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宗教之一,相传为古印度的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据佛教文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他的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莹剔透,五光十色,坚硬如刚的不规则圆形硬物,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佛门珍宝的舍利子。据说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等人将舍利子分为三份,一份升天,一份入龙宫,一份留人间,其人间一份被摩羯陀等八国均分各建佛塔,以表示永久纪念。
舍利子一词为梵语,汉译为坚固子,分为火化舍利和感生舍利两种,不仅是释迦摩尼,历代高僧火化后有时也会有舍利出现,如后秦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唐玄奘的头骨舍利、民国太虚的心脏舍利和印光得五色舍利等。
那么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呢?千百年来一直是佛教学者和医学生物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到目前为为止已产生多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认为气功加在练气功过程中,在调神调息和调生的气功三要素要求下,人的思维活动长期处在运气自如洽淡虚无的绝对入境境界,最大限度地获取了自然界的真如能量,达到天人合一。内外身心充分融洽,精气神相互转化,从而产生大无外小无内的混元现象。这样全身的精力和物质力量逐渐凝结聚集就出现舍利子,但这种说法似乎太过玄奥。
另一种说法是舍利子,实际上为结石。香港某报曾发表佛门舍利子本是钙化结石一文,认为所谓舍利子其实是人体内的结石,尤以肾结石和胆结石为多。文中还举出了实证的例子,最近在香港圆寂的保险法时,火化后发现89粒舍利子。但是仍然存在一个疑点,保险是否有结石病?
然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如果凡人体内患有这两种结石之一者,必然会剧烈疼痛。肾结石有肾绞痛和血尿现象,胆结石也要发生胆绞痛,一般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一定会求医诊治,不可能有人长期忍受痛苦而不去治疗的。而且如果舍利子是结石,无论是生在肾脏还是胆囊都不会没有反应。据文献记载,有些高僧死后火化所得舍利数量竟达数百甚至数千克。如此众多的舍利子,若说都是结石形成,试问体积有限的肾脏和胆囊,如何容存?而且这些僧人生前都很健康,未发现结石症状,这又如何解释?
关于人死后火化出现舍离子的科学原理,还需要医学生物学,尤其是佛教界的相互配合而研究发掘。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在其火化遗体的灰烬中,得到了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