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教育。这是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亲密关系的基础。
什么叫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的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
所以父母应当:
1.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当做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2.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情感词汇量。
3.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同时,父母要避免做以下几种做法:
1.控制孩子或者放任孩子;
比如孩子正在家里大吵大闹,控制型父母会以命令或威胁或发脾气的方式强行制止孩子的行为,这种就叫控制孩子;也有的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只会无奈的摇摇头,任由孩子天翻地覆,这就是放任孩子。两者都不可取。从长远角度看,无论是威胁惩罚还是放任不管,都不会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2.忽视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饿了,父母跟孩子说不饿,刚刚吃完怎么会饿?孩子摔了一跤喊疼,父母跟孩子说不疼,要勇敢。这样做的结果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于是他们从此也不再依靠父母或者指望父母来帮助他,这会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不懂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3.用外部激励作为奖赏或者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这是大部分家长常见的管控孩子的手段。然而这也有一些问题,这么使得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是因为希望得到一个奖励或者害怕得到一个惩罚,而忽略了做这件事情本身动机。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因为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而不是因为学习好了父母会带他去游乐园;让孩子不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是因为需要尊重他人,而不仅是因为这样做了父母会惩罚他。
教育小孩需要长期地、慢慢地引导,有很多所谓的“教育专家”宣传的一些立竿见影的教育技巧和行为手段,从长期来看都是没有效果的。
最后,分享国际家庭与儿童网络主席凯瑟琳沃尔斯的一句话:“你是希望孩子出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出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你的建议呢?”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