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浪县直滩镇各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切实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教学、校园活动、特色打造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将民族团结进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促进各民族学生互助共学、共同进步。
良好的环境对育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滩镇各学校高度重视育人环境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长廊,教学楼道、教室走廊上精心制作的中华优秀文化宣传展示栏和教师们在楼道墙上精心绘制的巨幅山水画作,发扬和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构建着浓厚的民族团结校园、书香校园的气息。
直滩中心小学校长马禄德说:“‘五抓五促’是我校推动教育教学与民族团结工作的主线,抓组织领导,学校研究部署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具体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抓政策宣传,学校多次组织教师深入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村组,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和‘两免一补’以及学前教育补助政策等,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走进群众;抓活动载体,学校积极参加全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创新发展;抓教育教学,学校制定了符合少数民族‘低起点、慢语速、反复讲、多练习、重订正、细讲评、促创新’的教育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抓生活保障,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吃饭困难的实际问题,修建了清真餐厅一所,有效解决了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吃饭难题,促进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乐。”
将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运动会、六一文化艺术节、校园读书节等大型活动中,讲民族团结故事、交民族朋友;充分利用墙报、宣传专栏、黑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修建民族团结餐厅,促进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直滩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牟录退说:“我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在直滩东乡族的比较少,所以饮食就成了我们求学路上的一大难题。现在不一样了,学校修建了民族团结餐厅,这里的饭菜有了家乡的味道,有米有面菜品多样,住宿条件也特别好,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还交到了很多好的朋友。我们的父母也很乐意送我们到这上学,我的小弟弟今年也到这边来上学,我特别开心。”
2020年,朱美琳老师来到直滩中心小学任教,这里有东乡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刚开始,离家远、语言不通,交流十分困难,朱美琳老师的教学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但是这里团结互助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她。慢慢地,她和孩子们之间有了更多地交流和了解,撒播了各民族学生和老师之间和睦相处的友谊之种。
直滩中心小学老师朱美琳说:“虽然我离家比较远,但自从我来到这里,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我已深深爱上了这里。我喜欢孩子们脸上可爱天真的笑容,我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在讲台上挥洒汗水,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真正把讲台变成自己人生的舞台。”
奋斗在路上,明天就会更好。直滩镇各学校将继续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做好新时代的筑梦人,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乐章。
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鲁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