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6个字就够了

2025年07月05日17:50:13 育儿 4960
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6个字就够了 - 天天要闻


《透明人》里有一句话让人心酸:

“孩子越独立,父母越孤单,可他们还是懂事地说:我没事,你忙吧。”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和我们的话越来越少,甚至态度冷淡、出言顶撞,做父母的难免失落心寒。

当他们表现出不耐烦、疏远甚至不尊重时,许多父母会感到失落、委屈,甚至愤怒。

但你要记住,发脾气和讲道理只会让关系更糟。

真正聪明的父母,早就做到了这六个字:不怒、不争、不议。

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6个字就够了 - 天天要闻


1、不怒,稳住情绪,多包容


古希腊神话里,有个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

一天,他碰到了一个挡住他去路的袋子,海格力斯想也没想,抬脚就向袋子踢去。

可袋子不但没被踩破,反而变得更大,他越是冲袋子发火,袋子就越是膨胀。

直到将整个路口都被拦住,海格力斯也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海格力斯效应。

也就是说,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最好的结果是得不偿失,更糟糕的还会两败俱伤。

人和人的交往如此,至亲的父母子女之间,也同样不例外。

古语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盛怒之下,没有赢家,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及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稳住情绪,温情以待,儿女才能看到背后的关心。

中国家庭教育十佳人物贾容韬曾在书里写过一段亲身经历。

有段时间,贾容韬忙于工作,疏于与儿子的沟通。

没曾想,儿子刚上高中就彻底失控:逃课泡网吧、成绩垫底、三天两头打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那段时间,父子俩见面就像火星撞地球。

贾容韬不是劈头盖脸训斥,就是抄起扫帚就打。

直到有天儿子离家出走,他才痛下决心彻底改变自己。

后来儿子考试又不及格,他竟笑着说:"能考这么多分不容易啊,换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有回儿子骑车撞伤路人赔了上千块,他没发火反而安慰:"谁还没个意外?修车的事爸帮你。"

从对抗到理解,从打压到包容,这个曾被认定"没救"的孩子,最终考进重点大学。

心理学家袁辛说:“拥有不同情绪的家庭,往往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

坏情绪是一把枪,你以为扣动扳机对准的是他人,其实枪口永远都在自己这边。

你的怒气,带不来福气。

想要儿女尊重你、孝顺你,很多时候靠的不是音量的大与小,而是情绪的稳不稳。

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是仇人,鲜有化解不开的矛盾。

把对错留给时间,将安宁留给家人,少几分脾气,多几分包容,这个家才会越来越好。


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6个字就够了 - 天天要闻


2、不争,藏住反驳,少指责


生活中,很多亲子矛盾,往往源于非要争个是非对错。

可父母越强势,子女反而会越逆反,就像抓沙子,握得越紧流失越快。

《傅雷家书》中有句话说得好:“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亲人之间,不得理时,承认错误不丢人,得理时,给个台阶下才是真智慧。

台湾心理学家周慕姿曾在书中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女儿难得放长假,打电话说要和朋友出国玩。

此时,父母已经半年没见女儿一面,父亲一听便开始教训女儿:

"老祖宗都说'父母在,不远游',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

无奈之下,女儿只能黑着脸回了家。

一回家,父亲嘴上还是没饶人:“你看看,非要我骂才肯回来。”

女儿一听,摔门便出,一下陷入了两输的局面。

其实父亲很高兴女儿能回家,可胜负欲作怪,还是使他站在了高位者的姿态指责女儿。

倘若一开始,父亲说话委婉点,换个方式表达说:

“你放假我们很开心,爸爸妈妈也很久没见你了,要是抽空回来陪陪我们就更好了。”

那结果就会有所不同。

《论语》有言:“智者思其所言,愚者言其所思。”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说话的智慧。

一家人生活,难免磕磕碰碰,得饶人处且饶人,少些指责,留些余地,与子女保持最舒服的距离,才是最好。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说:“我们应该逐步变成一个适应孩子需求的父亲或母亲。”

孩子成家立业了,我们也到了该松口气的年纪。

得明白他们工作生活都不容易,别太计较他们偶尔闹脾气。

与其天天盯着孩子的家长里短,不如多想想怎么让自己过得舒坦些。

把身体养好,心情理顺,给晚年攒够本钱,才是当下最好的事。

当儿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6个字就够了 - 天天要闻


3、不议,出言有尺,知分寸


不少父母常犯这个毛病:总爱在外人跟前数落或谈论子女的不是。

自以为贬低子女,就能显示自己在家说了算。

其实这么做既伤了子女的心,又让外人看了笑话。

老话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

谁家的锅底都有灰,管好自己的嘴,是给孩子留脸面,也是给亲情留温度。

作家三毛在《胆小鬼》中,记下了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件“糗事”。

一日,她踏入母亲卧室,瞧见五斗柜上静静躺着五块钱。

在那个时代,五块钱对小孩子而言,足以购置诸多心仪之物。

三毛没能克制住,悄悄把钱藏了起来。

第二天,母亲察觉到钱不见了,心急如焚,四处翻箱倒柜寻找。

目睹这一幕的三毛,满心纠结,既不敢与人交谈,也不敢花掉这笔钱。

在内心长久的挣扎后,她最终还是把钱放了回去。

那一刻,她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几天之后,三毛的父母忽然给了她一些零花钱,让她去买喜欢的东西。

就在那一刻,三毛瞬间明白,父母早就知晓钱丢失的真相。

可他们却并未大声张扬,而是选择了以这样温柔的方式来提醒和包容她。

俗话说:“在外不道家人短,当众不言家人过。”

把子女的尴尬事当笑话讲,既让自家人下不来台,也让整个家族没光彩。

外人听了这些话,转头就拿你家的事当消遣,你默许的态度,更会让这些事被添油加醋传开。

原本和和美美的家,也会被搅得鸡飞狗跳。

关起门来,矛盾只是茶杯里的风波;打开门说,就成了席卷全家的飓风。

在家里,对孩子多一点妥协退让,在外面,维护好孩子的脸面和尊严。

如此,家才会是温暖的港湾,而不是拼火的战场。

龙应台在《目送》中,记录下了儿子第一天上学的画面:

“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父母子女一场,是几世修来的缘分。

可不管再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都会有离别的一天。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还要不断成长,不断修行,子女如此,父母也是。

孩子翅膀硬了总要单飞,我们能做的不是拽紧绳子,而是成为那根稳稳的风筝线。

智慧的父母,哪怕在面对儿女的不敬,疏远时,还能做到不怒、不争、不议。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后续:家长质疑当地检测造假,故意隐瞒真相 - 天天要闻

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后续:家长质疑当地检测造假,故意隐瞒真相

最近,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出现了一件学生集体铅中毒事件。根据家长描述,他们认定这一次中毒的原因,就在幼儿园给孩子吃的饭当中。里面可能有违规的添加剂,这才导致了铅中毒。而里面的孩子,大部分都是4-5岁的幼童。事情发生之后,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