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川一所考核标准高于诺贝尔奖的大学

2022年10月12日15:00:21 教育 1810

太尴尬,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把学校金融研究院院长Philip H. Dybvig 给开了

要知道,Philip H. Dybvig是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呀!

揭秘四川一所考核标准高于诺贝尔奖的大学 - 天天要闻

01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布

2022年10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Douglas W. Diamond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Philip H. Dybvig3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这一奖项,表彰他们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

前两位得主和中国关系不大,但是第三位得主Philip H. Dybvig居然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10年,非常热爱中国文化。

不过遗憾的是,他于2021年被西南财经大学解聘了,据说是考核未通过(求辟谣)。

小编能说什么呢,只能说西南财大太牛了,诺贝尔奖得主也看不上。


02

Philip H. Dybvig教授是个中国通


揭秘四川一所考核标准高于诺贝尔奖的大学 - 天天要闻

​Philip H. Dybvig教授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看到上图就知道了(穿的唐装

据说太太是四川人,Philip H教授会拉二胡,喜欢唐装。

从2008年起西南财经大学聘请他担任学校金融研究院院长,传说去年的考核,Philip H教授没有通过,于是被解聘了。

然后今年,他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就有不少的网友调侃:“西财的业绩考核比获得诺贝尔奖都要难”。

是被单方面解聘还是期满自动离职?问题的答案在西南财经大学没有详细对外声明通告后,我们也就无从得知,所以目前不适合下确凿的定论。

揭秘四川一所考核标准高于诺贝尔奖的大学 - 天天要闻

​对于Dybvig离开西财一年后就获得了诺奖,网络上看笑话的肯定是最多的,当然也有理性思考的声音。Dybvig经济学理论,肯定不是最近一年形成的,已经在西财担任了10年的院长,他的经济学理论身边人都应该非常了解,但是了解不能代表理解了,就这样一位经济学大才被西财放弃了,只能说西财缺少一位识人的伯乐,做事有点急功近利了。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看问题,只是在一味的最后成绩,就此失去了挂诺奖头衔的机会。

西财与Dybvig的解约,其实给国内的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一位网友说他在西财听过Dybvig的科,基本教的纯理论经济学知识,没有什么实用性价值。其实他说的话就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最大缺陷,急功近利急于变现的思维明显,不光是社会中,我们的高校也是如此。把创新简单地理解为制造产品,实际上科技创新最顶级的状态是理论创新,研发产品只是创新的终端。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公告!河东区一学校拟终止办学! - 天天要闻

公告!河东区一学校拟终止办学!

关于临沂市河东区阿童木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拟终止办学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规,临沂市河东区阿童木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经董事会决议通过,现向区
焊工证与特种作业证: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焊工证与特种作业证:是一回事吗?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的话题——焊工证就是特种作业证吗?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焊工证并不完全等同于特种作业证。特种作业证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多种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类型。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因特种作业
线上英语课外教情绪失控吓坏7岁女童,机构回应:已退费,涉事外教列入行业黑名单 - 天天要闻

线上英语课外教情绪失控吓坏7岁女童,机构回应:已退费,涉事外教列入行业黑名单

近日,北京一家长发帖称,自己为7岁女儿在英语培训机构Tigerschool购买了线上一对一课程,但5月11日晚在上课时外教表现得极不耐烦,最后情绪失控,大喊“我不知道XXX,滚出去”,然后退出视频课程,把女儿吓坏了。5月15日,该家长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目前已经收到退回的课时费,但仍在考虑是否通过法律途径继续维权。Tigers...
光谷一小用AI给学生画作、歌声打分, 校长:我们并非唯技术论,AI只是辅助工具 - 天天要闻

光谷一小用AI给学生画作、歌声打分, 校长:我们并非唯技术论,AI只是辅助工具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湖北武汉举办。作为湖北省基础教育成果展的参展学校,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共同研发的AI美育智能评测系统获得广泛关注。 让AI来给孩子们的画作、演奏、歌唱点评打分,靠谱吗?校长王萍表示,传统的美育测评受到时间、空间和教师专业经验的限制,往往难以全面记录学...
“脆皮大学生”为啥爱上了体育课 - 天天要闻

“脆皮大学生”为啥爱上了体育课

高校体育课花样翻新——新技术让课堂更“智慧”、体育俱乐部让选项更丰富、科学指导让锻炼更高效……种种创新举措催生“爆款”,得到众多师生的好评,更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