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父母,却教出了学渣女儿,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北大教授丁延庆现身说法,说出了令人心酸的答案。
六岁背完整本《新华字典》,从小被誉为神童的他,后来考上了北大,又去哥大深造,回国后被聘为北大教授,是名副其实的高知分子、成功人士,谁看了都要竖起大拇指。
后来他娶了同样毕业于北大的妻子,更是强强结合,风光无限。
人们都坚信,两人的爱情结晶一定同样是位学霸,日后考上清北不在话下。
然而丁延庆却遗憾地表示,他的女儿是一位实打实的学渣。几乎每一次给女儿辅导作业,他都会痛心疾首,然后怀疑人生。
甚至在采访中,丁延庆也毫不掩饰地说:“女儿比父母实在是差远了。”
其实,丁延庆和妻子也在不断努力,替女儿提高成绩,他们希望女儿能够逆天改命,像父母一样优秀。
没想到女儿的成绩非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原地踏步。
在多次努力无果后,女儿告诉父母:认命吧!
这样的结果,让丁延庆和妻子十分无奈。
在采访中,记者问丁延庆教授: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他语气低沉地说:“那没有办法,你必须接受。”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透露出的是他身为父母的不甘和无助,也在无形之中戳透了万千父母。
01:接受孩子的平庸,是人一生的课题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人这一辈子有三个境界,第一,接受父母的平庸;第二,接受自己的平庸;第三,接受儿女的平庸。
显然,北大教授丁延庆正在第三层。
他不甘心于女儿成绩太差,可又无可奈何,毕竟父母与孩子是相互独立的个体,优秀的父母未必会生出同样优秀的孩子。
就算他再着急,女儿也很难发展为他理想中的样子,只能无奈作罢。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一位网友吐槽,他和妻子的退休金就已经高达一万,但孩子如今却做着月薪3000的工作,前途渺茫。
还有人说,自己曾经是数学高考状元,可孩子的数学成绩只有17分。
就连在容貌和身材上也是如此,那些曾经惊艳了时光的明星,也频频被人诟病,其后代的颜值不尽如人意。
如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父母再优秀,也未必能生出同样的孩子。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就要接受孩子的平庸。
这并不是放弃培养孩子,而是接受现实,不再做无意义的努力。
正如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非要逼着儿子成为学霸,但儿子资质一般,始终达不到母亲的要求。
为此,田雨岚痛苦万分,儿子也觉得压力颇大,最后甚至患上了抑郁症,亲子关系一度破裂。
这必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
相比于拔苗助长,我们更应该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让他们沿着适当的轨道继续走下去。
当我们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庸,而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时,或许亲子关系会更为融洽,孩子们也能在父母的鼓励之下,开启全新的人生。
02: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混的都不如父母?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真的资质平凡,没有遗传到父母的优秀基因。
另一方面,父母太过优秀,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孩子缺少冲劲,也容易变得泯然众人。
如果孩子真的不适合学习,作为父母要放过孩子,也要放过自己。
不要为他们设立太高的要求,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势,往往更能为他们找到最适合的道路。
倘若孩子还有培养的潜能,就要适当改变教育计划。
为他们设立可供奋斗的目标,激发他们的能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成功不只有一种答案,相互尊重才是归宿
优秀的父母却培养出一般的孩子,这的确有悖颜面,但我们必须明白,成功从来不只有一种答案。
成绩好的人以后上了好大学,拥有光明的前途是一种成功,成绩不好的人若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能够奋斗一生,也未必不值得庆幸。
孩子能够赚到钱的确令人骄傲,若只有普通的工资,过着普通的日子,也不是一件坏事。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每个行业都需要人才,每一种生活都应该被尊重。
就像在某视频网站上,一位孩子问母亲:自己以后可以烤地瓜吗?
母亲的回答是: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那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这样的画面,多么温暖啊。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因材施教。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够优秀,而是我们忽略了他身上的闪光点,总是用世俗的标准去要求他。
非要逼着一个成绩一般的人拼命学习,对于他来说是痛苦的,对于父母也是浪费时间。
倒不如换种思路,尊重孩子对于人生的认知,帮助他们提前规划更为合适的道路。
恰恰是父母与孩子相互尊重,孩子才能获得足够的爱与呵护,并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后做出成绩来。
总之,成功的方法千千万万,不该局限于一种,成绩也只是衡量人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全部。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帮助孩子成长,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
当你的孩子的成绩也不够优秀时,希望父母也能够用平常心来看待。
首先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给孩子制造过度的精神压力,以免影响亲子关系。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结合时代的发展,为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如果孩子真的没有过硬的能力,父母也要提前为他们做好准备,比如多挣钱,给他们留足保障。
毕竟当今时代,拼孩子,也在拼父母。
最后,要学会满足。
如果你的孩子健康、快乐、孝顺、善良、有责任心,那么他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人,至于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必执着。
我们要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但不要过度要求孩子。
他有自己的使命,你有自己的人生,相互尊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