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点击蓝字,关注我
作 者 / 滚滚麻麻
排 版 / 滚滚麻麻
文章字数 /1722字
阅读时长 / 5 分钟
1
周末辅导班结束,接了孩子,正要离开时,一声严厉的呵斥声划过喧闹的人群,最后定在校门左侧的一个楼道,家长学生们纷纷面面相觑。
估摸着学校这块圣地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随后又都默默载着孩子快速离开了。
初秋的傍晚,早已多了几分凉意,我拿过外套给孩子穿上的同时,眼睛也不由自主地瞥向那个呵斥声的来源处。
应该是孩子间的搞打过了火,闹出点不愉快,心下这么想到。
再看孩子,早已凑了过去,叫住了他,指指手上的手表,表示不早了,得赶紧回去,其实还有层含义,就是希望他离是非远点。
或许这就是做了妈妈之后的通病,希望所有的危险都离自己的孩子远远的。
2
探寻到缘由之后,就见孩子像得到了高级情报一样,快速跑过来,凑到耳边,小声嘀咕:
“就是两个同学的摩擦,其中一个同学碰了另一个的水杯,其实说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事情,结果导致另个同学以为是故意的,就反手给了一巴掌。”
说完两手一摊,唏嘘不已:“居然为了这事也能干上,真是不可思!”
敏锐的老母亲,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千万不能就此放过。
“换做是你,你会怎样?”待孩子坐上车,我便抛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是那个不小心碰到水杯的,当然是立即说对不起,笑着赔礼道歉,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应该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看着孩子有条不紊地回答,心下还算满意。又接着抛出了第二个。
“那若是别人碰了你的水杯,也没有道歉,你会和那孩子一样反击吗?”尽管知道孩子不会,但还是想加强这种意识。
“我会分情况,如果这个人看上去人高马大,还不好说话,我就自认倒霉,因为你告诉我,面对比我们强的人,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我就会上前告知情况。”
这些都是一早和孩子说到过的,出门在外,不和垃圾人对抗。
这里的垃圾人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大卫·波莱提到的垃圾人定律中提出的。
指有很多负面情绪的人,就像一辆辆满载的垃圾车,他们需要倾倒垃圾,有时就有可能往别人身上丢情感垃圾。
生活中,看到这样有负面情绪的人,为了避免垃圾扔到自己身上,受到身体上或是情绪上不必要的伤害,就要躲得远远的。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正好拿来说给孩子听,大学宿舍内,因为一些口舌之争,最后竟引发了惨案。
一把裁纸刀,成为了一个人发泄自己私欲的凶器。当下说的时候,都觉得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立了起来。
听到这,后座的孩子环拥的手臂,也搂得更紧了。
显然这个事情也让他感觉毛骨悚然,虽血腥,却还是要讲给孩子听,只有从小有这个意识,将来碰到类似的事,就不会慌乱。
曾经有同学家长告知我,不该和孩子讲这些,说孩子还小,知道这些会吓哭的。
殊不知那些内心装满垃圾的人,才顾及不到你孩子的大小,他们只迫切想要将身体内的垃圾倾泻一空,所以与之纠缠太多,就是增加自己受伤害的几率。
“那些垃圾人真可怜哈!”小孩的世界到底是纯粹的,他始终相信那些人的内心,是真的不想这么做的。
“是的,他们的童年一定缺失了很多的爱,否则不会对别人的生死一点点感觉都没有,所以保护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他们,等他们清醒过来,就会庆幸自己还好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保护他们!”孩子若有所思地念叨,之后心领神会,“对,为了保护他们,就要远离他们,不让他们成为情绪的奴隶。”
3
都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孩子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真是一点都不错。
希望我们都来一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底就是给予足够的爱和陪伴。
在爱中滋养的孩子,内心就会阳光,也会从心底生出更多恻隐之心,那样即使有一点疼痛都会感同身受。
只有从源头上抓好这件事,之后的一切惨案就都不会发生。
点个“在看”,
愿我们的孩子所见皆良人,
自己也能学会疏解不良情绪,
远离垃圾,真正让心灵干净澄澈起来。
看完觉得对您有帮助的,希望您能花0.1秒点个赞哟~
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谢谢你~♥️
晚安!
这是我日更的第25天(25/100)加油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
社科院女研究生:那个敢想敢做的女人
妈妈是个农民,怕说错话,怕你被同学笑话
刚入职场的小白,若早点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作者介绍:
滚滚麻麻,一朵泥泞生活中,努力向上生长的凌霄花。