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2024年05月16日18:55:15 汽车 1452

近日,有网友在零跑官方App预订零跑C16增程版时,意外地发现了车型价格外显,通过网友提供的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其预订的零跑C16车型价格显示为15.58万元。(不过后来官方给出了解释,称用户在下订C16的时候,因为系统bug,错误将C11增程的价格显示在了C16的下订页面。bug已于4月26日修复,并也已跟用户解释。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此前,零跑C16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已经亮相,并承诺该车满配售价不超过20万元。目前,这款车型已经开始预售,并预计在今年6月正式上市交付给消费者。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外观方面,零跑C16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前脸采用封闭式的设计,整体前脸造型圆润。前唇处设计了梯形进气口,搭配上两侧的L造型的导流孔设计,看上去比较有运动感。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车身侧面,这款车型的长、宽、高尺寸为4915mm、1905mm1770mm,轴距为2825mm,是零跑品牌目前尺寸最大的车型。此外,零跑C10还拥有10066平方厘米的侧面车窗,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车身尾部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组,点亮后比较有辨识度和未来感。下方则有中置的零跑字母标识,右下角的C16铭牌则表明了新车的身份。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零跑C16作为零跑LEAP 3.0技术架构的旗舰车型,被官方定义为“MPSUV”,它融合了MPV的宽敞空间和SUV的动感造型。在内部布局上,零跑C10采用了2+2+2的六座方案,第二排座椅采用了双独立设计,并支持多角度调节、加热和通风功能。此外,副驾驶靠背还设有一个小桌板,方便乘客在车内进行工作或娱乐。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在技术上,零跑C16采用了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拥有1216mm的车内高度。它还配备了后翻式电机,使得车内空间等同于轴距2950mm的前翻电机车型。在动力方面,零跑C16提供了增程和纯电两种版本,纯电版标配了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缩短了充电时间。

全新中型SUV,2+2+2座椅布局,零跑C16预售价15.58万起? - 天天要闻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准新车况!2024款奔驰GLC300L,4MATIC加持,宜商宜家 - 天天要闻

准新车况!2024款奔驰GLC300L,4MATIC加持,宜商宜家

奔驰GLC一直是豪华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05月07日,北京奔驰官方正式对外发布了奔驰GLC,2024款共4款全新车型。新车在外观、内饰、动力系统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和改进,更加符合现代
2022款大众途观L,空间宽敞,家用出行好选择 - 天天要闻

2022款大众途观L,空间宽敞,家用出行好选择

途观L是上汽大众推出的一款中型SUV,作为途观的长轴距版本,它于2016年底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初上市销售。途观L的推出,标志着大众品牌在国内SUV市场的进一步布局,同时也展现了大众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今天我们就为您带来一辆二
夏天为什么是摩托车拉缸的高发期?应该注意些什么? - 天天要闻

夏天为什么是摩托车拉缸的高发期?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是骑士分享,不吹不黑聊摩托。有车友后台留言说“我的摩托车无缘无故的拉缸了,是不是夏天更容易出现这种故障,后期应该如何避免呢?”。其实所谓无缘无故的拉缸根本是不存在的,俗话说“事出必有因”,所以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不可
408X的“显眼包”特质值不值得买单? - 天天要闻

408X的“显眼包”特质值不值得买单?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东风标致2025款408X凭借独特定位和跨界设计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目光。但对于购车者而言,选择是否入手这款车需综合考量多维度因素。以下从设计、配置、性价比、用车成本及市场反馈等角度,深度解析购车决策的关键点,为潜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启动全国范围交付 - 天天要闻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启动全国范围交付

5月9日上午,理想汽车旗下L系列焕新车型正式进入全国交付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与交付时间仅相隔24小时——该系列车型于5月8日公布配置与价格体系后,次日即完成首批用户车辆交付。这种"发布即交付"的操作模式,在新能源车领域尚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