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2021年07月10日05:16:43 佛学 1742

潘麟先生,著名生命学家,印度德里大学佛教哲学与中印佛教史专业硕士,东方生命研究院院长,当代杰出的原创型学者和哲学家。先生年幼时即与圣学相契感通,日夜涵养于东方文化诸学派经典。及至成年,先生深感学问必须实践方能致用,遂远离家乡,遍访贤达,投师于当代多位贤能、大德、学者、思想家之门下,广学博览,艰苦实证,历经磨难,融会贯通,集东方文化之大成于一身。

潘麟先生的代表著作有《家门没上锁》《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大学〉广义》《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瑜伽经〉直解》《以心传心——潘麟先生讲授皇冠瑜伽》《直指生命的真相——〈心经〉直解》《〈中庸〉心要》,英文著作有Come up to the Great Guru(2010年于印度出版发行)和Crown Yoga: from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o Life Awakening(2019年于美国出版发行),并撰有各类学术论文近百篇。

此外,先生是当代罕见的实证型学者,系千古绝学——皇冠瑜伽(心传体系)、茶道(正宗禅茶体系)、禅舞(飞天舞体系)、狮子吼(梵音唱诵体系)、光明大圆满(阿底瑜伽,虹身成就体系)等若干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人。

先生是瑜伽行者,始终追求真修实证,早已习惯于离群索居,本欲终老于山林之间,因有感于时代巨变,文明中断,举世彷徨,方不避孤陋,开坛讲学,培养人才,化民成俗,匡扶世风。


一、主 要 贡 献

㈠创立新国学

2012年,出于对时代现状的回应,潘麟先生撰写了《新国学宣言》一文。在文中,潘麟先生总结了当今时代的顽疾,剖析了东方传统文化为何没有受到重视的深层原因,阐述了国学的含义和主要特征等重大问题。

新国学之“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格局视角之新、见地内涵之新、传承方法之新。

1.格局视角之新

新国学从世界的眼光和格局来理解东西方文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如同般若智慧(即先天智慧,与生俱来,凡圣无二)和经验智慧(后天智慧)的关系。东方文化侧重于般若智慧,重视内在的生命实践,最终发展出促进人类内解放的各门学问,如心性之学等;西方文化侧重于经验智慧,重视经验智慧的积累和总结,最终发展出促进人类外解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般若智慧和经验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少任意一个,人类文明文化都无法顺利发展。由此可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并非是此消彼长、势同水火,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般若智慧和经验智慧的提出,圆满解决了东西方文化长期存在的难题。

2.见地内涵之新

新国学的核心内涵是生命科学。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东方无科学,因为科学就等于西方的自然科学。若以西方的自然科学为标准来衡量,东方的中医、气功、瑜伽、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等都不是科学,它们的生存权就会被剥夺,其后果非常严重。这种观念已经被证明是极其偏狭和错误的。只要这种文化偏见不打破,弘扬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东方文明就会成为空谈。生命问题一直是人类的核心问题,而以中印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探索生命真相方面的努力足以成为一门媲美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问。研究生命外在的对象可以成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生命本身的研究也可以成就一门学问——“生命科学”,如儒家“明明德”即是这样的学问。现代学院派也有“生命科学”这一提法,但究其根本,实质上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命体科学”,并未进入生命问题的核心。唯有东方的学问才真正进入生命问题的核心,儒、释、道、医、易等皆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生命的真相。

3.传承方法之新

新国学指出,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道统传承,而非表面意义上的学统传承。道统是东方文化的灵魂,没有道统的东方文化只剩下躯壳。道统传承主要是通过师徒之间的生命传承来实现的。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道统中断,学统也岌岌可危。若要复兴东方文化,必须重拾道统,而道统的重建仰赖于尊师重道传统的恢复。研究院正是以师徒授受的道统方式传承东方传统文化,经过数年的实践,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效。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㈡丰富和发展了“新轴心时代”理论

自从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以来,中外思想家、哲学家、学者围绕“轴心时代”作了大量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更加热衷于对“新轴心时代”理论的讨论,愈发渴望“新轴心时代”的到来。潘麟先生以深刻的洞见分析了其中缘由,从人类文明的走向高度赋予了“新轴心时代”理论以新的生命活力。

