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坚力量,共绘教育美好图景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迎教育盛会

2023年12月05日16:19:08 教育 1489

中国网讯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方案》,实现五育并举与协同育人,促进学校教育中坚力量的培育与协调发展。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成员校共同探寻教育本质,紧紧围绕高质量学校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共研改革发展,丰富高质量教育的内涵和形态。12月1日至2日,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第三十一届研讨活动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开展。据悉,此次活动的主题为“高质量教育视角下:学校教育中坚力量的培育与协调发展”。

培育中坚力量,共绘教育美好图景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迎教育盛会 - 天天要闻

深度体验,观摩调研强化理论认知

同课异构,专家指导促进水平提升

12月1日,参会人员沉浸式体验了川大附小“儿童与生活”模拟社会72行实践课程,并参与了四川大学博物馆文化课程探秘。川大附小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呈现以“儿童与生活”为基点的教育实践课程探索与建构,通过典型活动案例现场沉浸式深度体验“生活大课堂,学科大融合,五育大发展,家校社合一”的“72行”活动,感受与思考学校育人团队在教与学方式变革中的实践策略。同时,运用四川大学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特性,在实景中启示参观人员以真实问题激发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整合学科资源、社会资源搭建跨学科课程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儿童核心素养提升和五育协同发展。

培育中坚力量,共绘教育美好图景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迎教育盛会 - 天天要闻

当天,活动还开展了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和管理专题研讨活动。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科学四个学科,以“同课异构+专家点评”的方式开展。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核心素养、学科融合、儿童发展”为关键词,结合“学校中坚力量的培育与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立足学科本体,聚焦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点,展示了学校教师团队专业研究水平。学科论坛以“项目团队研修+教师个人呈现”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展示学校教学主张和个人教学风格,以实现教学研究中教师队伍的发展,以及课堂实践中师生的共同生长。管理专题活动中,校长们聚焦本校教师发展路径与策略,进行专题分享和交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研培中心党总支部书记、正高级教师孙志明,成都市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杨丽分别进行了专家点评。

聚焦主题,深化内涵与价值理解

专家指导,促进理论落实落地

12月2日,“高质量教育视角下:学校教育中坚力量的培育与协调发展”主题研讨活动开幕式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文化片《真实成长》中正式拉开序幕。

培育中坚力量,共绘教育美好图景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迎教育盛会 - 天天要闻

活动伊始,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唐毅在致辞中谈到,武侯区坚持把教育作为立区之本,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本次学术研讨会是持续深化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改革研究,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教育强区建设蓄积更强动力的重要契机。”

四川省教科院院长廖德斌在讲话中提到,小学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应以核心素养为抓手,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此外,课堂实施要强化课程机制,加强学科融合,关注人文科学,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以《思维方式变革:构建高质量校本教研体系的史家实践》为题进行了专题交流。从史家教育集团的办学历史出发,讲述了校本教研体系的构建历程,并介绍了关于校本教研体系的实践经验。四川省教科院《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主任、主编崔勇以《淬炼成钢:从“中间力量”变为“中坚力量”》为题进行了交流,他强调了学校培养与教师进步的相互促进作用,并指出教师要摒弃“中间力量”的各项缺点,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成长。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集团校长、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党总支部书记刘晏以《构建文化场域,促进教师真实成长——一体化视觉下附小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思考》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详细介绍了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该校在教师队伍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实践和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只有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按照新时代要求,需要基于使命生长与进化,形成和时代相一致的文化。有了党和国家对于教师队伍发展的要求,有了我们自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找准需要解决的任务和要求。”华东师大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博士万恒以《理解学习的本质,在课堂中发展素养》为题作报告。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流报告聚焦本届研讨会主题,从而明确其价值与内涵,并通过专家主题报告从科学理论到实践引领,让参会人员将零散认知进行结构化重构,系统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拓宽教育的视界,激发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共研共行的愿望。

在当天下午的“名师课堂·研修沙龙”活动中,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名师黄祥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数学名师张宏伟分别带来了名师课堂和名师讲座。接着,四个学科九个教师团队进行以课为中心的成长分享。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晓军、成都市小数专委会会长郑大明就两学科研修活动进行了专家点评。

据悉,出席此次活动还有四川大学副校长侯太平,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局长蒋晓梅,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发展部主任、四川省卓越校长项目负责人徐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指导教师张宏伟,四川大学教授罗哲,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卿子俊,四川大学党政办副主任廖瑜,以及来自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成员校、“四川云教”川大附小联盟校、川大附小集团友好单位、四川省卓越校长3班领衔人及工作室成员、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工学团的代表。(图/文:范辉)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 - 天天要闻

用AI护航心灵,南财为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动能

“自从体验了VR心理训练,我现在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李明坦言。曾经因社交恐惧困扰的他,如今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反复练习沟通技巧,逐渐找回了自信。这正是该校创新构建的“AI辅助+人工守护”双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带来的改变。近年来,南京财经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双非”强校,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谁 - 天天要闻

3所“双非”强校,都是行业领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谁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实质上是同分数段大学之间的比较,重点是专业、城市、学校实力与高考生个人需求等方面的权衡。高考成绩处在550分--570分这个分数段,有不少很有实力的“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就是其中的3所,在这3所
重庆大学一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在读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就不能叫“发表论文” - 天天要闻

重庆大学一本科生发表14篇SCI论文?在读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就不能叫“发表论文”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近日,重庆大学大四学生刘某乔发表14篇SCI期刊论文的相关信息引发社会关注。重庆大学称,学校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不当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引发争议的推文截图起因是多篇官方账号推文发布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重庆代表名录,重庆大学化学工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