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3年01月03日21:01:03 教育 1481

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感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1919年,正如伦敦大学的学生在期刊宣称的那样:“整个地球都笼罩着阴影,没有哪个地方比大学更黑暗。”


随着年轻人自愿参加战斗,1916年后大量学生被征召入伍,学校学生人数下降,而大学建筑则被挪用于战争。1914年8月,《泰晤士报》的信件版中就大学的战时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学校长断言他们的机构将继续开放,而其他贡献者则试图通过立即入伍对所有本科生施加压力,即“向同胞展示你的责任”。


重要观点:谢尔登·罗斯布拉特(Sheldon Rothblatt)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描述为“大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水岭”。托马斯·爱尔兰(Tomás Irish)强调了这场冲突对英国、法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他认为很少有机构像大学一样受到战争的影响。


正如爱尔兰指出的,各国政府意识到研究和高等教育对国家战争的重要性,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场科学冲突和军事冲突。


战争年代和战后时期,很多国家建立了类似大学和学院部门的机构,包括科学与工业研究部(1915年)、副校长和校长委员会(1918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1919年)和大学教师协会(1919年)。


在停战后的几年里,大量退役军人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在1919-1920年会议期间,近17000名退役军人就读于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机构,占学生人数的近一半。


退役军人塑造了1920年代学生社会服务的核心,对于形成全国学生运动也很重要。然而,关于战后学生的学术工作仍然受限。虽然有人已经注意到“战后学生的直接涌入”是“退役军人奖学金的推动”,但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审查。

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 天天要闻

退役计划是政府首次向教师以外的个别学生提供助学金,奖励数量在英国高等教育中是前所未有的。大卫·福勒(David Fowler)承认,这些措施影响了英国大学系统的社会转型”。


为退役军人引入补助金是国家为学生高等教育提供资金的重大发展,战争一代在大学校园中的存在引发了对当地纪念活动的质疑。此外,这批人在重建学生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调查是多层次的,涵盖高等教育政策和大学本身的发展,关于英国高等教育的文献倾向于分为调查和机构历史,牛津和剑桥特别受到关注。


相比之下,可以将对国家发展的讨论与伦敦和英格兰特定机构的例子相结合。关于伦敦,重点是伦敦大学学院(以下简称首字母缩略词UCL)和伦敦日间培训学院(LDTC,现为UCL教育学院)。


在英国东北部,考虑到达勒姆大学,包括它在纽卡斯尔的组成机构之一,阿姆斯特朗学院。选择这些例子是为了反映英格兰高等教育部门的多样性


达勒姆提供了特别丰富的材料,一方面,它试图模仿古代大学的模式,另一方面,其位于纽卡斯尔的学院与十九世纪在英国几个城市涌现的公民大学有许多共同点。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6年,是伦敦最大的学院,它在六个学院提供了很多种课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有849名全日制学生和1357名非全日制学生。

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 天天要闻

伦敦日间培训学院成立于1902年,其使命是为伦敦不断扩大的学校系统培训教师。LDTC由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大学联合创建,其出现与国家发展有关。


日间培训学院自1890年以来一直存在,反映了大学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方面,这些学院是“现代大学教育系的祖先”。


此外,在1902年《巴尔福法案》之后,当地教育当局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并为此目的建立了大学,从190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已经成立了22个这样的机构。到1914年,LDTC有300多名学生,其中大多数学习了“四年制课程”,包括在伦敦大学的某个学院学习三年,然后是一年的研究生培训。


达勒姆大学在1832年获得了皇家宪章,凭借其大学结构,达勒姆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榜样,事实上,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曾表示:“它最初是北方绅士的牛津剑桥”。


进入二十世纪后,达勒姆市的高等教育专注于神学,而且通常只有几百名学生,更多的人就读于泰恩河畔纽卡斯尔附近的大学学院,1913年,医学院有220名学生,阿姆斯特朗学院(成立于1871年)有722名学生。


观点:在某些方面,阿姆斯特朗类似于十九世纪出现的“红砖”大学,正如威廉·怀特(William Whyte)所说:“人们期望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一种不同的教育。”

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 天天要闻

阿姆斯特朗的重点是采矿和科学,作为一个民间机构,它是与当地商业精英联合建立的,依靠后者的捐款而发展。


战争爆发后,尽管学术教学仍在继续,但英国各地的学生人数急剧下降,超过2800名UCL成员和2500多名达勒姆成员在战争期间服役。


在当时,“成员”一词包括学生,前学生,学术人员和其他员工,其中包括数百名在战争爆发前十年内曾是学生或工作人员的年轻人。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再也没有回来,至少有301名UCL成员和325名达勒姆成员在战争中倒下。


