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2022年09月27日17:49:24 育儿 1917

“自从有了娃,钱包比脸还干净。”

这句话闺蜜从年前念叨到年末,第一次当母亲的她,还没兴奋一个月,就开始抱怨,养孩子太花钱了。

带娃一个月,白打工一年。奶粉、尿布、宝宝衣服、鞋子、玩具、婴儿车……一大堆需要花钱的东西,过去还不能了解为何总有宝妈抱怨穷。

直到自己当了妈,才知道到处都是“消费陷阱”,明明知道宝宝现在暂时还用不上,但一听“为了宝宝好”,立马忍不住“野性消费”。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如果你也是跟我闺蜜一样的“养娃奴”,请注意:你们的日子可能越过越穷,需要及时清醒过来,否则孩子将来也会跟着你受苦。

生娃后日子越过越穷的几类家庭

1、妈妈全职在家的家庭

很多女性在结婚生子以后,选择慢慢退出职场,开始全身心在家照顾孩子,其中也不乏很多95后新生代妈妈。

《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中就指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年提升,占比已经达到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就占82%。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但很凑巧的是,这类女性又是主要的消费人群。

她们在子女的物质生活和教育的投资上丝毫不手软,总是想要给孩子们“最好”的,别人家有的自己也得有,结果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由于妈妈们全职在家,养家的责任就全部由丈夫一人承担,原本的生活质量本身就有所下降,如果这时还不懂得“开源节流”,依旧为了追求“精致生活”而去消费很多没必要的东西,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中。

2、家人彼此不同心的家庭

一个家庭要想越过越好,那就得一家人同心,共同进退才行。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特别是老人和年轻的夫妻之间更要搞好关系,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如果说老人完全不管子女,在孩子生娃后的几年,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可能就会导致年轻的子女们过得比较艰难。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生娃以后还能请保姆或者育儿嫂来帮着带娃,年轻父母的压力会少很多,还能安心出门工作,赚钱也更有动力,家庭的幸福生活指数更高。

可如果家庭经济普通,年轻夫妻可能就没有闲钱来请人帮忙带娃,而我们又知道,养育孩子需要耗费财力和精力,父母一边为着赚钱养家而焦头烂额,回到家还得处理各种烂摊子,心累程度可想而知。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如果老人不能够多加理解,这时候还伸手向孩子们要钱,丝毫不懂得节省,就更会导致年轻夫妻的育儿生活雪上加霜。

3、不务正业的家庭

经常听到别人说,等你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以后,自然就成熟了。

可这句话未免正确,周围见过太多父母,他们就算生了小孩依旧不务正业,成天在家好吃懒做,压根没有承担起当父母的责任,更加没有育儿紧迫感。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例如,我之前认识的一对夫妻,两人从结婚就没有工作,家里人前脚安排好的工作,没干几天就觉得累,然后任性辞职。

父母总以为生了小孩以后,儿子儿媳总该收收心,可事实证明“人性难改“。夫妻俩依旧能厚着脸皮向家里讨要“生活费”,还美其名曰都是给孩子的。

有这样的父母,日子肯定是越过越穷,如果不早日醒悟,日后恐怕孩子也要跟着吃苦受罪。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延伸阅读:如何避免自己生娃后经济窘迫?

1、提前做好规划,注意理财

在生孩子以前,父母就要提前规划好平日的家庭开支,尽力多攒一点钱。

没必要陷入消费陷阱中,每天买买买,结果到最后只享受到了短暂的拆快递的快乐,钱却一分没存住,等有了孩子以后后悔已经来不及。

建议大家平日里可以多学习理财,把工资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来存定期,一部分理财,另一部分作为日常开销。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2、减少在育儿上的投入,不盲目攀比

专家建议,把养娃的开销控制在家庭总收入的30%以内,这更能保障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还能省下一大笔钱。

像孩子还小的时候,衣服和鞋子没必要买太多,可以穿穿亲朋好友给的旧衣服,毕竟这个年纪的小孩一天一个样,衣服太多也是浪费。

而且日常的用品选择自己消费能力以内的,以安全和舒适为主,很多时候并不是贵的就代表合适,有些品牌溢价严重,质量其实挺一般。

以下几类家庭,生娃后日子可能越过越穷,再不清醒孩子也跟着受苦 - 天天要闻

再者,如果给孩子选兴趣班,建议1~2个就好,太多一是浪费钱,二来小孩精力有限,最后很可能坚持不下去,在这一点上大家没必要互相攀比,一定要比别人家报得多。

3、可以找一份副业

例如送外卖、开顺风车,或者做手工、自媒体等,虽然会辛苦一点,但也能让大家的日子能好过一些,相信努力的人总会有回报。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 - 天天要闻

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视他们牺牲时24岁、25岁、27岁、29岁、32岁……这些“年轻”的数字背后是守护平安的见证而今我们又“见”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脸庞你踏荆棘而去我们沐光前行每一个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续陈建军(1962.08.01—1987.12.15)“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生前系文山州砚山县缉毒队民警先后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儿园春日艺术节,师生用AI破解自然密码 - 天天要闻

幼儿园春日艺术节,师生用AI破解自然密码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实习生 邵格通讯员 刘欢 王晶“快看!琥珀里冻住了一只彩虹甲虫!”4月3日上午,武汉市青山区第一幼儿园的操场上,5岁的冯楚晴举着找到的“昆虫琥珀”冲向展台,手里的“蜻蜓”在阳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这场将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艺术节,除了插花签到、盲盒花花卡等惊喜外,更增设了“琥珀寻宝”闯关任务...
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闻

一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不应该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就有人到处宣扬“父母无恩论”,说父母生下孩子是应该的,不应该感恩,说父母养大孩子也是应该的,不应该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干什么都是应该的,父母对孩子有责任有义务,而孩子对父母不仅没有任何的责任和义务,还不用感恩,这种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闻

此物最相思

编者的话又到一年清明时。在孩子们心中,长辈那斑白的头发和慈祥的笑容,是儿时最温暖的记忆。珍藏着温馨回忆的光盘、储存着爱的信息的手机,都是长辈与孙辈之间爱的连接。爷爷的光盘一七一中学初三(6)班 刘予馨“咱们家的旧东西也该收拾了!”妈妈不经意
她力量|梅耶·马斯克:人生由我,才开始 - 天天要闻

她力量|梅耶·马斯克:人生由我,才开始

“Hi,我是梅啦子,一个努力奋斗的85后二孩职场妈妈,鸡自己又顺带鸡娃,100%真实,100%原创,愿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为一个二孩职场妈妈,我最近看了梅耶·马斯克的这本《人生由我》,结合之前看的《埃隆·马斯克传》,我真正是学
清明节扫墓,如何回答孩子的“灵魂提问”?这些话术很温暖 - 天天要闻

清明节扫墓,如何回答孩子的“灵魂提问”?这些话术很温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时刻,也是传承文化的契机。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纸寄托怀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时,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时机。让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命。
孩子2岁爱说火星语 - 天天要闻

孩子2岁爱说火星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在家中玩耍。他刚满两岁,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开始模仿一些奇怪的声音和词语,似乎是在说一种“火星语”。这种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和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思考。1.语言发展阶段语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