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张傲雪 通讯员 郑帆
图/学校提供
3月26日上午,暨南大学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六届校友骨干培训班在暨大举行。本次论坛同时举办暨大第六届校友骨干培训班,该培训班于2018年创办,以名师讲座、企业参访、研学之旅等多种形式开展,迄今已吸引全球70余个校友组织,近600人参与,是凝聚广大校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汇聚多方智慧,助力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
暨大副校长洪岸洪岸介绍,暨大因侨而建、因侨而兴,历经百年积淀,侨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她希望通过深入的交流探讨,着力打造校友工作的社会共治、协同共建和成果共享的新局面,真正实现高校与校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为构建“校友与母校”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胜以“新时代校友工作思考”为主题,结合北大校友会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态度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认为教学科研、校友工作都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校友活动既要活跃也要规范,校友工作不仅要以热情和激情温暖校友,还要以专心和专业服务校友。
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从服务、规范、创新、奉献、文化传承五个维度展开介绍,阐明了清华对于校友工作的思考。清华校友总会通过“兴趣、专业委员会、院系、地区、年级”5个维度广泛联络服务校友,突出“规范、创新、奉献”对于校友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暨大对外联络处处长、校友总会秘书长梁燕介绍,暨大始终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港澳繁荣稳定”为使命,以“链接全球资源,创造社会价值”为愿景,形成“学校助力校友发展-校友反哺母校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暨大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从中国故事的道与术出发,指出中华文化海外推广要加强传播渠道的国际性、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实现发展和转换的创新性、传播文化并输出创意产品来传递中国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理念。
上海蓝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东南大学校友工作信息化建设顾问薛军重点阐述了蓝矩数据在校友工作的重点工作方向构建和校友工作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结合chatgpt等展望了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校友基金工作的影响。
发挥校友力量,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充分发挥校友力量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话题,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暨大也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圆桌论坛环节围绕“校友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展开探讨。
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张技辉表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之一,在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暨大科学技术研究处处长高昊指出,“校友赋能,需求驱动,科研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三个维度对暨大实现科技成果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暨大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麦耀华从学校顶层设计出发,肯定了学校对于教师创业的支持,提出优化流程以实现年轻教师更好创业等建议。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民营经济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曾德峰从道和术出发,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从政府支持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各级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深圳市新浩投资发展集团总裁欧阳奕平表示,未来会持续跟进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学校及学生提供咨询、介绍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对接等,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佳都科技党委书记、董事兼高级副总裁cfo刘佳表示,科研成果从攻关到落地需要较长时间,未来会持续将重心放于“技术点结合应用场景进行转换”以促进科研成果最终落地。
如今,校友工作已成为高校的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论坛从校友工作研究、校友工作信息化、校友文化传承、校友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等维度出发,探讨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技术路径,提高服务质量等,为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专家引领、学术赋能提供动力。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