而LDTC的情况有些不同,这与它的专业培训有关。教师短缺意味着对时间表进行了修订,以适应在学校的时间,女学员首次被派往男校。然而,在LDTC中,也有许多男学生从事战时服务。


到 1916 年,LDTC的211 名学生中只剩下16 名男生,共有三名工作人员和三十七名学生在冲突中丧生。


阿姆斯特朗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的全日制学生中,超过25%是女性,在伦敦大学学院的非全日制学生中,女性人数实际上超过了男性。


女学生以多种方式为战争做出了贡献,伦敦大学学院在1914年创建了志愿援助支队(VAD)就是一个例子。成员在VAD位于圣潘克拉斯的救护车小队服役,有些人在法国的军事医院接受护理,其他女学生在军火工厂和食堂支持战争,或者加入伦敦大学的学生团体,在假期期间工作。


与此同时,在阿姆斯特朗学院,一些女性离开战时服役的事实在学生媒体上一再被提及。


军火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这也反映了军备工业在经济中的突出地位。1916年12月,阿姆斯特朗的学生杂志宣布,一名阿姆斯特朗女毕业生在苏格兰妇女医疗队服役时遇害,因此成为“第一位为国家服务而献出生命的女性”。


大学支持战争的努力超出了成员本有的义务,许多学术部门的研究活动都向着战争努力,对教学也有影响。

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 天天要闻

例如,伦敦大学学院在1915年收留了120多名比利时难民学生,在战争后期,该学院创办了加拿大卡其大学伦敦分校,这是一项由基督教青年会支持的高等教育计划,面向在海外服役的加拿大武装部队成员,有超过1500人在伦敦大学学院参加了此类课程。


此外,伦敦大学学院的部分地区和达勒姆的几所学院被挪用为军事医院。和纽卡斯尔、阿姆斯特朗的建筑同时被征用,它们成为北方综合医院的场地,该医院为10000多名受伤士兵提供医疗服务。


医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医院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学生发现自己以医生的身份再次回到了他们的大学。与此同时,讲座和课程设在纽卡斯尔的其他地方,各种当地机构“将其场所交给被驱逐的流浪者处置”。


相比之下,LDTC成功地抵制了陆军部征用建筑物的企图,尽管LDTC确实为其他几所培训学院提供了临时住所,但这都是一些很小的地方,没有影响到LDTC的正常运作。


停战后,复员导致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同时期的资料和历史记载都提到了退役军人“洪水”或“涌入”等字眼。许多休学的学生回到了母校,而另一些人则是第一次开始大学课程。


到192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学生总数几乎比战前翻了一番,伦敦大学学院的教务长将1919-1920年描述为英国大学历史上的奇迹,并表示由于缺乏空间,400名申请者不得不被伦敦大学拒之门外。


在LDTC,超过900名学生参加了1921-1922年的课程,是战前人数的三倍。


但这一情况并不能掩盖重大的区域差异。到1921年,达勒姆大学的学生人数约为1100人,其中900名在纽卡斯尔学院,与战前相比没有重大差异。


这种相对停滞可归因于特定的局部制约因素,阿姆斯特朗学院从战争办公室得到的补偿很少。此外,由于泰恩赛德经济的部分地区在战后陷入困境,来自企业的财政支持被证明是无法获得的。


武器制造业正呈下降趋势,随后造船和采矿业也出现问题。因此,阿姆斯特朗学院发现很难容纳大量新生,临时教室必须设在辅助军队小屋中,其中一些教师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 天天要闻

该学院的学生杂志《北方人》(The Northerner)的一篇文章评论说:“我们将从教室里出来,只能坐在窗台上。”然而,空间在其他地方也是一个问题,伦敦大学学院学生人数的增长引发了校方对拥挤和教学能力的担忧。


全国性的发展也是学生群体的社会扩大,新的资助安排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完成中学教育并上大学。英国各大学为退役军人或其子女设立了各种私人奖学金,通常是为了弥补他们失去儿子或父亲的心情。


其中,基奇纳勋爵奖学金计划是迄今为止金额最多的,然而,提高学生人数的主要措施来自一项国家倡议,1918 年 12 月,教育委员会宣布制定一项计划,为“在战争期间在皇家海军、陆军或空军服役的英国籍前军官和士兵”提供大学助学金,使用《费舍尔教育法》的拨款规定。


要了解退役学生助学金计划的引入,追踪战前和战争期间讨论的计划至关重要。


1913年,教育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以审查高等教育奖学金问题,随后委员会因战争爆发而暂停,但由于战后重建规划的紧迫性,会议随后恢复。


委员会将英格兰和威尔士政府对大学教育的支持与德国进行了对比,并建议制定新的奖学金计划,直到战后才推出。


德国大学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在传统上一直是英国高等教育辩论的参考点。作者观点:基思·弗农(Keith Vernon)认为:“德国在二十世纪初不断侵蚀经济、帝国和军事存在意味着他们的信息被很多人带回了家。”而冲突使这种比较更加紧迫。