1.新轴心时代的原动力

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潘麟先生得出结论,人们之所以渴望“新轴心时代”,其表面原因在于精神危机、政治经济危机、文化危机、哲学危机等。在重重危机面前,人们迫切希望开展精神变革。然而,这些危机只不过是外部因素,其核心原因根源于内部——源自个人及整个人类对生命成长和生命觉醒的渴望。如同我们的身体出生后,在DNA的驱动下进行持续性成长那样,心智(生命)同样存在着其内在的DNA,东方文化称其为“本性”或曰“天性”。这个“本性”或“天性”可称为心智(生命)的DNA。此DNA内含有强烈的意志,驱动着心智(生命)持续地成长,直至成熟和完美的状态。此心智(生命)的内驱力,是个人、人类文明和历史最根本、最持久的驱动力。在最根本、最持久的驱动力作用下,个人和人类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觉醒自己,通过持续否定之否定,最终实现终极关怀、终极觉醒。

实际上,个人乃至全人类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觉醒自己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徘徊。然而,人们对新轴心时代的关注、讨论、期望和不同程度地积极参与和种种努力,预示着人类终将克服重重困难和危机,整体步入“大同世界”,或“共产主义”,或类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

2.新轴心时代是佛性彰显的时代

在东方文化中,将人类与生俱来的属性称为“心性”“自性”或“本性”,“本性”由三类属性或曰三大层次属性构成,即“兽性”“人性”和“佛性”。

所谓兽性即生物性,指人类虽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动物而成为了有着反省意识的族群,但依然留存着大量的动物特性。轴心时代之前的历史时期,被称为“史前历史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或“原始文明时期”。原始文明时期所展现和彰显的是人之本性中的兽性(生物性),即兽性(生物性)在此历史时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所谓人性,即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之简称,是人类的族群与文化能和谐生存、持续发展的先天基础。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性不断被彰显和强化的过程。人类从原始文明时期进入轴心时代后,人性成功战胜和超越了人之本性中的兽性(生物性),人性成为展现和彰显的主角和主导,成为此后个人和全人类自觉追求和坚决捍卫的对象。这正是轴心时代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或许这也正是雅斯贝尔斯将轴心时代定为人类文明开端的原因。

所谓佛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超越性的简称。此超越性是对自己身心种种局限的全面升华与超越,是对兽性和人性的全面升华与超越,是对现象世界的全面升华与超越,是对自我和执着的全面升华与超越。超越性即是意识世界或曰生命世界的彻底彰显和觉醒。新轴心时代是对轴心时代的否定和超越,从此,人类将进入佛性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在新轴心时代里,兽性(生物性)和人性偶尔成为占压倒性优势的主角,但佛性必然战胜和超越兽性(生物性)和人性,并将掌控、限定、引导、含摄、提升、转化、圆融兽性和人性。

3.新轴心时代是后宗教时代

鬼神及围绕着鬼神建立起来的宗教体系、信仰体系等,是人类早期文明(原始文明和轴心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发挥过无比重要的价值。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期,及此后的一两千年里,宗教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宗教有着一定的历史阶段性和局限性,随着人类文明文化的不断发展,宗教开始滑向保守、落后、庸俗、腐朽和持续边缘化,丧失了作为原始文明时期和轴心文明时期的第一驱动力作用,难以继续引领人类文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轴心时代之前,宗教占主导地位,人类几乎所有领域皆被深度地宗教化。但这一切将终结在新轴心时代门前。在新轴心时代到来后,人类将进入后宗教时代。其时,人类理性将获得极大的伸展与彰显,内在世界(或曰主体世界、生命世界)与外在世界(或曰客体世界、现象世界)统一于高度成熟的意识世界之中而贞定之、含摄之、超越之、圆融之,在此高度成熟的意识世界中呈现各自之终极真相;其时,人类将真正意义上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获得身心两方面的彻底觉醒与真正解放。


二、主要学术成果

自2012年以来,潘麟先生在公开讲学的同时,笔耕不辍,先后撰写了数百万文字,并已由各家出版社出版。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㈠著作

《家门没上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7月首次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再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黄山书社2012年5月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瑜伽经〉直解》,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直指生命的真相——〈心经〉直解》,现代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以心传心——潘麟先生讲授皇冠瑜伽》,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大学〉广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到彼岸赏月——〈金刚经〉的智慧》,五洲传播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Come up to the Great Guru,Sahni Publications(India)2010年出版。

Crown Yoga-From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o Life Awakening,美国学术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㈡部分论文

《新国学宣言》

《论尊师重道》

《论学统与道统》

《论艺术创作与生命觉醒》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究竟悟到什么》

《生命科学与新轴心时代》


三、发起的大型活动

㈠觉醒中国·潘麟先生国学公益行

自2014年3月起,“觉醒中国·潘麟先生国学公益行”陆续在全国20多个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青岛、西安等地举办,普及国学,弘扬圣贤学问。学员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等。国学公益行首次从生命实践的角度诠释传统文化经典,为国学的复兴开启了新思路。公益行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各大新闻媒体密切关注,广泛报道。

