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成为最受欢迎科室,无夜班、早八晚五!首所康复大学来了

2024年05月17日10:35:09 教育 1240

国家首次批设康复大学

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所

康复学科备受重视!

近期,有关“康复科”的新闻上了热搜,成为了医护人员讨论的热门话题。

5月15日,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公告,拟同意设置康复大学等24所本科学校,并予以公示。

康复科成为最受欢迎科室,无夜班、早八晚五!首所康复大学来了 - 天天要闻

其中,这个康复大学可太引人眼球了,这是之前从没有听说过的大学名称,系我国乃至全球首个康复大学,意义重大。

正如你所想的那样,康复大学肯定和康复科有莫大的关系。

据了解,康复大学(University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Sciences)简称“康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校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其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中央部委机构组建,是山东省主办的一所以研究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国家级大学。

康复大学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坚持学科交叉,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以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健康”学科专业体系,旨在示范引领中国康复学科的发展。

学校官网显示,康复大学规划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1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规模5000人,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康复人才。一期校区占地1360亩,一期建筑面积53.5万平米。

康复大学,一经设立就是作为国家级的重点大学,我们很好奇,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大学呢?国家为什么要选址在青岛而不是北京上海呢?

提起康复大学的设立,就不得不说到我们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山东人,那就是曾任中国残联主席,并以“残疾人作家”身份而知名的张海迪

早在10年前,彼时已任中国残联主席6年时间的张海迪,就提出了建立一所康复大学的设想。作为残疾人,她更能体会到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性。张海迪曾经说过,“虽然这些年来,一些大学设立了康复专业,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还要建立更规范、高标准的康复学科,加快培养更多人才、引领康复事业向着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去发展,使更多残疾人解脱痛苦,恢复功能,为他们融合社会创造条件。”

于是,2015年,中国残联正式提出建设康复大学,此后,这一想法先后获得青岛市、山东省的积极响应。

2016年3月17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建设康复大学,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写入规划。

2016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建设康复大学,加快康复高等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被列为36项重点任务分工之一。

2017年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将“建设康复大学”作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措施之一。

2019年3月9日,经中国残联、山东省多次商议、研究和筹划,正式确定康复大学落户山东青岛。2019年6月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康复大学筹建。

2020年3月,校区正式建设开工。据介绍,由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高端设计。

2021年3月12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建成康复大学”被写入规划。

2021年3月17日,康复大学(筹)建设推进会在青岛举行。康复大学筹建的多年间,张海迪不仅数次在公开场合为其发声、呼吁,更是多次来到青岛,实地调研康复大学建设情况。张海迪曾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康复大学的建设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纳入了‘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一所大学连续两次纳入国家规划,这很少见。

2023年9月1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根据公示,康复大学(筹)申报了康复工程运动康复康复作业治疗3个本科专业,学校办学基本类型为公办地方院校,主管部门显示为“山东省”,首次举办本科教育年份确定在2024年。

康复科成为最受欢迎科室,无夜班、早八晚五!首所康复大学来了 - 天天要闻

从筹建到正式落地,康复大学历经10年,终于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业内专家表示:“设立康复大学意义重大,不只是为残疾人服务,更多地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有了康复大学支持康复学科,未来一定能更好地服务老年人口。”

康复科成今年最受欢迎的科室

无夜班、早八晚五,干净又轻松

随着国家对康复科的支持,以及凭借着康复科自身的特点,康复科俨然成为了医院最受欢迎的科室,它真的太火了,这令人惊讶。

就在今年春招结束后,《2024 医疗春招报告》也顺利出炉,该报告分析了 11 万+个岗位、63 万+用户的投递选择,并收集了 4546 份求职者反馈的真实问卷。

在“最受欢迎科室”的投票中,康复科一马当先,从去年的第二名跃升为第一名,成为了医护最想去的科室。

其实,这一结果一点都不意外,在实施了 DRG 和药品零加成后,传统的高耗材、高费用的科室收入优势减小了,反而康复科这种人力成本高、干净清闲、下班准时无夜班的科室更吃香了。脱离了耗材药品带来的加成后,在绩效的计算上,康复科计入绩效的项目也更多了。

