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高考移民”问题又引发了不少海南家长和学子的质疑和不满。事情的起因,是海南今年的一名高考状元在发表感言时,专门提到了广东湛江市的一所中学对其的培养。正是这句话,让很多海南家长和学子破防,认为该高考状元是“高考移民”,并认为是“高考移民”挤占了本地孩子们的机会,要求官方给个说法。
当然,海南民众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单凭该高考状元感谢位于湛江市的“母校”的感言那么简单,是有更加深层次原因的。大家明显感受到,近几年出现的非本地考生似乎越来越多了,参加高考与高中入学的差异人数一年比一年大。就拿2023年为例,高考报名人数为70069人,对应的2020年高一招生(入学)人数为6536人,差异人数多达5033人。
面对民众的质疑,海南省考试局回应称,之所以高考报名人数比对应年份高一新生入学人数多出好几千人的情况,并非是“高考移民”挤占名额,增加的人数主要为复读生5000余人和中职生1000余人。并表示多年来,海南省始终严厉防范和打击“高考移民”,多措并举打击“高考移民”行为。
海南省考试局的回应有数据支撑,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但并不代表不存在“高考移民”问题。
实际上,就在2023年高考季的时候,就有一些“高考移民”的家长在群里面揶揄海南本地的孩子是“学渣”,高考会被他们的“高考移民”碾压。没想到这些带有地域歧视以及侮辱性质的聊天记录被曝光了,惹毛了海南本地的家长和考生,要求主管部门严查“高考移民”。
海南省教育厅也积极应对,通过大数据筛查、到班点名、监督举报等手段,查实了747名“高考移民”,并取消了他们的学籍、报名资格以及录取资格。那些“高考移民”的家长可谓求锤得锤,由于自己的轻浮和傲慢亲手断送了自家孩子的前途。
那么,为什么海南省会受到“高考移民”青睐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海南省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高考题目的难度系数也不高,基础教育发达地区的孩子如果“移民”到海南,哪怕在原来省份的学校里只能算中等水平,到了海南省可能就是尖子生了,相对于高考勉强上本科到985的区别。
第二,海南省虽然本身高校资源不多,上大学的机会却不少,其中2023年高考的本科录取率达到55%,在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0,211、985的录取率也要远高于河南、广东、湖南等省份。
第三,相比新疆、西藏、青海等高考招生政策也很宽松的省份,海南省的气候环境非常宜居,基本上不存在无法适应的问题,可以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复习中,从而提升成绩。
第四,海南全岛要变成自由贸易区了,为了吸引人才和资源,海南又实施了宽松的户籍迁移政策,只要在海南购房了,或者创业、就业情况达到要求,自己及家人就可以获得海南户籍,从而享受海南的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
应该说,海南省客观上是存在“高考移民”产生的条件的,内地的家长们正是看到了海南的种种优势和好处,才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家孩子获取海南的学籍和高考报名资格。
当然,随着海南主管部门不断收紧相关政策,严厉防范和打击“高考移民”,海南的“高考移民”数量会越来越少。
而海南省考试局做出的回应,也印证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海南的教育和学历也开始“卷”了。这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尤其是变成自由贸易区后,海南的人才门槛提高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复读生和报名参加高考的中职生才会越来越多。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