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只会否定孩子?陈小艺把这类父母演得入木三分

2024年01月23日13:55:04 教育 1939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戳了很多人的脊梁骨。

陈小艺这次演的赵老二,估计是全剧最不受待见的角色了,但这类中国式父母一抓一大把。他们只会否定孩子,打击孩子,这辈子不懂得鼓励和幽默的重要性。当然,这些传统式父母,他们的思维格局,与时代有关,他们的成长也是这样的,被他们那一代父母不断鞭打,不断威吓。他们也只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地把这份自以为是的威严,一代传一代。

中国式父母的悲哀就是严苛遵守着“我是为你好”的教条。

中国式父母只会否定孩子?陈小艺把这类父母演得入木三分 - 天天要闻

陈小艺演的老母亲,就是这样,在这个教条里走不出来,越陷越深。她把父母当成是一种权威,权力。

女儿靠自己能力考上北京的重点大学,靠着勤工俭学赚学费赚生活费,她没有任何鼓励,只有打压。

从小到大读书要管控,恋爱找工作更要撒下天罗地网,只能按照父母意愿来执行。

这样的家庭氛围是窒息的。

中国式父母只会否定孩子?陈小艺把这类父母演得入木三分 - 天天要闻

父母对待子女,不是管理,也不是管控,而是循序渐进,抓大放小地引导。

只要小孩不犯原则性错误,其他方面就是在挫折中自我成长。

时代也不同了。

现在的娃被各种鸡娃父母弄得从娘胎里就开始内卷了,落地听各种胎教音乐,落地后参加各种班。

然后就是分数赛道上各种厮杀。

分数的压力,很多都是父母额外施压的,因为这是父母的面子,父母的虚荣心、攀比心的重要数据。

更别说,这种虚荣心会泛滥成灾,成为整个大家庭的主旋律,爷爷奶奶要拿着炫耀,要去广场舞姐妹团里吆喝一下,朋友圈更是要大放异彩地通稿满天飞。

中国式父母只会否定孩子?陈小艺把这类父母演得入木三分 - 天天要闻

剧中这位老母亲,先是去北京蹭住女儿宿舍,把周围同学都得罪后。

硬是把女儿拉回老家,她就是要让女儿自信心崩塌,摧毁女儿的意志。然后在老家,按照老娘的意愿而活。

大城市和老家的思想鸿沟就在这里,女儿其实能力不差,尤其在母亲这种高压下,还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她渴望受肯定,受鼓励,但一直没有。否则,成就会更大。大城市找工作本来就是要经历低谷期和磨合期,哪里有一步到位的呢?老母亲可不,她把老家那套人情世故法则搬过来,去道德绑架当时女儿的男友。

等北京都是一地鸡毛后,女儿被迫回老家。

老母亲开始动员自己塑料姐妹花的人情,饭桌上还是先把自己女儿吹上天,再把相亲表都安排好。

中国式父母只会否定孩子?陈小艺把这类父母演得入木三分 - 天天要闻

你们看吧,这类父母对子女的肯定只存在于“社交饭局”上,这种夸奖里带着太多不真诚,一群虚头巴脑的人的谈资,能有什么真诚呢?女儿就是她的一个工具。

女儿叛逆,把相亲局都搅黄了,母亲的塑料姐妹花们纷纷反目成仇,她被踢出的所有群聊。

中国式父母只会否定孩子?陈小艺把这类父母演得入木三分 - 天天要闻

最后女儿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把母亲对自己的各种否定和打压,回敬给她。

母亲不尊重女儿,不尊重女性,那么她就要受到同样暴击。看看她的人性会不会受到震惊,然后有一点点反思。

太多中国式父母,都是把自己求而不得的理想梦想,放在子女身上,完全不管子女自己意愿。

他们一辈子都不如意,不开心且掌控欲强的人,才想着去摧毁别人。

很多事与愿违就会酿造家庭悲剧,逆来顺受的小孩,即便熬完了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抗压力差,自信心不足,到时候全盘崩溃,心理崩塌,这时候是一点回转余地都没有的。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 天天要闻

学生管理——2026级新生家长会安排

一、目的:向家长宣传我校办学成就,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措施与成效,说明学生在校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二、时间、地点:报到第一天(**月**日)上午8:30开始,11:30结束。地点在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 天天要闻

不出国门也能培养世界人才!多所高校共议“在地国际化”之路

如何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世界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的课题,更是所有类型高校共同关注的方向。2025年“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于7月2日至4日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在地国际化”与“青年人才培养”,涵盖开幕式暨主论坛,两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和一...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 天天要闻

花几大千找高报师填志愿你觉得值吗?

当今世界,还是有很多家长花几大千甚至上万(某网红志愿填报公司动不动一个名额1万多)去找高报师给自己孩子填志愿,你们觉得真的值得花这个钱吗?还是智商税?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 天天要闻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础教育的教与学;向上,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今年的高考有些“特别”,甚至有人说今年的高...
偷录手机通话能作呈堂证供吗? - 天天要闻

偷录手机通话能作呈堂证供吗?

苹果手机系统升级,增加了支持通话录音功能,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在当前的民事诉讼中,有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将通话录音作为证据提交法院。那么,通话录音能否作为证据?偷录的通话录音是否具有合法性?符合证据要求的通话录音又该如何采集?(图源网络 侵删)通话录音可否作为证据向法院提交?如今,通过手机打电话、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