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再老实,三件事绝对不能忍

2021年09月20日17:31:09 佛学 1346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这是因为,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善良老实犹如玫瑰,玫瑰最大的特点并非美丽,而是带刺。

没有刺的,不是玫瑰。失去刚毅,不是善良老实。

善良老实不是无底线的退让,没有底线,就意味着要伤害自己。

人再老实,三件事绝对不能忍 - 天天要闻

王阳明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他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思想,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过:一个人再善良老实,也别在这3件事上软弱。

01 别人侵犯你权益时不能软弱

古话说:“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生活就是这样,一味的善良和退让,有时换来的不一定是良知和感激,很可能是对方的得寸进尺。

尤其是别人侵犯你权益时,很多时候是不能退让的。

看过《水浒传》的人,大都对于林冲这个角色印象深刻。

林冲,绰号豹子头,原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但这么一个武艺高强之人,每次遇到侵犯,造成自己权益受损时,他第一选择便是忍耐,而不是率性反抗。

高衙内调戏他夫人,他虽气愤,但不敢言语有所动作,放高衙内毫发无伤的离开;

在野猪林被董超、薛霸二人绑在树上,差点被一棍砸死,被鲁智深救下后,还想息事宁人;

上梁山后,林冲受王伦等人排挤也只是忍气吞声,直到晁盖等人上山后才火并的王伦……

正是这种胆小软弱的性格导致了他人生的悲惨结局。

林冲的例子说明,你越是宽厚仁慈,别人对你便越是敷衍随意;你越是真诚善良,别人便认为你越是软弱好欺。

在别人侵犯你权益的时候,你就该发声,应该敢于计较,学会反抗和保护自己。

默默吃亏不是福,学会保护自己正当权益才是。

02 对付坏人时不能软弱

有句话叫作“对坏人的仁慈,就是对好人的残忍”。

爱默生则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就等于零。”

在好人面前,善良和谦让,是沟通友谊的坐标和桥梁。

在恶人眼里,俯首和低眉,就成了迁就和纵容,他会顺着你的怯懦和善良爬到你的头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杭州保姆纵火案中,保姆偷主人的钱,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找借口又骗了女主人的一笔钱。

于是她想制造自己扑灭火灾的假象,骗取主人的感激,再借一笔钱。

结果火势失控,保姆自己逃走,女主人和三个孩子却因抢救无效死亡。

一时恻隐,包庇恶人,看似小善,实则大恶;惩处坏人,看似冷酷,实则大善。

作家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做人,要坚持“亲君子,远小人”,要远离恶人、坏人、小人。

但是如果暂时躲不掉,不得不在一起时,你一定不能软弱,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老实。


人再老实,三件事绝对不能忍 - 天天要闻

03 被朋友强人所难时不能软弱

王阳明曾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帮人自然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强。

善良老实的人,往往有一种心理,宁愿委屈自己,也会对别人有求必应,拒绝别人会有一种愧疚感。

逞强帮忙,事情办不成,或者办砸了,肯定会被对方埋怨,这就不是帮人的初衷了。

就算花了很大力气后终于把事情办成了,在对方看来,你不过是举手之劳,并不会因此而感激。

所以,逞强帮忙,不管帮没帮上,都是出力不讨好。打肿脸充胖子,愉悦的是别人,难受的是自己。

做人,当然可以善良,也可以心软,但这都应该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为底线和原则。

学会拒绝超出能力的帮助,不让自己为难,就是清晰的自我边界。

老实不是傻,善良不是笨。

老实做人,带点锋芒,千万别把好心,给错了人。

当然,以上也只是我对王阳明心学智慧的部分粗浅认知罢了!

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只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数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国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人再老实,三件事绝对不能忍 - 天天要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日本在王阳明的影响下,顺利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在我国,如今却很少有人还记得王阳明,小编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人生多学习王阳明,便能少走一段弯路,何乐而不为呢?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