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哭闹的婴儿,需要母婴空间的包容

2023年04月25日21:36:16 育儿 1973

高铁上哭闹的婴儿,需要母婴空间的包容 - 天天要闻

□刘若溪(南京师范大学)

4月23日,重庆一高铁上两名女子发生激烈争吵,引网友热议。今早,“婴儿高铁上哭闹女子和宝妈对骂”冲上热搜第一。视频中,前排女子对着后座带娃的女子怒吼:“不要带个孩子就不得了。”女子称她本想睡觉,却因后排婴儿一直在耳边吵闹而影响睡眠。宝妈也和这名女子互骂:“那你是个孕妇你也不得了。”(4月25日 上观新闻)

对此,有网友表示,父母应当在公共空间里约束好、管理好孩子的行为,不要影响到他人。而更多的网友站出来力挺这位带婴儿的宝妈,认为小月龄的婴儿尚不具备自控力和认知力,当孩子感受到周遭环境的变化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哭泣,成人应该对此情况多一份包容与理解。更有网友直言:“一个是真婴儿,无法控制自己。一个是巨婴。什么都要别人依着自己。社会需要真婴儿跟成年人一样。他们自己取代婴儿,成为全社会的婴儿。全社会都要照顾她们。”

近年来,乘客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时被“熊孩子”不当行为打扰导致双方产生矛盾的新闻数不胜数,远离“熊孩子”和“熊家长”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区别的是,当婴幼儿这种无法控制、出于本能的行为给公共空间内的其他人带来困扰成为公共议题时,社会应该如何对待?笔者认为,应当设立“母婴车厢”或独立的“母婴室”,给予带娃父母以现实关怀,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出行权益。

目前国内的高铁中并没有设置独立的母婴室,给婴儿换尿布、哺乳等需求只能在五车厢的无障碍卫生间中解决,如若遇到乘车高峰期,卫生间的占用率高,长时间占用卫生间哺乳也并非良策。有些宝妈甚至在带娃出行经验中说,有哺乳、哄睡、吸奶等需求的妈妈可以与列车员商量,在列车员休息室中满足此类需求。诚然,现有的设施和经验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母婴出行的困境,但是力度远远不够。列车员休息室和无障碍卫生间都是有其专有职能的设施,它们也许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却无法成为母婴室的替代品。母婴室的存在,不仅能为育儿父母提供合理、确定、私密的区域护理婴儿,更是社会对育儿问题高度关注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高铁“静音车厢”的推行,说明运营者已经意识到在现代社会提供人性化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性。而在此类事件频发的当下,“治标不治本”地将矛盾转移给乘客是运营者的失责,做好车厢分类或者更人性化、更细节化的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方法。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