不得不说,康复科是在悄无声息中迎来了职业发展的风口。

康复医学发展了40年,作为四大医学之一(其他三个是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早已不仅仅是应用于治病,在人体保健、老年康养、机能恢复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个科室服务的病种非常多,有神经康复(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骨科康复(如骨折)、言语康复(如智力障碍)、认知康复(如注意力障碍)、产后康复老年病等,如此多的需求也决定了康复医学科的治疗技术会有很多,有人力物理治疗与机器辅助治疗,包括了针灸、磁疗、刮痧红外线、蜡疗等。

其实,只要是有功能障碍疾病的,都能看康复科,虽然康复科无法让你恢复如初,但它能让你活得有质量。比如脊柱神经损伤,专科可能只能让人坐上轮椅,康复治疗也许不能让患者健步如飞,但起码能让患者站起来。

基于此,国家真的很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发展,早在 2021 年,国家卫健委在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加强民众对于康复治疗的概念认知,促进国民健康。

多个加强,国家对康复医学科的重视可见一斑。

目前,多数医院开设的康复科还属于小科室,虽然规模有限,但门诊量充足,属于“事少钱多”的不错选择。由于多数医院的康复科病房少或者没有病房,所以只有白班没有夜班,双休都很常见

在一些大型三甲医院,康复科发展迅猛,因此设有病房,但目前大部分有病房的康复科夜班都相对轻松,因为收治的都是病情平稳的患者,医护可放心睡觉,基本不会被打扰。

在康复医学科工作多年的一名北京医生就如此表示:“大部分单位康复科的收入低于临床科室,不过不上夜班、准时下班,还能双休,这是很多同行想去的原因。康复科工资也不低,最起码工作几年后能有1万+的月薪,在大城市的三甲,不少月薪都在 1.5 万以上。不过需注意,康复科的轻松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患者是做理疗,那就相对轻松些;但如果是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就会比较辛苦,比如帮助患者抬肢体一抬就是几十分钟,能把医师累的够呛。

康复科成为最受欢迎科室,无夜班、早八晚五!首所康复大学来了 - 天天要闻

近3亿人需要康复治疗

年轻人开始喜欢去康复科调养

无疑,康复科的前景是非常好的。一个科室想要长期发展下去,病源是永恒的问题。据报道,我国存在康复需求的潜在人群数量近3亿,除了人群需求量大,国家政策对康复科的支持也比较大,这个科室未来是个潜力股。

近期,随着养生和减肥话题的爆火,年轻人开始喜欢去康复科接受各种治疗。

在上海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门诊诊室里,康复科科长冯媛媛(化名)就笑着分享了他们的新变化。

她表示:“和很多社区医院不同的一点是,我们医院周边商务楼宇林立,因此来我们康复科的除了附近居民,还有不少上班族白领。除了帮助他们缓解腰痛、肩颈痛等亚健康的问题,我们还想通过一系列的特色门诊让他们知道,社区医院的康复科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就在今年上半年,该社区医院的减重门诊正式开诊,晚间时段的康复中心大厅挤满了刷着医保卡来运动减肥的年轻人。康复治疗师葛医生说,减重门诊是通过中医体质调理与西医康复运动的结合,达到科学减重的目的,因此会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非常受年轻人的喜欢。

康复科成为最受欢迎科室,无夜班、早八晚五!首所康复大学来了 - 天天要闻

除了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医院康复科也挤满了年轻人。

在杭州的一家二甲医院,康复科物理因子治疗室里人头攒动,来往人员络绎不绝。

有很多上班族正趁着中午休息时间来做理疗,他们来康复科的目的是希望工作之余抽空解决一下困扰已久的职业病。还有年轻的妈妈从盆底肌治疗室走出来,她们来康复科是希望能做一下盆底肌评估和修复。

