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松弛感”一词火了。它源于博主@黑猫白袜子发的一则微博,记录了他坐飞机旅行见到的一家人。
这家人出门旅游,应该是有一个小孩子的证件过期,他的妈妈就陪着小孩没有登机,然后回家了。家里剩下的人已经坐上飞机,所有的行李挂在妈妈的名下托运的。因为妈妈没有登机,所有的行李都被拉下去退回了。
相当于剩下的人就直接光着来旅游了。那家人好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全程的气氛都非常松弛!他们还很开心聊了一下到目的地是否应该买点生活用品,这件事就好像这样过去了。(详细地记录见下图)
看到这件事情,我联想到自己会怎样处理?有可能会发脾气或者埋怨。但这家人处理突发事件如此地淡定平和。
这篇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纷纷留言表示羡慕。
有人说,这和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关,有钱,不怕损失!当然可以谈定从容啦。
其实,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本质上是遇到事情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平和的沟通方式。
有些家庭,即使不宽裕,但有稳定,松弛的氛围,家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这种安定的感觉,会让整个家越来越好。
一,面对突发事件,关注于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做事失误,被突发事件打乱计划的时候。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考验我们家庭成员间的联结。如果遇到事情互相指责埋怨,甚至发脾气。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这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我家孩子把我的手机不小心掉到家里榻榻米靠墙的缝隙里,榻榻米的两边刚好被家中墙壁的柱子卡死了,唯有把整个榻榻米全部移出来,才可以拿到手机。
怎么办?凭我自己的力气是没办法把整个榻榻米移出来的。这时的我自然很生气,但很快理智告诉我,不能向孩子发脾气。尽管最后,还是没忍住说了孩子一句,叫你别乱玩啦!
大家应该了解现代人,没有手机的那种抓狂。下午约好有一个讲座,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都在手机里。要尽快把手机拿出来!自己试了试,根本都移不动,又不能把榻榻米砸坏。唯有联系当时来组装的师傅,帮忙把它拆除。赶快用另一个备用手机联系当时帮我们定制榻榻米的商家,结果商家的客服告诉我,师傅最快也要当晚才能来帮忙。
看来只有自己想办法,我鼓励孩子说,我们一起来把它往外移,让榻榻米和墙壁之间的距离拉大,再把手机掏出来。终于和孩子一起把榻榻米推开了一些距离,用一根棍子,把手机推去边缘,孩子用他的小手,把手机捡起来。成功捡到手机那一刻,很欣喜。我情不自禁抱了抱孩子,差不多忘了是他把手机掉下去的。
其实当孩子看到我打电话给商家时,已经在积极地想办法。当时他都急得快哭了!并不断地说:“我不是故意的”。听到我说一起来把榻榻米往外推时,他使出了他吃奶的力气拼命地往外推。
事后我总在想,如果我当时发脾气责骂了孩子,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二,做一个宽容的家长。
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我们也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如果对孩子犯错的容错率很低,做错一点小事就劈头盖脸地批评指责孩子。
这样就会形成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孩子的安全感越来越低,经常会感到紧张焦虑,生怕自己做错事。
孩子处在最弱小的位置,承受着父母情绪上的压力,身心发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如果孩子一旦有不敢犯错,害怕被责罚的心理,自然会削弱孩子的探索欲,缺乏胆量和勇气,成长潜能被抑制。
这又让我想起,我的二个价值不菲的玉手镯都是被孩子不小心摔坏的。你说我当时生气吗?肯定生气啦!但当我看见孩子惊恐的表情时,忍住了没让自己发脾气。因为他惊恐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我他的害怕。我尽量让自己语气平缓地对他说:“怎么办呢,今天你又败家了哦!”
他非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地说:“长大了,我赔给你,好吗?”我说,好吧!我等着那一天。
其实,自己心痛了很久。但一想到我们母子没有因为这件事发生很大的冲突,没有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也就释然了!因为这些比贵重的物件更值钱。
想想孩子长期在紧张,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也会变得挑剔,斤斤计较,遇到事情喜欢指责别人,推卸责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更让人担心的是,受到影响的孩子,如果不懂得自省和改变,会不自觉得将这种相处模式复制到下一代的家庭关系中,代代相传,陷入恶性循环中。
我们自己思考一下,我们是否很多时候会自然地把当年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复制到现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破碎的玉
三,建立宽松,温馨的亲子关系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教育要给孩子设定规则和原则,但家不是军队,不是法庭。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问题。
每个人都渴望在家中感到安全,轻松,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子,都能被接纳,被包容。
家庭中的爱和温暖,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底气,充满勇气和自信,从容地面对人生。
我的外婆曾经和我说过,大约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不小心把家里的一个很漂亮的杯子(据说比普通的杯子贵)打碎了。自己吓得哇哇大哭,爸爸没有责备我,反而是第一时间抱开我,并不断地安慰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家庭的孩子肯定会被责骂,或者挨打。
这件事,我自己没什么印象了,但外婆,在我小时候经常提起。意思是说爸爸很“稀罕”我们。从不舍得打骂我们。在我们生长的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也是因为爸爸的这种“宽容”,让我们姐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就算现在爸爸去了另一个世界,每每想起都会有无限的力量。我想也是因为这样给了我闯荡的勇气和底气。因为你知道永远会有人支持你。
生活中,打乱计划,让人感到疲惫不堪的事总是有的,我们怎样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才是重要的。如果陷入情绪的漩涡中,会令人更加的身心疲惫。
实际上,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进行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
这样,我们会轻松快乐很多,身边的人也会受到感染。
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不要过于严苛。
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失误很正常,家长多点耐心和包容心,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成长帮助更大。
亲子关系的“松弛感”,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里安全感和情绪状态。遇到事情不互相责怪,不争执计较,泰然处之,共同承担。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认知和自控能力。
遇事先冷静三分,再去面对。修炼自己的心态是终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