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2020年12月14日01:06:03 育儿 1635

文/红衫羽歌


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经常会对你说:

“妈妈/爸爸,我害怕!我不敢睡觉,你能陪陪我吗?”

“ 妈妈/爸爸,我们家里有怪物,太可怕了!”

你听完后是不是马上安慰孩子:“别怕,妈妈/爸爸在,没有怪兽,勇敢一点!”

但是,说再多类似的话都无济于事。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我家6岁的孩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也是这么安慰他的。但是不管说多少次,孩子还是害怕,晚上上厕所都要我陪着。

这该怎么办呢?其实,比起安慰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恐惧的是什么,从哪里来。

前几天朋友推荐的一本有意思的绘本,说的就是孩子害怕的故事。

这本绘本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叫《听说你家有怪物》!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孩子就乐了。

这本绘本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讲的是一个叫卢多维卡的小姑娘,她养了一只叫豆豆的猫。
她发现晚上的时候,家里就会出现很多怪物。但是到了白天,怪物就不见了。

难道天亮了,怪物都去吃早餐了?

这本绘本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带我们走进一个孩子的想象世界,最终帮助我们发现,所谓的怪物,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家里的物品。

原来,面对恐惧,安慰会显得苍白无力,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面对。

所以,当孩子和我们家长说害怕时,他们首先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接纳孩子的胆小。

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和孩子聊聊自己小时候害怕的故事。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


色彩对比

这本绘本看完,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色彩对比强烈。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我们可以看到,小姑娘卢多维卡介绍自己时,画面是五颜六色的。黄色的裙子、红色的猫、绿色的树,就连房子,也是色彩斑斓的。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而到了晚上,画面则是暗色的,大多是黑色和深蓝色。


同样的,晚上的时候,怪物是黑色的。

但是白天的时候,发现所谓的怪物,不过就是家里的物品组合而成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色彩对比呢?

我觉得,这是通过色彩对比告诉孩子:看着很可怕的怪物,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家里随处可见的物品。

亮色和暗色对比,更具有视觉冲击,减少孩子的恐惧心理。


孩子的想象世界

孩子的想象力都很丰富,记得曾在网上看过一些孩子写的诗:

“每次下雨时,我都出来陪你玩耍,可你却把我弄得脏脏的。”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

任何事物,在孩子的眼里,都可以变得富有诗意。就连天上的云、地上的树叶,在孩子看来,都是可爱的动物。

我曾经问过孩子:你经常说害怕,到底害怕什么呢?


孩子回答:怕脑子里想的?


那你的脑子里想的啥啊?


孩子哭喊着:我不说!说了我就更害怕了!


后来,孩子才告诉我:他害怕黑夜里的一切,自己的影子、衣橱里的衣服、衣帽架上的物品,还有怕挂在床头的浴巾等。

这些在他眼里,都可以变成可怕的怪兽。

以前我真的不理解,看完这本《听说你家有怪物》,我才明白!

那我们该如何让孩子摆脱这种恐惧呢?

其实,我们只需要让孩子明白:他们害怕的东西不存在,其他的交给时间。

和恐惧和平共处

故事的最后,卢多维卡竟然也变成了怪物,我家娃管她叫飞猫大嘴怪。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你看,尖尖的耳朵,两个大翅膀,还有白森森的大牙齿,这真是太可怕了!把卢多维卡的猫咪都吓得都炸毛了!
其实啊,这只是关灯后,床上的卢多维卡。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小绘本,大道理。看完绘本,我们应该有哪些思考呢?

当孩子说害怕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平时不要恐吓孩子。

我们也不要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

家长发火的样子在孩子看来,就像是一个大怪物。

就像是《俄罗斯奇遇记》中,小头爸爸发火的样子在大头儿子看来,就是一只喷火的大怪兽。

二,不要掩盖孩子的恐惧。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害怕,就会嘲笑孩子,说“男子汉怕什么”“这个你都害怕”等类似的话。

这样做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
三,不要任由孩子恐惧。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害怕的是什么,如果孩子无端恐惧,家长不应该让孩子一直处于害怕中,而是要让孩子明白恐惧的来源。

就像是绘本中的怪物,其实就是家里的物品,没必要害怕。

也许有人会问,看完这本绘本,孩子就会不怕黑了吗?

不一定,也许还是怕黑。但是,至少会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存在的,都是想象出来的。比如怪兽、妖怪、鬼怪等等。

最后,与其安慰孩子不要害怕,不如让孩子学会接纳,接纳自己的胆小、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和恐惧和平共处。

那么,终有一天,孩子会自己走出恐惧,摆脱内心的枷锁。


当孩子和你说害怕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安慰,而是告诉孩子很正常 - 天天要闻

跳舞的怪兽也很可爱啊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 天天要闻

杨绛: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表面整洁,实则暴露了人生真相……

人生跌入低谷时,杨绛被安排清扫公厕。面对常人避之不及的污垢与异味,她没有怨怼敷衍,而是亲手缝制拖把,带着肥皂与洗衣粉,蹲身擦拭每一块瓷砖,细致到为空间通风除味。不多时,曾经污秽的角落竟变得窗明几净。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在此处掏出书本静静品读,说“厕所就是我的书房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 天天要闻

当一群父亲看见孩子眼中的光芒,新的“事业”开始了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一个专为感恩父亲而设立的节日。在人生的第五个父亲节到来之际,我已是远近闻名的“好爸爸”。三个月前,我作为发起人之一的“爸爸陪亲子公益行动”正式启航,每周末邀请社区内3—6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一起来听故事、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 天天要闻

7点出发|女子自曝“孕期摆烂不上班,老公是副处”,官方通报来了!

·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其中提到,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此前报道>>多个“第一”!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 天天要闻

杨少华生命最后阶段:吃肉喝酒,抽华子,四小时前还在给儿子带货

太突然了!蔡澜老先生才走不到两周,杨少华老先生也离开了人世。这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虽然早已离开舞台,却并没有消失在公众视野。他生命中的最后阶段,一直是在子孙和粉丝的陪伴下度过的。甚至在他去世消息传来的四个小时前,他还在视频中给儿子带货。戎马半生杨少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老艺术家”的。他刚入行那会儿,甚至是...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孩子被蚊子咬后“眼瞎”,医生:蚊子每年害死70万人,别大意

文|莹妈01江苏有一个女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边的眼睛,结果眼睛严重过敏,压根就睁不开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点点肿但没完全瞎,还能看到一点点。妈妈哭笑不得,把视频发到网上,万万没有想到,同款的网友还真不少。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 天天要闻

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太对了)

人生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抉择,每一次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走向。懂得何时该勇往直前、何时该急流勇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明白何时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何时应谦逊礼让以退为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适可而止,并非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历经世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