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哥哥姐姐们毕业快乐!”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内座无虚席,伴随着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表演和稚嫩的祝福,该校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也正式开启。
记者获悉,今年北京大学共有4000余名本科生毕业。其中,596名本科生获得2025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同时,学校推荐179名本科生为2025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北京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龚旗煌也为学生们送上了临别寄语,他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大家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大家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守护和平与发展,促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迫切需要大家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为创新驱动发展、增进人类福祉而不懈努力,“期待你们在时代潮头自信自立自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时代前列。”
7月2日清晨,参加典礼的毕业生踏着写有“未来可期”字样的台阶走入典礼现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家长手捧鲜花迎孩子毕业,各院系学生高喊院系口号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红色的横幅在校园里拉起,邱德拔体育馆前的广场上已经立起了各种毕业合影装置,不少家长手持鲜花和身穿学位服的孩子一起拍照留念。
来自云南昆明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都是农民,但是孩子十分努力,从昆明考入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并且拿到了直博的机会,“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谈及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家长说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辛勤一份汗水,以后继续加油。”
毕业典礼现场,不少学生手持入场券在现场合影留念。陈同学向记者展示了入场券的特别设计,看似黑白色简约的北大西门剪影,拉出来就变成了彩色。“特别好看,学校十分用心。”即将毕业,陈同学表示很开心,对于生活了四年的燕园,会一直想念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我要回老家工作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回来。”
今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的入场券别出心裁。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历久弥新 史志不渝”“解析理想,求导人生,一号院系,砥砺前行”“格物路修远,一生物理人”……毕业典礼在各学院学生依次站起、喊出学院口号的时刻达到了高潮。
学生们在毕业典礼现场合影留念。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年近八旬的舒德干院士以自身经历激励学生
北京大学1964级古生物学专业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以校友身份现身毕业典礼。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北大校长龚旗煌曾以舒德干的故事为例,鼓励学生们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甘坐科研“冷板凳”,勇闯学术“无人区”。
在毕业典礼上,舒德干一上台就向学弟学妹们送上了祝贺。随后,舒德干回忆了自己1964年进入北大古生物专业求学的经历,“生物基础课特别开设了启迪思维的达尔文进化论课。”在课堂讨论中,舒德干和同学们不仅在达尔文改变人类自然观和世界观的科学进化论中得到启蒙,也逐渐了解到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留下的世纪谜题,并立志日后要通过实证研究破解这些难题。
此后,舒德干继续在国内外求学和交流访学,初心未改。寻找答案的路上,舒德干始终“咬住青山不放松”,在其看来,达文科学精神的灵魂,是大胆质疑,挑战传统,求精求实。
几十年来,舒德干始终“沿着达尔文的足迹前行”,一步也不敢懈怠,并在破解达尔文世纪悬案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研究成果中获得快乐的舒德干也希望学弟学妹们,既要学会合理享受日常多巴胺带来的各种短暂快感,更要追求靠艰辛付出而获得的内啡肽幸福感,因为后者更珍贵,更持久,更有价值。
最后,舒德干表示,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学生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顺心和不顺心的事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定力,弘扬北大精神,将家国情怀融入事业中的点点滴滴,将创新理想付诸攻坚克难的日常。”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