛水泥。

时薪15英镑,比香港补习老师赚得多,可他偶尔刷朋友圈,看到老同事升了副校长,还带学生去牛津交流,心里不是滋味。

还有菲奥娜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移民,丈夫送外卖被骂,妻子在姜饼厂流水线上干活。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曾经周末带孩子去香港迪士尼的日子没了,现在连买一盒草莓都要犹豫三天。

夫妻俩为钱吵架,甚至跑去离婚咨询所。这些故事像一把刀,划开了移民滤镜下的真相:语言不通,资历不认,体面成了遥不可及的东西。

有人说70%的香港移民三年内职业降级,医生开出租车,律师扫厕所,早不是新鲜事。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而网上也有不少香港人吐苦水,有人在Threads上写,自己来英国是想摆脱恐惧,可没想到每天担心车被偷、手机被抢,比在香港还害怕。

评论区一片共鸣,有人说在伦敦唐人街丢过钱包,有人说物价高税收重,日子像是为了活着而不是生活。

当然也有人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在街上随便打电话三年没事,甚至丢了钱包还有人归还。可这些“幸运”的声音,在大多数人的挣扎面前,显得有些单薄。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有时候阿乐也想过回香港,可这条路不好走。公务员的职位不可能再回去,早就被新人顶了。

就算回得去,高屋价和女儿学业的断层,也是迈不过去的坎。他常跟人说,移民就像买了张单程票,上车时以为前面是天堂,可没人告诉你中途下不了车。

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沉默了很久,说这就像跳出一列飞驰的火车,却发现前面没轨道也没站台。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不少移民“黄丝”近来纷纷上网大吐苦水》

新民晚报《“黄丝”从香港跑路后,什么感觉?》

https://www.douyin.com/video/7116057449550843172?modeFrom=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月薪59000的80后香港公务员,带家人移民英国,没工作只能当园丁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