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75%的成功人士在回忆童年时,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收过什么礼物,而是与父母共处的某个特定场景。
而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就更加明显了,当爸爸妈妈能够全身心陪伴孩子时,孩子大脑就会充分分泌一种被称作是“拥抱荷尔蒙”的化学物质,它可以直接增强记忆神经元的连接强度,让孩子能够对此时的印象愈加深刻。
换而言之,对于孩子来说,多年以后可能不会记得爸爸妈妈给自己买过什么玩具,送过什么礼物,但是对于爸爸妈妈能够和自己一起度过的一些瞬间,或者爸爸妈妈们说过的一些话却能够念念不忘。对于他们来说,真正关于童年幸福的记忆,都隐藏在瞬间的背后。
那么,到底是哪些瞬间多年后才能让孩子念念不忘呢?
开心爸爸整理了下面的3个瞬间,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和孩子一起去尝试,从而给孩子的童年记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些多年后依然让孩子念念不忘的瞬间】

之前看过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一位答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其父母不是脱口而出的指责,而是关切的看孩子有没有受伤,最后云淡风轻的说这下终于有理由换杯子的视频后,写下来的。
而其中一句“原来在家里,就算打碎了杯子也没关系”的感叹更是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
是啊,看上去是孩子打碎了杯子父母态度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家庭氛围,孩子成长环境,以及爸爸妈妈对待孩子方式方法的问题。
很多时候,虽然爸爸妈妈们只是轻微的责备,但这样的次数多了,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能犯错,以及一旦犯错就会被责备的印象。于是就算是在家里,他们也会变得小心翼翼沉默寡言,长大后更是有什么事情都不敢和爸爸妈妈们说,都是自己憋着忍着,直到最后自己再也忍不下去了,但那时候已经晚了。
但如果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再次面对那一幕时就会发现,一个杯子又有什么,重要的是孩子的心情,杯子摔破了还可以买,但孩子的观念一旦定型了,是会着实影响他们一生的。
所以,爸爸妈妈们,如果孩子真的打碎了杯子,请不要责备他们,多关心关心他们的心情变化,用云淡风轻的态度告诉孩子,打碎了杯子真的没关系,不用害怕也不用挨骂。
这样,在多年以后再次回想起来时,孩子才会真的理解到这句话背后的分量。
“你说我听”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是他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亲近的人,所以有什么心情以及有什么想法,他们都会下意识的想和爸爸妈妈分享。
但很多爸爸妈妈们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或者有些爸爸妈妈直接就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判断评价,甚至直接给孩子贴上了标签。
一次,两次,三次......
直到孩子对和爸爸妈妈交流分享这件事情再没有了期待,直到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直到爸爸妈妈开始在网上发问“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想和我们说话了呢?”
是啊,为什么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就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话的,都是不断地失望积累起来的。
孩子想和您分享白天在学校发生的趣事,那是他觉得有开心的事情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他想让爸爸妈妈知道自己是爱爸爸妈妈的,想让爸爸妈妈和自己一样的快乐;
孩子心情不好想和您倾诉,可能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理解,有时候并不需要给出多么理性的解决方案,只要抱抱他摸摸他们的头就能让孩子释然;
孩子想和您说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可能是分享也可能是寻求观念上的一致,价值观的趋同,不管是正确方向的引导,还是对孩子的低声附和,都能让孩子的心情飞舞起来。
而这种被重视,被关注的感受才是孩子未来人生中最亮的一束光。
“你真的很棒”
上面开心爸爸说了要接纳孩子,要对孩子有耐心,最后就是要认可孩子。
说实话,在很多爸爸妈妈们的眼中,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存在,不管他们怎么表现,距离爸爸妈妈的期望还是会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差距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说实话,爸爸妈妈们是很难完全认可孩子的。
正是因为有这种心态存在,才会对孩子的一些错误一些缺点抱有担忧的心情,生怕孩子因此而落后,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而爸爸妈妈的这种心情会更加让孩子觉得没有被认可,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也会变得敏感自卑小心翼翼。
而认可孩子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告诉孩子你真的很棒。

不要害怕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陷入低层次的表扬怪圈,真的没那么严重。
一句走心的认可,对孩子来说是爸爸妈妈对自己努力的态度,是自己以后努力变好的方向,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桥梁,是孩子能够更加优秀的动力所在。
被爸爸妈妈们认可的孩子,就算是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努力的解决;就算遇到了挫折,也会云淡风轻的克服;就算有再大的压力,也能够抬头挺胸自信的闯过去。
也许很多年后孩子记不起具体的事情,但夕阳西下,爸爸妈妈那句“你真的很棒”是会伴随他们一生的。
【最后】
不用爸爸妈妈付出太多的金钱,但却需要真正的理解孩子认可孩子,那些温柔的话,那些动心的瞬间,终将成为铠甲,在成长的岁月里一直守护着孩子。这是铠甲,更是爸爸妈妈们的爱。
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来互动!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