关于奖学金的另一个刺激因素来自成人教育领域:工人教育协会(WEA),该协会成立于1903年,是该领域的先驱力量。它的活动范围从短途活动到暑期学校,大学辅导班一直是其工作的核心。


这些课程由学者提供,并得到大学和当局的资助。从一开始,牛津大学的教育改革者就积极参与了世界教育联盟,但战争期间本科生人数的稀少引发了对牛津和其他地方提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质疑。


参考文献:

《巴尔福法案》1902

《费舍尔教育法》1918

阿姆斯特朗州立大学学生杂志《北方人》1922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厦门大学发布关于研究生招生的声明 - 天天要闻

厦门大学发布关于研究生招生的声明

近日,厦门大学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发布关于研究生招生的声明。 近期,个别网络平台等发布关于我校研究生招生的不实信息,扰乱正常招生秩序。我校特此声明如下: 1.我校严格遵守教育部关于研....
激扬青春!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参加长治医学院2025年春季运动会暨首届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幕式 - 天天要闻

激扬青春!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参加长治医学院2025年春季运动会暨首届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幕式

激情五月,魅力绽放,青春飞扬!长治医学院校园南区彩旗飘扬、锣鼓声声,湛蓝的天空把蓝色的跑道映衬得格外绚丽。5月9日上午,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参加长治医学院2025年春季运动会暨首届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本届运动会的主题为“强体
@小升初家长,今天上海民办初中开启网上报名 - 天天要闻

@小升初家长,今天上海民办初中开启网上报名

眼下正是“小升初”招生季。今年,上海初中学校招生继续采取公民办初中同步招生。有意愿就读公办初中的,根据就读意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入学。有意愿选择民办初中就读的学生家长可进行民办初中报名。根据要求,有意选择民办初中就读的学生家长须于5月12日-5月14日每天8:00-2...
南昌一学校将校长聊天记录投屏到地铁站:“这种广告,很多人会停下来看看” - 天天要闻

南昌一学校将校长聊天记录投屏到地铁站:“这种广告,很多人会停下来看看”

5月10日,有网友发现,江西南昌地铁1号线地铁大厦站出现聊天记录投屏,记录的是“天行初中”一工作人员与该校校长黄荣胜,关于该校为“奖励初三老师暑假海外游”的宣传海报设计思路。该网友将其发到网上后,引发热议。该帖点赞量超3万、评论有2000多条,一条“平时的广告看都不看,但是聊天记录的话,一定会看看”的评论更...
职称评审标准模糊:“努力”与“成果”为何难匹配? - 天天要闻

职称评审标准模糊:“努力”与“成果”为何难匹配?

张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一直以来,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然而,在今年的职称评审中,他却遭遇了挫折。评审结果出来后,张老师发现一些教学成果并不突出,但科研成果丰富的老师通过了评审,而自己却未能入选,这让他十分
【商大印象】邂逅商大五月浪漫 - 天天要闻

【商大印象】邂逅商大五月浪漫

原创 新媒体工作室 哈尔滨商业大学枝头新叶沙沙私语春风踮起脚尖掠过商大的层层屋檐花开漫过枝丫接受来自风的邀请函赴一场与春天的浪漫约会让美好在步履间悄然生长漫步商大校园小径垂柳轻摇似是在与春风喁喁而谈那粉白的花枝簇拥着宛如青春的笑靥,点燃了这
她的爱,都藏在时光的褶皱里 - 天天要闻

她的爱,都藏在时光的褶皱里

早晨餐桌上温热的白米粥换季时衣柜里叠好的毛衣手机相册里她的一个微笑……妈妈的爱总藏在时光的褶皱里昨天(5月11日)是母亲节小江收到了几个江大学子和妈妈的平凡故事或许是一张褪色的车票或许是一通舍不得挂断的电话与妈妈有关的故事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
梦想咖啡吧、非遗盘扣制作……这群孩子用技能成就梦想 - 天天要闻

梦想咖啡吧、非遗盘扣制作……这群孩子用技能成就梦想

近日,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第十七届“金职杯”技能展示活动。本届金职杯以“劳动塑造品质,技能成就梦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学校在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咖啡机蒸汽的轻响中,在盘扣丝线的穿梭间,这些特殊的孩子,正通过
为什么越努力,人生越像一场骗局?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越努力,人生越像一场骗局?

Yves Dean/Getty Image在这个“上岸”与“内卷”交织的时代,年轻人似乎被困在一条永无止境的赛道上:他们在“优绩主义”的鞭策下冲刺,却在成年后的旷野中迷失方向;他们被批量送上“社会耗材”的生产线,却不得不在AI浪潮中重新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