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再说孩子不行了,父母的嘲讽式教育,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教育孩子方面,同样的一句话被不同的家长表达出来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家长本意是关心孩子,想要提醒孩子小心一点。明智的家长会正常表达"宝贝小心一点,不要被绊倒,摔倒了会疼呦"

而有的家长却这样说"你怎么这么笨,脚下有东西看不到啊!摔倒了吧"。前一种家长属于正确表达式教育,而后一种家长属于嘲讽式教育,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感受也是大不相同。

小溪儿子5岁了,虽然已经上幼儿园好长时间,但是儿子胆子还是特别小,在幼儿园里做什么都要依靠老师。

按理说儿子都5岁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人家5岁的孩子整天活蹦乱跳,而且基本上都不用家长管了,甚至比他小的孩子能力都比他强为什幺小溪家儿子还不如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呢?

其实这都跟小溪平时对儿子的教育有关,因为小溪总是嘲讽儿子,无论儿子做什么,在小溪这里得到的永远是嘲讽,没有鼓励。

儿子吃饭慢,小溪会说:"你怎么这么慢,就不能吃快点,小宝宝都比你快"儿子成绩没考好,小溪会说:"每次都考这么点分,咱也不知道是怎么学习,人家同样跟你一样听课上学,人家咋就能考那么多分呢?"总之儿子所有的一切在小溪这里只能得到嘲讽。

嘲讽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1.伤害孩子的自尊

家长用嘲讽的方式对待孩子,看似对孩子没有什么,可是语言的嘲讽要比皮肉之痛更严重嘲讽会伤害孩子自尊、孩子的自信、社交也会顺带着受到影响。而且孩子的自尊被家长伤害之后,孩子和家长之间就会出现隔阂,将来家长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了。

2.孩子容易破罐破摔

家长总是用嘲讽的方式对待孩子,有的孩子为了和家长对抗会出现破罐子破摔行为你说我不行,那我就不行给你看,而孩子越是不行,家长就学嘲讽。慢慢孩子真的就会朝家长说的那个方面去发展,有些时候孩子并不想那样,但是为了跟家长抗衡只好将错就错。

3.孩子容易封闭心门

家长总是用嘲讽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很容易对家长封闭心门,家长再也没有办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且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孩子有什么也不会主动给家长分享,因为孩子知道就算自己说了,得来的也是一顿嘲讽,自找不痛快,还不如不说的好。

家长对待孩子真的需要技巧,家长不要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伤的孩子遍体鳞伤,还自称是为了孩子好,家长的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应该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当孩子遇到情况时,家长该怎样正确的教育孩子

1.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家长之所以对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家长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家长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能够控制住情绪,孩子的问题也没啥大不了的。

2.认可接纳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之所以嘲讽孩子,是因为家长不认可和接纳孩子,因为孩子没有朝家长预想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家长就有些忍受不了。如果家长能够接纳孩子,不管孩子什么样,家长都能心平气和的去面对,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3.耐心倾听加引导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这样孩子肯定不会给家长好的态度。如果家长对待孩子可以做到耐心倾听,先上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不带任何情绪色彩相信孩子也能够和家长好好的沟通。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总是嘲讽孩子,因为那样会让孩子失去信心,找不到自我价值,当然家长也不能总是夸奖孩子,因为家长总是夸奖会让孩子找不到方向,误以为自己真的很优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问学问,家长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来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