2018年6月,第30场“觉醒中国·潘麟先生国学公益行”在河南郑州举行。这也是潘麟先生国学公益行面授活动的收官之课。为扩大国学公益行活动的影响,满足社会大众对国学公益行之课程的学习需求,东方生命研究院将潘麟先生在公益行活动中的授课内容录制成视频,通过视频版“觉醒中国·潘麟先生国学公益行”的方式,继续弘扬、传播文化经典。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㈡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

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是由潘麟先生发起的国际上唯一一个以建设、发展新国学体系为使命的高端学术平台,是这个时代先行者们发布原创思想的前沿高地,是当代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实修者所共有的交流平台。论坛坚持学术至上,海纳百川,包容开放之原则,鼓励与会嘉宾发表独立见解,以促进思想交流、观点碰撞,进而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论坛邀请众多国内外在东方传统文化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民间的有卓越成就的真修实证者,通过深入交流,交换观点,切磋思想,共享研究成果,开启人类文明新纪元。以此发掘、整理儒、佛、道、周易、瑜伽等东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命智慧,从学术的角度揭示文明的真谛,继承轴心文明的成果,推动新国学体系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第一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嘉宾合影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第二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嘉宾合影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嘉宾合影

四、参与的社会活动

2007年,为深度了解印度文明,潘麟先生零距离接触印度,历时五年,全面考察了印度的文化、历史和习俗。

2009年,潘麟先生撰写Come up to the Great Guru一书,系统阐述了自己对整个东方文明的思考及研究结果。

2010年,潘麟先生接受印度健康与家庭福利部瑜伽与自然疗法研究中央委员会的聘书,担任瑜伽教授,专门从事瑜伽教学和学术研究。

2011年,创办英汉双语学术杂志《东方瑜伽》。印度前总统A.P.J.Abdul Kalam曾为该杂志发来亲笔贺词。《东方瑜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瑜伽爱好者们的思想交流、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大大加深了中印友谊。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3年8月8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晶先生之邀请,潘麟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第949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从OM到雪山狮子吼——兼论印度皇冠瑜伽的精神实质》的学术报告。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4年夏,潘麟先生应邀录制大型文化节目“东学西渐”,讲授中国文化经典《大学》。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5年3月,潘麟先生应邀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国学中心成立典礼。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5年8月30日下午,潘麟先生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讲授儒家经典《〈大学〉之为己之学》。“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联、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都市频道合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节目。

2016年3月,潘麟先生就“东方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路径选择”这一主题接受了《刹那微刊》的专访。

2016年4月15日—17日,潘麟先生应邀出席在河南洛阳举办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命科学高峰论坛”,发表了题为《何为生命和生命教育》的主题演讲。

2016年7月11日—12日,潘麟先生应邀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国学中心第九届(2016)冯燊均国学研讨会。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6年10月29日—30日,潘麟先生应邀出席中国贵阳(修文)第五届国际阳明文化节暨“阳明心学·龙场论坛”,并发表了题为《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究竟悟到了什么》的主题演讲。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7年4月28日,潘麟先生接受了青岛电视台《财经广角》的专题采访,就“觉醒中国·潘麟先生国学公益行”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横渠四句”的深远意义等与国学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说。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8年1月17日,基于十数年来潘麟先生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关系作出的巨大贡献与获得的丰硕成果,印度驻中国广州领事馆领事P.V.玛诺吉先生亲切会见了潘麟先生。在会见中,P.V.玛诺吉先生就潘麟先生为印中友好事业与文化交流所作的种种努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8年2月至3月,潘麟先生携摄制组成员远赴印度,拍摄大型人文纪录片《行吟恒河》,向世人全面介绍印度的哲学、宗教、建筑、艺术、历史、民俗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度。

2018年8月17日上午,潘麟先生在北京出席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并发表题为《印度湿婆神的生命学意涵——对〈瑜伽经〉经文1.23—1.26的注解》的演讲。大会期间,潘麟先生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就大会主题“学以成人”发表见解。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2018年9月11日,潘麟先生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先生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环球华人节目,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一话题接受了专访。

《潘麟先生讲授〈心经〉》连载|潘麟先生简介 - 天天要闻

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出处:头条号“生命之科学”。

更多精选文章、潘麟先生著作有声书、公益视频和课程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东方生命研究院。


本文来源:头条号“生命之科学”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