为了锻炼双手,曾经脑梗过的张先生来到康复科进行数字OT训练,他用双手控制手柄,调节方向、按键射击,成功击中屏幕中正在飞行的一只只鸟;为了锻炼双腿,他还需要进行PT训练。

总之,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来康复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治疗、调养方式。

对此现象,深圳某三甲医院康复科刘医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抱有很大信心,他说:“以前,人们对于康复中心的作用并没有很好的认知,以为距离自己很远,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运动中受伤了可以去康复中心,肩颈腰痛等职业病调理可以去康复中心,健康的人减肥可以去康复中心,甚至牙疼也可以去……康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个科室以后不会差的,它只会越来越火。

火了,康复科真的太火了,对于康复科的崛起,你有什么看法呢?

全文转自:梅斯医学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第一观察|读懂“七一”前夕集体学习中的高频词 - 天天要闻

第一观察|读懂“七一”前夕集体学习中的高频词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
发生在高考中的“轶闻趣事”集锦 - 天天要闻

发生在高考中的“轶闻趣事”集锦

#夏日生活打卡季#​#认证作者激励计划#​高考应该说是人生中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因为它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本来高考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又沉重的事情和话题,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当中,也不时会发生出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笔者这里关于高考中的“趣
48个班、2400个学位!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高中校区开建 - 天天要闻

48个班、2400个学位!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高中校区开建

7月1日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高中校区动工项目估算总投资约7亿元办学规模为48个高中班建成后将新增2400个高中学位计划2027年6月完工,秋季开学高中校区建成后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将成为新区第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高中校区(
“力行计划”启动!北大研究生赴粤澳一线开展产业实践 - 天天要闻

“力行计划”启动!北大研究生赴粤澳一线开展产业实践

7月1日,珠光集团携手北京大学2025年“力行计划”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澳门、横琴、珠海启动仪式在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据了解,北京大学2025年“力行计划”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北京大学开展校地合作、促进人才交流的重要
抖音回应“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成绩属实,未借此开展直播带货 - 天天要闻

抖音回应“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成绩属实,未借此开展直播带货

近期,“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事件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母女两人利用低分博眼球、蹭热度,为后续直播带货做铺垫。微博@抖音黑板报 2日晚发布通报称,当事人母亲及当事人女孩账号均未开展直播带货,未借炒作相关事件索取打赏。网传其家庭“刚有热度就开启密集直播带货”不实。 此前,河南一考生高考288分后获家人"温情"庆...
马骊出任南方医科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马骊出任南方医科大学校长

来源:央视网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6月28日消息,27日,该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阮健骢先生与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马骊教授共同见证了此次签约。该消息显示,马骊教授已任南方医科大学校长。另据一名权威人
中考泄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回应 - 天天要闻

中考泄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回应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日发布通报称,7月1日下午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东莞市某校冲刺考前强化训练试卷”,并反映与广东省中考数学科目试卷高度雷同,被疑泄露试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迅速成立调查
北大四千余学子本科毕业,年近八旬院士、校友舒德干现场送寄语 - 天天要闻

北大四千余学子本科毕业,年近八旬院士、校友舒德干现场送寄语

“祝哥哥姐姐们毕业快乐!”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内座无虚席,伴随着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表演和稚嫩的祝福,该校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也正式开启。记者获悉,今年北京大学共有4000余名本科生毕业。其中,596名本科生获得2025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同时,学校推荐179名本科生为2025年北...
北大校长寄语毕业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不辱时代使命 - 天天要闻

北大校长寄语毕业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不辱时代使命

北大毕业典礼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7月2日,北京大学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临别之际,北大校长龚旗煌叮嘱毕业生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大家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龚旗煌说,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大家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