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中医,增长健康
(192)《黄帝内经》劳心不牢身,易得痿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顺小肠,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接阑门与大肠相连,是一个较长管道器官。小肠与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与心相表里,属火属阳。中医称小肠为“受盛之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样告诉了人们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受盛化物
受盛有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具有变化、消化之意。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
受盛化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接受经胃消化后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二是指饮食物缓慢下输,必须在小肠内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地消化吸收。
如果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表现为腹部疼痛等。如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分离;清,指水谷精微,即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浊,即代谢产物。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将小肠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个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糟粕部分排入大肠;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将无用水液泌渗入膀胱而为尿。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小肠的生理功能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肠出现病变,不仅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还会影响到大小便的排泄,如小便短少,大便稀溏等。
要保养好小肠,平时要从饮食上入手。通常情况下,在下午13~15点,此时是小肠经当令,也是保养小肠最佳时段。因此,午餐一定要在下午13点之前吃完,这样到了小肠经当令的时间就可以最大化地吸收食物的营养。
午餐一定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精、要丰富。午餐以简单、重质不重量为原则,避免吃得过饱,否则整个下午都会觉得没有精神。
午餐可以选择增强心脏功能的食物,如羊肉、牛肉、山楂、草莓、萝卜、胡萝卜、黄豆及胡椒、辣椒、紫苏等稍带一些香椒味的食物。不过羊肉含有较多脂肪,只能吃少量,牛肉也不宜吃得太多。
如果午餐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垃圾。一些女性常长黄褐斑,有的医家认为属于小肠有病,光靠美容是没用的,还要重视内部调养。
【一日一言】《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矣。《嘉祐补助本草》掌禹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